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对学生的培养也逐级提升,从要求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到形成一定的运动能力,既是要求提高了,也是目标定位更加远大和更有实际意义。运动能力是在生活或比赛等环境中运动时对运动技能的准确而灵活地运用,还隐含着一定的体能和心理能力。《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将运动能力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但运动能力的培养长期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普遍缺乏,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因此,从体育课程“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的角度强化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运动能力的判断需要与技术、技能有明确区分
当前的体育课程实施,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运动能力的培养未受到高度重视,多数还仅仅停留在运动技术学习阶段,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存在较大缺口,运动能力自然就难以形成。技术、技能、能力三者层层递进,脱离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运动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然而,运动能力与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是何种关系,如何区分?三者的达成度不同,体现在技术、技能、能力有一定层次关系,厘清关系将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1.“准确程度”是衡量运动技术学会与否的关键指标。任何一项运动都由多个技术动作组成,每一个技术动作又有其特定的动作方法,运动技术是按动作要领完成动作的方法,因此,准确的动作要领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评价标准,而动作的准确程度是判断是否学会某项技术的关键指标。换言之,运动技术学会与否需要看动作是否准确。由此可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准确的技术动作至关重要。更进一步来看,教师的准确讲解与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都非常关键。应尽可能地消除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动作讲解,更要避免错误示范或不当示范,因为,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首先是通过教师非常直观的技术动作演示和准确讲解开始,错误的信息输入自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认知概念。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的动作方法有助于形成准确的技术动作,而且,准确程度是衡量技术动作是否标准的关键指标。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准确性”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2.“熟练程度”是衡量运动技能掌握与否的关键指标。在概念区分上,运动技能是技术学会后所达到的自动化熟练操作方式,是对技术的操纵能力。对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是衡量运动技能掌握与否的关键指标。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看是否准确,后者看是否熟练,准确是前提,熟练是要在准确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达到。也就是说,达到熟练程度的技术动作一定是建立在准确基础上的,准确与熟练密不可分,也表明技术与技能关联性强,即运动技术准确掌握后,再通过反复的练习向运动技能方向转化,达到运动技能层次,而且,熟练程度越高,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越高。但是熟练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达到了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概括地说是自动化,具体而言,就是动作在确保准确的前提下,能比较连贯、自然、协调,不再有多余的动作,而且,在完成动作的时候无须思考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该如何做等动作方法问题,就能够直接顺利完成。为了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并达到自动化的运动技能水平,保障足够多的练习非常关键。
3.“灵活程度”是衡量运动能力形成与否的关键指标。运动能力是运动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后的更高级阶段,是在生活或比赛等环境中运动时对运动技能的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是对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简而言之,能否灵活运用运动技能是衡量运动能力形成与否的关键。“灵活”意味着变换,也意味着要能“审时度势”,在多变的环境中根据需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灵活做出应对,这种状态下运动技能的自然呈现实际上是一种运动能力形成的结果。为何有些学生学了前滚翻,却在生活中摔倒时不能团身滚动进行自我保护,有些学生学了篮球传接球技术又达到了熟练掌握,而在篮球比赛场上传接球总是失误等,这些都表明尽管学了,也熟练了,但是在如何灵活运用上未能达到,也反映出体育课堂教学中这一教学环节的缺失。由此可见,仅仅让学生学会了运动技术,掌握了运动技能还不够,一定要形成运动能力才是体育课程应有的目标之一。当然,“灵活程度”与“准确程度”“熟练程度”都密不可分,也可以看作是3个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可或缺。
二、运动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与方略
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方面,不仅需要提高认识,还要转变观念,更要在体育课程实施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尤其需要用“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与方略打破原有的长期固化的不利于运动能力培养的结构模式,建立新的运动能力培养方案,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
1.培养运动能力注重“纵向衔接”的关键。在实施体育课程时,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连贯性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一体化”提出的“纵向衔接”,学生的运动能力形成一定是不同学段上下要连贯起来,打破过去“蜻蜓点水”地学,更要消除以往“低级重复”地学等不良现象。“蜻蜓点水”式学习的结果或许只能达到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低级重复”地学或许也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却难以形成运动能力。就运动能力培养而言,如何体现衔接?主要是学习内容的衔接性问题,同一项运动的学习要体现出难易层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通过学习达到的程度,从准确学会到熟练呈现,再到灵活运用,是一个逐级提高的过程。之所以要求上下学段或上下年级之间衔接,主要是因为在某一年级或某个学段运动能力未必能够形成,况且,运动能力还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因此,衔接是关键,离开了衔接,就很有可能停留在运动技术或运动技能层面,甚至运动技能也难以掌握。
2.培养运动能力完成“横向一致”的任务。“一体化”提出了“横向一致”,这对于运动能力培养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义。所谓“横向一致”,重点是相同学段的必修必学内容保持一致,必修选学的专项运动能力水平等级要求一致,但“定级不定项”,是指专项运动能力达到某一相同水平,但运动项目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选择确定也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有关。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需要完成“横向一致”的任务,意味着学生在某一学段应该达到的运动能力等级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规定的某一学段应达到的运动能力水平未能达到,就直接影响下一学段或年级的学习与运动能力目标的达成。关键是如何做到完成“横向一致”的具体任务,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一是,要明确“一体化”提出的运动能力学段要求,小学阶段运动能力达到一级、二级,即为夯实基础期;初中阶段运动能力达到三级、四级,即为提高能力期;高中和大学阶段运动能力可达到五级、六级,即为发展特长期。二是,要认真把握好每一学段和年级的能力标准,有针对性地实施。
3.培养运动能力明确“内在统一”的要求。“内在统一”主要聚焦的是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一体化”明确提出了3个层次的目标要求,体育课程总目标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中运动能力是关键要素;体育课程学段和学年目标重点围绕“知、能、行、健”4个关键要素,其中“能”主要指运动能力;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化为“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体能素质锻炼目标”“情感品格培养目标”,其中,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素质的锻炼均有利于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体育课程的实施从长远来看,有构成素养的运动能力;从过程上来看,有学段或学年目标中的“能力”要求;从具体实施操作层面课堂教学来看,有打牢基础的能力培养过程。因此,无论是传授任何一项运动,只要有清晰的目标达成逻辑链的概念,就有利于有效培养。明确了“内在统一”的要求,就能牢牢把握体育课程实施的方向,且由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递进的过程,因此,在每一阶段就要力争完成对应的目标内容,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分级逐步形成。
4.培养运动能力强化“形式联合”的保障。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做好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运动能力需要经历“准确学习动作方法学会技术、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形成技能、灵活运用运动技能形成能力”的递进又连贯的过程,而且,无论是熟练掌握还是灵活运用,仅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强化“一体化”提出的“形式联合”,即课内外、校内外要联合,这不仅意味着学习和锻炼的场所多元,而且,培养方式方法上也需要更加丰富多样,切不可将运动能力培养仅仅寄希望于课堂。但如何强化“形式联合”,即各种形式如何联合是问题的关键。一是,课内外的联合要注重内容的一致性,即课上学的,课下要多练,这就要求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锻炼的内容要能够作为课堂的延伸,课外的锻炼要围绕课上学的进一步强化,以弥补课上锻炼的不足。二是,校内外的联合要注重家庭“体育作业”的内容既要因人而异考虑体能素质的提高,还要适当增加课堂上学习的专项运动的强化性锻炼,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作用。否则,仅靠课堂是难以形成运动能力的。
三、运动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练、赛”逐级实现
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连贯的学习过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十分关键,总体上来看,“学、练、赛”3种形式缺一不可,忽略任何一种形式都难以达到理想的运动能力培养结果。
1.“学”是运动技术学习的主要方式。无论是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还是运动能力的形成,“学”是起点、是基础,离开了“学”,其他都难以体现。过去的体育课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学”。“学”包含听讲,教师讲解的时候,学生与其对应的聆听方式;观察,教师示范时,学生与其对应的观看方式;模仿,教师引导性演示时,学生与其对应的临摹方式等。这些方式都已经引起教师的重视,只是未来的体育课堂还要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学”得准确、学得适宜、学得连贯等。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观察,即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所呈现出的各种问题,要尽可能地消除不愿学、不会学等不良现象,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教,还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使学生体现学的积极性、准确性,以及学的效果,这样才能更有保障地“学会”和“学好”。除此之外,学生的“学”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并非一个班级之内所有的学生都要在同一时间学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难度,或用同样的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的“学”才能更有成就感和激励性,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并能为后续的“练”打下一定的基础,运动技术的掌握需要多次练习才能将技术动作表达正确,一旦学会了单个技术动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才能向更高一层级目标运动技能掌握迈进。
2.“练”是运动技能掌握的必备环节。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在“学、练、赛”这一连贯而系统的方式中,对于居于中间且关键环节的“练”,要更加明确其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与“练”得多少有关,更与“练”的质量关系密切。因此,就“练”而言,不仅要具体实施练习活动,还要确保练习有质量,即保质保量的练习才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什么?简单的回答就是巡回指导;进而要问,如何达到有效的指导?要把握巡回指导的度,即使把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教师指导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平均分配指导时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指导时间多用于最需要指导的学生所在的小组,如果某一小组学生在练习中都表现良好,且无错误动作出现,自然也就无须再分配时间到这一组指导,因此,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要按学生的练习需求进行,不可“一刀切”,更要避免形式化。学生如何“练”,与学生的听讲、观察结果有关,与教师的现场指导有关,还与学生的体能素质、兴趣爱好及练习环境等有关,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把握将能达到良好的“练”的效果。练得多又好,运动技能的形成速度自然就会加快。
3.“赛”是运动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学、练、赛”中的“赛”往往容易被忽视,当然,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比赛形成运动能力;有的在课堂上略有体现,但并不够突出等。究其原因,“大班额”难组织,有些教师就放弃了课堂上的教学比赛;“小场地”难开展,有些教师即便是有想法,也难以实施;“怕麻烦”不组织,这固然也存在。实际上,要想利用“赛”强化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一是课堂内“赛”的形式要尽可能灵活,不是提及“赛”就一定是正规的比赛,某一单个技术学完以后两个学生之间就可以赛一赛,当然,几项技术学完以后,也可以扩大参赛人数和丰富比赛形式,场地也可从小过渡到大,最后可在标准场地上让学生赛起来;二是课堂外的“賽”也要定期组织,课堂上可能是小组“赛”的形式较多,而课堂外的“赛”更能吸引学生,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更高,这就要求,要多组织开展班级赛、年级赛、学段赛或校际赛等。只有“赛”起来了,才能显示出所学技能的应用价值,也才能使学生熟练的运动技能在比赛中得以运用,从而形成能力,并不断地提高能力水平。
从“一体化”背景下谈学生运动的培养与形成问题,是未来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广大体育教师需要提前把握和引起重视的关键性问题。学生只有形成了运动能力,前期所学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其作用价值。强化运动能力培养是未来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
(本文系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子课题“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成果,课题编号:VFA180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