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星
摘 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开始在建筑行业内广泛地应用,这种全新的技术管理手段能够为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支点,可推动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同时,这一技术应用有助于项目工程的利润提升和成本降低。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含义、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议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建筑施工安全;企业管理
引言
安全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检索、分析和总结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文献,可为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研发和实践的科研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已有一些组织和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研发和实践,可为国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1.1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在整个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人是最核心、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信息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最终都是通过人来落实的。由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对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意识不到,没有提前对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做好封堵,导致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据调查,绝大多数成功的网络攻击都源于企业的内部,而这些攻击中又绝大多数并非员工自己发起的,而是由于员工的疏忽导致系统被他人利用发起的攻击。由于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致使病毒、木马等在内网中肆虐,导致公司信息资产被窃取,造成一定的經济损失。
1.2对企业信息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
当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缺少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未能就信息安全问题的监管责任和岗位职责作出明确的划分,导致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环节监管缺失、岗位行为不当的现象屡有发生。如:企业中部分员工计算机安全知识不足、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导致其在办公体系内随意地使用便携式存储设备,这将导致企业信息系统遭受木马攻击或系统泄密的风险大增。
2信息化建设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上的措施
2.1加强督促和现场考察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负责人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督促和现场考察,为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定期对员工的督促和现场考察可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建设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定期召开工作汇报的会议,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析、提出建议等,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感。在企业的考核项目中,应该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加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范围内,可以有效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进展,以更好地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2.2安全风险识别及预警系统
安全风险识别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工作。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开发风险识别、评价及预警系统,便于加强事前管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资料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评价及预警系统研究,亦有设计阶段风险评价和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研究主要基于BIM和数据库技术识别获取危险源信息,与数据库标准规则对比分析后,给出危险源评价结果。而预警系统则是基于安全风险识别结果,对重点防范部位或区域设置的人员定位及预警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监测和预警水平。
2.3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上的管理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里,很多工程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模糊,这样导致在建筑工程中,对推进管理信息化进度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这就得要求转变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在适应新形势的环境下,鼓励管理人员主动学习信息化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力。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对学习信息化的积极性,应当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施行奖励惩罚方法,并把有关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纳入考核的范围中,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人员进行惩罚;还应当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图纸审核、方案拟定等环节里,进一步确保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对施工结果进行验收的时候,采取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施工质量的验证。
2.4建立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
针对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信息安全规划、设计、建设、测评、整改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持续的安全测评与整改,对于拟建、在建、在运行系统进行定级与备案。信息系统的定级与备案应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来进行,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建设应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的原则,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应贯穿于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新建信息系统应严格按照国家对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相关规定做到“同步建设、同步定级备案”。同时,应根据测评计划,定期开展对已定级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测评与整改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支点。就一定层面而言,信息化能为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责任划分、产业技术升级及企业效能评定等提供数据保障,而这一过程中,信息安全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增加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等策略的全面实施,来保障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上档升级。能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及质量,通过科学化管理施工过程,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松年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建设方案[J].居舍,2020(4):128.
[2] 戚晓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4):226.
[3] 成桂荣.信息化建设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7(3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