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芳 祝铨云
摘 要 深圳市龙华区“积极德育”立足人本立场,贯彻“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核心理念,发挥区域和学校积极性,激活教师与学生主体性,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建立健全新时代区域德育工作体系,推动区域德育工作整体提升,助推全体学生道德生命的真实生长,为新时代区域德育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关 键 词 积极德育;区域德育;道德实践主体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7-00-04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强化了新时代区域德育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处理好区域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区域在德育工作中的引领、统筹作用,又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时代区域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7年以来,深圳市龙华区提出“以积极的人培养更积极的人”的教育主张,努力推进以“积极德育”为引领的新时代区域德育建设探索与实践进程,有效推动了区域德育的整体提升。
一、理念重塑:区域德育整体提升的价值引领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1]就区域德育而言,需要走出仅仅是文件传达的被动局面,不断提炼、提升德育理念,完成区域德育的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内学校德育工作摆脱传统束缚,适应时代变迁,实现深层次改革。
龙华区于2017年制定并推出《龙华区“积极德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的核心理念,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树立人本意识,以主体性道德实践为中心,发现、培养学生的美德与性格优势,重构德育形态,推动德育改革。
作为一种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学基础上的德育形态,积极德育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者以坚信受教育者自身具有趋向德性完善的“积极能力”为基础,在积极学生观、积极目标观、积极方式观、积极环境观和积极教师观的指导下,尊重受教育者德育主体性,培养自主德育成长能力的态度倾向和行为总和。[2]可见,主体性是积极德育的前提性假设,主体性唤醒是实现自主德育成长能力培养的前提性条件。正如檀传宝所说,“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3]。在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正能量传递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主体性唤醒后德育主体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所在。道德往往产生于深刻的道德体验中。而道德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深化。[4]实践化推进既是区域德育的主要路径,也是推动学校德育走出知识中心、教师中心、教室中心,走向体验中心、儿童中心、生活中心的必然选择。只有在实践中,全人格培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德育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主体突出、导向正确、路径清晰、目标明确的区域、学校两级德育体系的建立。
二、主体激活:区域德育整体提升的动力支持
教师与学生是共生、共在的。我—你的交往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是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是教育中主体之间交互关系的整体。[5]积极德育认同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提出“双主体”概念,既教师、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当然二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不同的,教师是育人主体,学生是成长主体。因此,在区域性德育改革进程中,龙华区着力唤醒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者。
唤醒主体不能是说教,也不是简单的表彰,传统单一的表彰形式始终是少数人评选少数人,作用有限。实践证明,真正能唤醒主体性的是主体本身看到自身的建设性力量得到发挥和运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在“积极德育”推进过程中,龙华区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以全员参与的体验性活动唤醒师生两个主体的成长热情。
——体验,“班主任节”激发育人热情
设立“班主任节”是龙华区的创新举措。该节以“闪亮的日子”为主题,由讲述班主任教育故事、评选“闪亮班主任”、开展汇智大赛、嘉年华等活动组成。其中“闪亮班主任”的评比一改少数人闭门评选的传统做法,结合各队、各人在汇智大赛中的表现,由专家团队和在场观众共同选出。评选方式的革新使真正有热情、有才华的班主任脱颖而出,推动了正能量在全区班主任队伍中的传递。
全员参与是龙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主要特色,不管是班主任培训,还是班主任节,皆是如此。这一节日要求各校同步举行,各项区级比赛都建立在学校初赛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所有班主任的共同节日。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一同体验学生的尊重、智慧的碰撞、成长的欢欣。它的深入开展陶养了班主任队伍的精神生命,激发了班主任队伍的育人热情。正如第一届闪亮班主任获得者李霞所说:班主任节让我们共享职业荣光、共筑职业梦想。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老班主任的坚守,也看到了新班主任的热情。
——参与,“最美少年”评选激活成长动力
评比设立“美德好少年”“创新好少年”“智慧好少年”“才艺好少年”“活力好少年”“自强好少年”6个类别,引导全区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关注自身的优势潜能,走多元化成长之路。这一评比活动要求各校组织好校级初选,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发现自我,催发生长。
与此相应的,是丰富多彩的區域性文体竞赛活动的开展,如:中小学生运动会、信息技术技能比赛、科技创新大赛、艺术展演、读书月等活动,为“最美少年”搭建了一座座成长平台。与“最美少年”评比一样,这些活动全区联动,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成为全区各学校校园活动的“标配”。加上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开展的各项活动,如玉龙的君子七节,龙澜学校的亲水文化节等,让全体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找到多元化表现的舞台,让自身建设性力量真实地展现在自己面前,成长动力被激活并不断增强。
三、课程创新:区域德育整体提升的路径建构
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思政课的引领,也需要校本德育课程的补充与拓展。尤其是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对于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提出的“做细、做小、做实”的要求,使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多落到真实的主体性道德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龙华区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正能量传递,抓实思政课,以思政课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一手抓实践性推进,盘活校本德育课程,以校本德育课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以知领行,以行践知,于知行合一中推动德育落到实处。
——实中创新,思政课引领正能量传递
2019年9月,龙华区召开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工作座谈会”,要求坚持党对思政课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主线,引领全区思政教师在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上活、上好、上实思政课。
一是领导下沉一线。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率先下沉一线,走进各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现场,随堂听课、现场研讨。二是思政教研走上前台。区教科院将思政课纳入主要学科管理,积极组织主题教研活动;举办“思政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比赛,引领课改方向;组织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比赛,规范、提升少先队活动课,传递星星火炬精神。三是创新形式,着重打造“活动型”思政课堂,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在一节关于“责任”的思政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讲授责任的内涵、意义,而是组织学生就“面对不是自愿选择的事情是否应该担责”展开辩论,在激烈的思维风暴中深化认知,明确要领。
——活中求实,校本德育课程夯实成长之路
龙华区鼓励各校积极开设校本德育课程,从细处、小处、实处入手,盘活内容,创新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育出不少优秀课程。
细中求真的玉龙学校“新生活教育”。玉龙学校的“新生活教育”细处切入、大处着笔,从一年级新生的穿衣服,系鞋带,整衣柜,理书包等整理课程切入,以“生活为源,发展为本”为理念,开设“智慧生活、创意生活、艺趣生活和健康生活”四维度、九年段新生活校本课程。该课程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第十届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小中见大的民顺小学“汉字德育”。民顺小学从汉字入手,激活汉字深层的德性资源,成功编写出一套“三段四模块”的“汉字德育”校本教材。在实施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教师“育”为支持,通过解汉字、听故事、吟诗词、导行动,以小见大,返本开新,推动学生的精神生命向美生长。2019年,“汉字德育”入选广东省教育创新十大案例。2020年3月,龙华区“汉字德育”项目推进座谈会召开,将其确定为区级德育课程,并推荐申报深圳市、广东省地方课程,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套教材向全省推广。
实中育德的教科院附属小学“田园课程”、龙澜学校PMG校本德育实践课程。教科院附属小学的“田园课程”从实践入手,将农田“搬”进校园,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春耕、夏管、秋获中感知生命的历程、劳动的苦乐。在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评比中,该课程以清新的田园风格、扎实的劳动实践打动评委,获评为一等奖。龙澜学校以“实践、浸润、成长”为理念指导各班开发主题式、实践型校本德育课程,丰富学生德育体验,先后培育出一个省级优秀中队,两个市级优秀中队。
四、服务优化:区域德育整体提升的资源整合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以情商为例,安全型依恋关系会促进学习识别、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规则的过程,而不安全型依恋关系则会抑制这个过程。[6]就父母教养方式而言,民主型父母采用以孩子为中心的温和方式,对孩子实行适度控制(即让孩子承担与年龄相称的责任),为孩子发展自主性和自信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7]不管是依恋关系,还是亲社会行为,都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学生道德品德形成的基础和终身场域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最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保障体系。
——扎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助推全人格培养
龙华区以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为枢纽,以区家庭教育总校——润泽家长学校和各校家长学校为主体,推动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知识在全区的普及、推广,提升家庭教育育人品质。
一是实现了“两个百分百”。各中小学校百分之百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百分之百入校学习。推行“初始年级家长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学习制度。二是领导重视,局领导亲上讲台。每学期开学初,开设家庭教育“开学第一课”,设立三个初始年级专场,由区教育局、教科院主要负责人担纲主讲。2020年抗疫期间,多名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亲自执教开学第一课,为居家在线学习提供实锤支持。三是组织家庭“一月一论坛”。邀请各类专家做客龙华教育会客堂,聚焦家庭教育热点、难点、痛点展开主题讨论,高起点、广视角地指导家庭教育。
2019年,《积极教育系列课程·家庭教育》出版、发行,作为全区家长学校指导教材,实现了家庭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提升了家庭教育的体系化、科学化水平。
——积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全人格培育
龙华区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做实心理调查。每学年初,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会展开一次全区性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重点情况、重点对象,提出本学年的教育主题、重点。二是实现“三个普及”。普及班主任心理学C级证书,班主任百分之百持证;普及积极心理学,与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推广、普及积极心理学;普及心理咨询,普遍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足了心理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涉。三是健全防护网络。开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组织心理值班;关注特殊学生,做到“一生一案”“一天一问”;关注社会热点,抗疫期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紧急制作了一批教学视频,发布了心理防护手册,引导师生、家长正确面对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防护水平。
立足于“早”,做实于“防”字,强调于“正”,龙华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为,促进了心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为全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筑牢了心理防线。
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8]龙华区“积极德育”立足人本立场,贯彻“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的核心理念,发挥区域和学校两个积极性,唤醒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建立健全了新时代区域德育工作体系,推动了区域德育工作整体提升,助推了全体学生道德生命的真实生长,为新时代区域德育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5][8]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04):73,76,73.
[2]孙伟.积极德育的价值取向——基于中學德育教师角度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8:5.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4]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7.
[6][7]Alan Carr.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321,170.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