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伟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一手抓日常经济运行,确保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速;另一手以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狠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全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升级产业
——工业总量不断做大。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建设制造强省的实施意见,组建了由省政府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7个重点产业推进组,组织实施了8大工程和6大支柱产业培育计划。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664582亿元,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890723亿元,分别较2014年增长33.1%和38.1%。完成工业增加值9609.7亿元,较2014年增长20.2%,工业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8位跃升至第12位。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五年来,省工信厅共安排省级工业发展资金59亿元,支持重点项目7000多个;培育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8户、省级60户;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26户、绿色园区2个;入围世界500强企业2户、中国500强企业6户、中国制造500强企业5户。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利润972.4亿元,较2014年增长25.8%。
——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省政府专门设立40亿元汽车产业专项资金,先后培育引进了陕汽、比亚迪、法士特、吉利等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2019年,完成产值1834.43亿元,较2014年增长57.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建设,三星芯片、中兴智能终端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为、中软国际等知名软件企业先后在陕设立研发机构,“秦云工程”大数据交换平台上线运行。2019年,全省电子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341.09亿元,是2014年的34倍。
现代化工产业紧密依托我省煤油气资源优势,先后建成大型煤制烯烃项目5个,年产能380万吨,名列全国第一;建成煤制油项目10个,年产能355万吨,产能和技术均居全国前列。2019年,全省化工产业完成产值1402.73亿元,较2014年增长66.2%。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新舟”700飞机全面成型,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取得联试和试车成功。宝鸡石油机械厂2千米1万2千米系列自动化钻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大机械多用途摊铺机创造五项世界第一。2019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658.41亿元,较2014年翻了一番。
新材料产业聚集了宝钛集团、西安铂力特等一批龙头企业,钛材加工能力全国第一、钼金属精深加工亚洲第一。2019年,全省原材料产业完成产值7130.02亿元,较2014年增长45.4%。
生物医药产业坚持“出好药、树品牌”,东科制药杨凌生产基地、强生供应链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15户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前500名。2019年,全省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762.89亿元,较2014年增长47.2%。
——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19年,由我省筹建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挂牌8家、筹建18家。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户,“小巨人”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7户。被认定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业示范企业3户、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2个。
民营经济焕发出崭新活力。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3条”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先后涌现出了隆基绿能、迈科集团等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2019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4070亿元,较2014年增长50.9%。
创新驱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0-2017年间,陕西科技创新在全国排名基本处在第7-9位之间,但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2017年,科研院所、高校研发经费占全省的53%,企业仅占42.6%,远低于全国企业77.6%的水平。所以,我省充分认识到在科技创新方面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朝这一方面用力。
——抓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工信部着力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首批在全国布局了10多家,包括由我省承担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该中心由西安交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牵头筹建,省市给予了大力支持,2019年正式揭牌,成为我省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另外,我们自己还开展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正式认定挂牌了8家,分布在低阶煤分质利用、光电子集成、稀有金属材料等领域。
——抓创新主体。去年四季度以来,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省工信厅组织开展了全省隐形冠军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按照世界市场份额占比前10,国内市场份额占比前3,省内市场份额占比第1这样的标准,全省共筛选出175个企业。这些企业应该说代表了陕西工业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代表了陕西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是我省工业企业下一步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所以,我们研究以后,专门从工信厅掌握的资金中拿出1亿元,用于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和后备力量的培育,力争能够带动更多企业进入创新行列。
——抓研发投入。针对我省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问题,我们研究,今年专门设立1亿元奖补资金,对制造业企业按照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5%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奖补,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抓产品创新。2019年底,我厅制定下发了强化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生产的若干政策措施,并且组织开展了重点新产品开发和陕西工业精品遴选工作,计划每年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1000项,遴选“陕西工业精品”100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以此来推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引擎
汽车是陕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实施“300万辆汽车建设工程”,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为带动陕西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加强产业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召开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大会,作出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刘国中省长任组长的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项资金,省政府制定印发了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9条政策措施。
——产业规模不断提升。近几年我省汽车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产量由2016年的42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62.13万辆,2019年顶住下行压力,汽车工业产值实现1834亿元,增加值增长3.9%。整车及专用车企业60户以上,汽车零部件及二、三级配套企业近千户。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现有和在建整车产能突破200万辆。西安吉利、比亚迪二期、雷丁秦星、西咸宝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陕西,奔驰SMART、北汽、广汽等项目洽談之中。
——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全省汽车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近20户,百亿元以上企业4户,其中超500亿元企业1户。陕汽20万辆重卡规模达世界级水平,产销居国内第一方阵,天然气重卡市场占有率40%以上。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市场性价比高,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国内领先。宝鸡吉利“博越”SUV车型市场供不应求。法士特100万台重型变速器产销连续14年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产业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宝鸡吉利72万台发动机、西安吉利配套园、比亚迪30G瓦时汽车电池、三星10G瓦时电池等一批配套项目陆续投产,省内配套大幅提升,形成了以西安为核心,宝鸡、咸阳为两翼,辐射全省的“一心两翼多点”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