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四条经验:用情感暖化心灵、关注细节走近学生、用期望激发自信、用真诚滋润心田。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里,那颗好奇的心总是时刻感受着这个世界的冷暖。“亲其师、信其道”,说明情感教学自有独特的魅力。教师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当代青少年对良师益友的渴望,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归属、爱及尊重的需要是缺失性需要,对于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得到一定的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也证实,一个没有爱心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人成材的。我深切的体会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心理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了我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也从他们身上收获了纯真,收获了乐趣。现将几点不成熟的经验分享给同行:(因对孩子的爱和尊重,案例中不涉及孩子真实姓名)
这学期我班来了个自闭症孩子,他的妈妈陪读,他总是牵着妈妈的衣襟躲在妈妈背后,当我的目光接触到他的目光时,他会马上把眼睛垂下去,避开老师的目光,也不和其他学生玩,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上课时不能控制自己,时不时要吼叫几声。孩子们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母子,还会问许多问题,如他妈妈为什么会跟着;他说什么呀,一点都听不懂;他上课乱叫什么呢等等,就是不和那孩子接触。面对这种局面,首先我用我的行动给孩子们做表率,每天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是和那孩子说话,去摸摸他的头,握握他的手;上课中会有意叫他读读生字,尽管他读不清任何一个字,我还是让孩子们给他掌声表扬他;下课出教室时,也会特意过去教他跟我说再见......慢慢地孩子和我亲近了,班里的其他孩子们看我这样,也围着他叽叽喳喳,我感受到那孩子的点滴变化;也感受到了班里孩子们对那孩子的关心。看时机成熟了,我才跟孩子们交流情感,教他们如何换位思考,教他们如何去爱人。一天刚下操,我班学生就拼命的往操场另一边跑去,我跟随着他们的背影发现在操场那边,那个孩子在那独自玩呢,只见孩子们过去后,拉着那孩子开心地笑着,蹦着往教室跑。同行的老师对此啧啧称赞,我的心里暖暖的,要知道他们才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他们已经学会了爱,已经把那孩子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已不再为他偶尔怪异的表现吃惊了,已经在用他们的爱去温暖那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此时突然想到现在的孩子不是没有情,而是我们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爱。
一直以来我认为教师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个对世界充满热情的人,一定是个有温度的人。这种热情和温度,不但为自己的生活带来阳光和诗意,也为通向孩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把溫暖的钥匙。做个有情感温度的教师,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坚毅的力量引领每个孩子行走在爱的天地里。
有一天,一走进教室就看见袁某泪眼朦胧可怜兮兮地看着我,我赶快把头转向另一边,不去看她。我知道他妈妈已经外出打工去了,把她和弟弟再一次丢给了奶奶。一早上,她情绪都很低落。放学时,我轻轻问她:“妈妈走了是吧?”她点点头,又开始哭了。我说:“没事,有老师呢。”是呀,有老师呢,可我的心里隐隐作痛,没有父母陪伴着成长的爱是缺失的。过了没两天,袁某的姨奶奶来找我,希望我对袁某要求严一些,说这孩子坏毛病很多,我感到纳闷,怎么会呢?在我眼里孩子很乖巧,学习也很自觉。通过谈话我清楚了,是因为孩子的妈妈出去打工,奶奶又把脚扭伤了,所以照顾袁某姐弟的事就落在了姨奶奶身上,姨奶家里还有个准备中考的学生,自然情绪很大。当我回头看见袁某尴尬地看着我时,我摸摸她的头,对她说:“没事,我们家孩子挺好的,就是有时耍个小脾气是吧?”孩子偷着笑了。也许是她姨奶把压在心里的不痛快发泄出来了吧,回去时很高兴。事后,我经常和袁某谈心,教她怎样在家里帮奶奶做事,帮奶奶照顾弟弟等,我发现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话也多了。她奶奶每每见到我,也会很亲热地给我唠叨他们祖孙三个的生活。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在教学中要注意细节教育,注意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时刻提醒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一名贴近学生心灵的老师。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我班级有这样一个小男孩,聪明、善良、对人有礼貌,难能可贵的是小小年纪就爱看课外书,知道的课外知识还真不少,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可美中不足的是,书写特别潦草,第一次上交的作业就让我十分头疼,别说字母都不在四线格内,而且字母与字母之间几乎没有空隙,批评过多次,效果不大。于是我想到了利用书写比赛来激发他的书写意识,纠正他的书写问题。比赛分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他的比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了尽快帮助他改掉字迹潦草的毛病,我将他列入了二等奖之中。当颁发奖状的时候,同学们虽吃惊,但还是为他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他那激动与兴奋的样子,我马上对他说,相信他在下一次的比赛中一定能冲进一等奖的行列之中,他高兴地连连点头。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字迹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安下心来写好每一笔。看到了他的进步,我感到欣慰。虽说他的进步与平日里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帮助与监督分不开,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与期望才使得他有热情与自信去克服身上的缺点。
作为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心理效应来处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与方式来管理与教育学生。罗森塔尔效应使我体会到“期望”的无穷魅力,一个积极的期望会影响被期望者向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反之,一个消极的期望则会导致被期望者的自暴自弃。
初次见到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儿,她的头发很脏,每次辫子扎的都很乱,甚至有时披头散发就来了。经了解她家中姊妹三个,父母是摆小摊的,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本来一个挺漂亮的小女孩,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没人管的孩子。于是每天一上学来,我就先给她扎辫子。记得,第一次给她扎头发时,她的头发特别乱,有些头发还粘在了一起,我虽然小心翼翼地,但是还是感觉到把她弄疼了,看看小女孩,她只是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冲着我笑。我一边梳,一边教她梳头的方法。梳好后,我对同学们说:“看她头发扎起来是不是很漂亮呀,给个掌声。”只见她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躬,不好意思地笑着跑回自己的座位。我知道,那个羞涩的女孩,感受到我对她的一份爱,因为真正的爱不是说在嘴上,而是永远铭记在孩子幼小的心里。
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年龄小,但是他们却能体会到,你对她的一片爱心,即使她当时表达不好,但是她会把那份爱深深地藏在心里,让它生根发芽。
真正的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教师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为了学生的幸福叩响学生心灵的使者,让每个学生的眼睛闪烁智慧的光芒,心灵绽放幸福的笑容。我们要轻放每颗心灵,且歌且行!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