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伟
中职教育面向的是即将进入生产一线的在校学生,他们自身的品德素质不仅代表了学生自身及学校的精神风貌,更直接决定了未来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对中职生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品德教育,这样才能使中职教育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接轨。同时,中职德育课堂必须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而提升中职德育的时代感、使命感和价值感。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中职生的数量及规模都在不断增长,但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在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的同时,从德育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在中职德育课堂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中职德育的课堂内容,提升中职德育覆盖面,對中职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简练准确地向我们展示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一种介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思想意识在全体公众层面的和谐与统一。
中职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要提升中职德育的时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课堂可以教会学生以更为宽广的胸怀,悦纳当前社会的诸多新鲜事物;指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以坚定的意志面临各种困难;同时在价值观层面,它能教会学生更好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还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国家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是在中考过程中,成绩不是非常理想的学生,所以他们自身在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力等方面都略显不足,对未来学习的长远性规划能力也稍显欠缺。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迷茫、困惑、享乐等消极心理,这不仅影响了中职学生当前的学习与发展,更进一步加剧了学生未来的就业压力。
很多中职生出刚进校园之初,还带着这个年纪该有的风采,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可是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他们发现中职程也没有那么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尤其是专业课程枯燥难懂,因此对于自己的专业方向也越来越没有把握,对未来的发展缺乏很好的定位。于是他们就会变得非常迷茫,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有很多学生,看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因而更加悲观,认为自己前途渺茫,所以更加失去了学习动力。日积月累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越来越多,使得很多中职生觉得学习完全无从下手。随着学习的加深,学生的消极心理越来越严重,他们害怕考试,不愿面对需要承担的学习责任,更害怕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承担的工作责任,对自我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为学生未来的整体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国家、社会、个人及道德、法律、社会约束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美好的愿景,可以帮助中职生更好的凝心聚力,从灵魂深处指引学生奋勇争先不断前进。
4.1以任务驱动带动学生学习热情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学生们都已经能够准确被背诵,但是对于它的理解,但是对于它的贯彻和理解,学生们做的还远远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深入性学习。与单纯的灌输式授课相比,任务驱动模式很好的迎合了学生的进取心理,让他们有更大的可发挥空间,而且还可以与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等通识性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鼓励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个性化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让学生主观参与进来可以很好的提升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比单纯的喊口号背诵效果要好的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某一个主题,开展演讲活动,如“文明的高度”这个主题。课前布置好学生任务,让学生们围绕这一主题,自选素材开展90秒随堂演讲。既可以讲下学生对这一价值观的理解,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新闻、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烘托这一主题,升华到一定高度。任务驱动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观融入到学生的心底,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听、所看、所感来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就能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自身的思维体系。对于精彩的演讲稿,教师还可以把它们推荐到学校的网站或者公众号,让更多的学生学习观摩和借鉴。
4.2以案例教学唤醒学生心底的共鸣
在中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因教师讲解的理论过于枯燥而昏昏欲睡,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引入几个案例,就能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中职德育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优势,为课堂融入更多典型案例,不断提升中职德育课堂的丰富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鉴一些案例,对学生进行细致宣讲,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价值。
如前段时间网络曝光了一段视频,高速公路收费站内最敬业变脸,讲述的是一名女收费,在高速收费的过程中碰到了一辆故障车辆,因为怕长时间占道造成拥堵,所以她主动帮助车主推走故障车辆,而该收费员因为此举耽搁了几分钟,就使得后边排队的司机情绪暴躁,指责她动作缓慢,该收费员顿时委屈地掉了眼泪。但是面对后边来结账的顾客,她不仅没有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工作,而是微笑服务,被称作是最敬业的变脸。视频中的这名女收费员刚刚19岁,是一名实习学生,年龄虽小,她的敬业精神对中职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在播放视频和对视频内容简单讲解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们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不仅表扬了小姑娘的敬业精神,更对自己以前的诸多行为进行了检讨,他们不仅对“敬业”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而且对于和谐社会相互包容也产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4.3以模拟实践增强学生的践行意识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仅要靠理解和感悟,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在中职德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在行为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中职德育可以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一些模拟实践,教师作为面试官,让学生们亲自来参与面试。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词语来证明自己的才能,讲一讲为了胜任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特长?如果你从事这份,你将会做出哪些努力?通过真实的情景再现,让学生明白当前社会是一个诚信社会,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于自己心仪的工作,要努力争取。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打动对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这份工作。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既不能过于自卑,更不能耍小聪明,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在未来的岗位竞争中占据先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课堂不是简单的进行理论宣讲,而是要贴近中职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开展创新性教学,从内心激发他们的共鸣,同时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和宣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落实中职德育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