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处理幼儿同伴冲突时的角色定位

2020-08-04 09:52韩玉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5期
关键词:介入冲突

韩玉杰

摘  要:幼儿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与同伴发生冲突。教师如何定位好自己在幼儿同伴间冲突中的角色是解决幼儿冲突问题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的介入行为与原则展开研究,并对教师在幼儿同伴冲突时的角色定位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儿同伴;冲突;介入

前言:

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的情感发展和对社会认知的培养。然而幼儿处在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同伴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幼儿教师在这其中既要有效地解决冲突又要避免介入方式给幼儿的身心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解决幼儿同伴间冲突的时候,其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十分关键。

一、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意义与原则

1.冲突介入的意义

同伴间的冲突作为同伴交往中的一部分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对于幼儿这类身心刚刚处于发展阶段的人群来说,冲突甚至是他们对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手段。而由于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在冲突中的介入是必要的。然而通常教师对于介入和处理幼儿同伴间的冲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矛盾的解决,除此之外还带有一定的教育性质和对教育效果的期待。因此,可以说教师对于幼儿同伴间冲突的介入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干预与阻隔[1]

2.沖突介入的应有原则

从本质上看,教师对于幼儿同伴冲突的介入与处理手段虽具有其教育意义,但多是暴力与教化的结合。而教师在这其中作为权利的象征,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合理的运用介入手段,从而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在介入幼儿同伴冲突时,主要应注意对正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差别性原则以及社会性原则这四个原则的坚守,即确保教师对幼儿冲突的介入从权利、义务与教育层面的正当性;确保介入是以教育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确保从“因材施教”角度出发对介入方式、方法的把控;确保介入遵循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原则。

二、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现状及分析

1.冲突介入的现状

当今教师在对于幼儿同伴间冲突的介入往往有行为过于暴力的情况。这类情况教师在幼儿同伴冲突的处理关系中往往扮演着仲裁者和权力者的角色,他们通过对冲突双方的简单判断来形成仲裁结果,利用威胁或其他暴力手段让幼儿对自己的错误行径产生认知,并认为这是一种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的手段。而另一种不恰当情况则是教师以单纯立规矩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的一种无差别式的冲突阻断和制止。这种情况中教师自以为兼顾了介入的公平性却忽略了幼儿本身存在差异性的特点,而介入方式和处理手段流于程式,使得惩戒成为惩戒本身而非教育的媒介。

2.介入问题的分析

幼儿教学原本的意义是通过对幼儿的关注来进一步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引导。而在对幼儿引导的过程中对技术与标准的日益倚重使得对幼儿的教学逐渐发生本末倒置的变化。教师在基于使幼儿发展达到标准的前提下,运用所谓的科技育儿手段无形中将幼儿分解成若干指标,而原本对于幼儿的关心与关注也潜移默化地转移成对指标达成与否的关注[2]。这使得教师对于幼儿的管理乃至在幼儿同伴间冲突发生时都扮演了一个权力的持有者和标准的执行者的角色。他们对于幼儿的引导更追求其实际的效果,即实用性。而实际上这种使用性的追寻是与教师在介入幼儿冲突的原则背道相驰的。

三、教师处理幼儿同伴冲突时的角色定位和建议

1.正确看待幼儿同伴冲突

教师对待幼儿同伴冲突事件应该持有正确的看待,即冲突的存在是普遍存在的,幼儿同伴的冲突是幼儿获取社交技能的一种手段,它在带给幼儿身体和心理伤害的同时也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并不能够完全避免幼儿的冲突,同时冲突发生时教师要做到观察和了解情况而不是马上进入裁决者的角色组织冲突。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对其主体地位给予尊重,而不是要求幼儿在这一阶段全面服从教师的权力者角色。幼儿同伴间冲突的发生,教师应围绕冲突的来龙去脉针以教育者的角色耐心地为幼儿阐述事理和冲突发生的正确解决办法,通过让幼儿自己领悟和判断对幼儿自己化解冲突进行引导,使得冲突被完美化解的同时能让幼儿明确自己在实践中的主导地位,以进一步促进幼儿人际交往技能的良性养成。幼儿本身是存在差异的个体,教师不能够单纯地从管理者的角色出发,对幼儿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要求。教师应做的是了解幼儿及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不同,从而正确对待幼儿同伴的冲突。

2.理性运用冲突介入方法

冲突的介入不能否认理性方法的存在,对幼儿的关注与关怀也要伴随着相应的惩戒手段来维持正确的引导方向。但教师需要对冲突的介入明确几点。首先,冲突的介入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在这样的前提下,介入方式方法应保持正当性的原则,即教师应在自己决定介入冲突之后对自己即将要采取的行为有一个审视,判断行为是否具有教育性、是否能对幼儿在日后的社会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行为是否对冲突双方具有很好的警戒效果,从而理性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免发生过激的暴力行径,不仅不能有效缓解冲突,还对幼儿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冲突的介入应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而非形式上的控制局面。对幼儿的教育要将幼儿的差异性融合进方方面面,即便在幼儿同伴的冲突中,针对幼儿的生长背景和性格差异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教育也是冲突解决的最好办法而非统一设定惩戒标准。最后,教师对于幼儿同伴间的冲突介入应运用一定的社会层面引导,使得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将来能够和社会很好的接轨。

3.提升教师相关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水平不仅是指教师的知识教学水平,这其中还包括教师对幼儿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当中的指引和导向。而很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上,观念不够正确;在对幼儿的行为引导上不具备过硬的理论与经验的支持;在自身情绪的控制上也缺乏专业的素养,这导致教师无法给予幼儿成长正确的心理引导和行为示范。教师相关专业水平的不足是致使教师在引导与介入幼儿同伴间冲突时角色不明晰与角色定位错误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幼儿同伴冲突中的角色定位的重要途径。建议各个幼儿园组织定期的教师专业水平培训。例如,幼儿园园长可以通过参加教育观念相关的培训来对园内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的传输;园长还可以通过幼儿园教师固定会议的展开针对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和发展的相关交流与讨论,让教师们通过互相分享学习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关于幼儿心理引导的专业知识水平[3]。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加强自身的素质,在对情绪的把控上面有所提升,借以带给幼儿积极向上的引导与示范,从而避免因主观意识过强、情绪化得不到控制而给幼儿带去消极影响,使得幼儿在恐惧和个性被约束的环境中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同伴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教师对于冲突的介入和处理也有其必要性。而教师在对于幼儿同伴间冲突的介入中,其角色的定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为使幼儿能够在冲突的发生与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出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情绪和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需要在观念上和方法上有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

参考文献

[1]  龚静莉.幼儿同伴冲突教师介入行为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208.

[2]  迟明阳.论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中惩戒行为的原则与进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7(02):45-48.

[3]  徐速.浅谈幼儿同伴冲突行为中的教师干预研究[J].才智,2020(05):185.

猜你喜欢
介入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团队冲突对团队效能影响综述
用于冠脉介入治疗的血管内支架的专利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巧妙应对职场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