曾小又
摘 要: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在部分区位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形成了一种产业非农化程度极高、土地利用混杂、空间破碎程度高的半城市化地区,该地区虽然产业高度非农化,但人口转移却相对落后于产业非农化程度,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镇化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成都市进行探索研究,并提出推动农业人口转移策略。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人口、策略、成都市
1.引言
在全球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的推动下,城市扩张和郊区工业化正加速发展,受外生拉力和内生成长两种动力的推进,我国部分区位条件较好的城郊农村,普遍呈现出一种“似城非城”的土地利用状态,形成特殊的半城市化地区(刘盛和、张擎,2008)。半城市化地区的定义起源于McGee在1987年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时,发现的一类分布在大都市交通走廊地带,与城市联系密切,非农产业高度发展的“半城市化地区”,称为“Desakota”。该地区产业结构急剧变化,土地利用高度混杂,空间碎片化程度极高(车声泉等,2007;田莉、戈壁青,2011),具有显著的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特征(陈贝贝,2013)。半城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人口和土地的半城市化两个方面(何为、黄贤金,201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变得十分重要。周光霞等(2017)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城市化对推动经济增长贡献远低于人口城市化。
《国家新型城市化规划(2014——2020)》针对我国当前半城市化地区出现的市民化进程滞后、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从总体层面作出了积极响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2.6%增长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35.3%增长到45%左右。半城市化地区实质上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解决好半城市化地区的潜在问题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分析半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滞后于产业城市化的背后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借鉴。
城镇化的概念在各个学科都会有所不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本文主要是从人口角度探讨半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城镇化。
2案例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案例区
本文选取成都市作为实证案例,主要基于以下依据:第一、成都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城市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经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产业、汽车产业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第二、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并且成都市各市区呈现出很明显圈层发展,具有显著的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特征,同时随着外商投资额向郊区注入、教育科研功能的扩散、制造业的转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成都周边的农村地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正经历着快速的半城市化演变,并受不同驱动力的影响,具有丰富的半城市化地域类型。第三、对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三大经济圈,对西部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总体上看,成都市是西部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开展半城市化实证研究的理想案例。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西部战区机关驻地,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成都现有本地农村人口480万人,有一定的就近就地城镇化需求;同时成都对全省乃至更大区域的人口集聚能力强,外来人口市民化需求高。因此需同步、有序推进本地人口城镇化和外来人口市民化。
规划指出市域城镇化发展重心向中部、东部转移,都市核心区城镇发展重心向东、向南转移,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引导人口向天府新区核心区、都市新城、卫星城、小城市和特色镇聚集。
2.1.2案例区概况
成都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的中心城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31.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万人,城镇人口1194.05万人,城镇化率73.12%。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個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分别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成都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2019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成都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2.1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244.6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155.86亿元,增长8.6%。三产结构为3.6:30.8:65.6,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1%、34.5%、64.4%。其中三产所占比例最高。成都市常住人口1658.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5.10万人,增长1.54%。常住人口1233.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41%,比上年提高了1.29个百分点。本研究因数据的可获取原因,只对成都市主城区和临近区县做研究。
2.2研究思路及流程
根据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遵循指标代表性、可获得性、客观性、完整性、可衡量性原则构建指标探索半城市化地区产业非农化和人口非农化的关系,并探索背后的形成机制。数据来源于《成都市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GIS分析,使数据反映在空间上。
2.3判别指标体系构建与处理
半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着产业非农化,但是人口城镇化却相对落后的特征,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利用《成都市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成都市各区县的街道尺度人口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数据主要包括各街道2010年的总人口、非农产业从业人口和城镇人口以以及基于该数据计算出各街道的非农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其中非农化水平NAE=(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100%;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总人口)*100%。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2.4研究结果
选取非农化水平(NAE)、城市化水平(U)指标反映成都市各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口城市化水平。
从数据可以看出成都市非农化水平分布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发展,呈现出中部高,两侧的西南边和东边相对较高的态势。其中中部主要是包括五个主城区,西南主要是双流区的华阳街道、九江镇、西航街道、东升街道;东部主要是龙泉驿区的洛带镇、山泉镇、黄土镇、洪安镇、茶店镇、万兴乡的6个乡镇的非农化水平很高,可以看出这几个街道已出现高度非农化。
从所获得数据可以看出成都市各区县的城市化水平指标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周边较低的态势。主城区也出现了城市化水平不高的街道,成都市各区县出现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匹配不上的情况。
3成都市人口半城市化背后的形成机制
3.1制度原因
户籍制度是指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户籍制度是以保障部分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农民无法享有城镇居民所拥有的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等社会福利。传统的户籍制度强化了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在社会保障上的差距,限制了农业人口落户城镇,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这是半城市化地区人口半城市化地区的根本原因,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2现实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城市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域,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城市承载力有限,随着半城市化地区人口快速聚集,原本的周边福利设施无法满足所有人,人口的增加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需要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才能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
其次,农业人口要完全市民化需要具有稳定的收入,并且在城市获得的稳定收入必须足够支付整个家庭在城市生活所需,这对农业人口来说是一笔很高的成本,使得农业人口自身实现市民化较为困难。综上所诉,政府所需支付的高额成本以及农业人口需要融入城市生活所支付的成本过高,也直接的阻碍了半城市化地区人口的城市化。
4.农业人口城镇化的策略
要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城镇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解决办法是户籍制度改革,政府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就业、医疗、保险等制度。
由于城市承载力有限以及农业人口要完全进城生活所需成本过高,政府应该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政策。第一,引导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近郊居民进入城市生产生活,这样可以使得经济能力相对较好的居民实现市民化;第二,部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镇应该强化其辐射作用,引导当地农民在本镇区工作和生活,待有足夠的物质基础时可引导其向城市转移,这样可以逐步实现人口市民化;第三,引导远郊居民在规划居民点居住,促使人口集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空心村,人口的聚集会促使该地区经济活跃,为未来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铺路。
参考文献
[1] 刘盛和,张擎.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J].地理研究,2008,27(5):12-22.
[2] 田莉,戈壁青. 转型经济中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1(3):66-73.
[3] 陈贝贝.无锡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识别[J].地理研究,2013,32(7):1209-1219.
[4] 车生泉,马晓星.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的途径[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03):24-32.
[5] 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