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摘要:文章主要探析了基层畜牧站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策略,首先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传染性较强、病原体对环境的抗性较强,之后分析了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泔水传播,接着阐述了非洲猪瘟的主要的临床症状,最后探讨了基层畜牧站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措施:构建合理完善的疾病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生猪免疫,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宣传科学养殖知识。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分析、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基层养猪行业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基层畜牧站;非洲猪瘟;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858.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6-0079-02
非洲猪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动物疫病,属于猪急性传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会对地区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在我国,居民所食用的肉类产品中,猪肉所占据的比例很大,这促进了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养猪行业的规模。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整治具有较强传染性的非洲猪瘟,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整个养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将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合理完善的制定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促进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1流行病学
猪作为非洲猪瘟重要的自然宿主,目前还不能确定其向人类传播的几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有较高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几率,野猪和家猪更为严重。如果病猪接触到健康猪或者病猪体内的病毒通过泔水、饲料等感染其他健康猪,都有可能引发非洲猪瘟。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具有非常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研究发现非洲猪瘟毒株具有非常显著的毒力。目前,泔水在非洲猪瘟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对此加以重视。非洲猪瘟的传播流行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1.1传染性较强
非洲猪瘟一般常见于野猪,其分泌物和各组织器官中分布有较多的非洲猪瘟病毒。野猪身上的寄生虫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并且其传染性较强。由于猪本身及其身上的寄生虫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媒介,因此这种疾病无法彻底根除。与此同时,非洲猪瘟具有非常明显的潜伏期,在这期间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感染疾病,导致病猪进入到猪群中与其他健康猪接触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猪群感染该病,并且猪患该病后会经常出现死亡现象。
1.2病原体对环境的抗性较强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从而对猪体内的蛋白进行诱导,进而使蛋白出现非常快的异变。并且非洲猪瘟的病原体还会吸附在猪的红细胞上,这充分体现出了其致病性。与此同时,非洲猪瘟病原體对环境的抗性比较强,并且还具有非常牢固的活性,特别是在酸性物质以及比较干燥的环境中,非洲猪瘟的病原体具有比较显著的抵抗力,但是其病原体不耐高温,在60℃的高温环境中就能够彻底杀死非洲猪瘟病毒,与此同时还要控制好杀灭病毒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要达到30min左右才能够起到明显的杀灭效果。
1.3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
非洲猪瘟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主要的自然宿主有两种,即猪和钝缘软蜱。其中钝缘软蜱还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另外,就目前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数据来看,非洲猪瘟在猪不同的生长阶段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除此之外,在分析研究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之后还发现,垫草、泔水以及饲料等也可传播非洲猪瘟,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进行传播。
通过分析研究非洲猪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的原因,可以发现非洲猪瘟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是泔水传播。用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泔水对猪进行饲喂非常容易引发非洲猪瘟,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非洲猪瘟通过泔水传播的发病率高达97%。
2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情况下最少为5天,最长则可达19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最短2天后就会导致猪发病死亡。根据猪患病后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在临床上可以将非洲猪瘟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型、急性型以及最急性型。
2.1慢性型
慢性型非洲猪瘟会导致病猪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现象和比较明显的关节肿胀,一部分病猪还会出现局部皮肤溃疡脓肿的现象。通常情况下,病猪很难彻底治愈,最长可存活6月左右。
2.2急性型
急性型非洲猪瘟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比较轻微的症状,并且病猪死亡率较低,但是其发病时间往往比较长。与此同时,病猪会严重缺失规律性的体温波动,经常可见猪的体温为41℃,另外还会出现关节肿痛的现象。
2.3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非洲猪瘟常导致病猪猝死,并且病猪在猝死之前往往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病猪的体温会在短时间内上升至42℃,其临床症状类似于猪瘟的病状,其腹部以及耳朵等部位会出现比较多的出血点,并且通常还会有大量的黏液性分泌物会从眼、鼻周边向外流出,同时还会经常出现呕吐和便秘症状。在病猪的粪便中还会经常见到大量的黏液和血液,同时腹泻和便秘症状经常交替出现,经过治疗后不会有明显好转,这些症状会对猪的正常行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其呼吸困难的现象会逐渐加重。如果猪长时间患病,还经常会出现神经症状。除此之外,如果母猪在妊娠阶段患非洲猪瘟,还会有较高的流产风险,并且病死率高达85%,甚至更高。
3综合防控策略
3.1构建合理完善的疾病防护机制
对于基层畜牧站来说,要想对非洲猪瘟这种疾病进行有效的应对,并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蔓延速度,需构建起合理完善的动物疾病防控机制,从而有效的控制反应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保障防控的效果。与此同时,要重视基层畜牧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通过定期的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基层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掌握最先进的疫病防控知识,从而有效的提升防疫技术水平。在具体的防疫工作中,还要重视针对当前流行的疫病对基层畜牧站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从而有效的提升基层防疫技术人员应对疫病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指导养殖户开展防疫工作。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基层防疫技术人员要帮助养殖场有效落实各种疫病防控措施,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并改善防疫条件至最佳水平,从而使防疫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3.2进一步加强生猪免疫
一部分生猪养殖户缺乏较强的免疫意识,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更是如此,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忽略了免疫工作,这对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传播实际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尚未研制出防治非洲猪瘟的疫苗,但是对生猪定期接种一些常规疫苗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另外定期接种疫苗还能够提高猪群的免疫力,从而有效的控制感染率。对于基层畜牧站来说,应该加强对当地生猪养殖户的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定期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到养殖户和养殖场中充分了解免疫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且还要定期对免疫工作进行抽样检测,从而使养殖户能够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养殖知识和相关方面的疾病防控常识。
3.3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宣传科学养殖知识
基层畜牧站要想稳步的提升本地区的科学化养殖水平,充分发挥出防控非洲猪瘟的作用,就必须将科学的养殖技术在本地区积极的推广开来。消毒剂能够有效的杀灭非洲猪瘟,因此猪舍内外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好,并且還要清理干净猪舍剩余的饲料以及粪便,防止滋生病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的检查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对于无关人员要明确规定禁止其在猪舍中随意进出,而一些来历不明的剩饭、剩菜,特别是泔水要严格杜绝。与此同时,防护和隔离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贯彻落实隔离饲养,不能将病猪和健康猪一起饲养。如果有病猪出现类似于非洲猪瘟的症状,养殖户要及时告知基层畜牧站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基层养殖户来说一定要贯彻落实防护工作,将疾病防控意识牢牢地树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控非洲猪瘟,最大程度的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除此之外,基层的畜牧站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加大科学养殖知识和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养殖户能够树立起良好的疫情应对心理,以免疫情出现时给当地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恐慌。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非洲猪瘟的发展形势,基层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要有一个清晰、充分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特别是疫情的排查和追溯工作一定要加以重视,要深人基层对各个方面的疫情报告进行全面的收集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据此将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合理完善的制定出来。对于泔水养殖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还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和协作,确保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从而有效的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