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刘青春
莱西市人民医院眼科,山东莱西 266600
白内障在临床中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的, 以硬核白内障多发的病症,多发于老年人[1]。 该病的病因是人体的晶状体退行性老化导致的患者的眼部晶状体混浊, 继而使得患者的眼部产生重影、模糊不清等症状[2]。 硬核白内障会使得患者的视力受到极大影响, 不得到及时治疗会使得人视力水平逐渐变低,最后基本丧失视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 临床对硬核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采取超声乳化手术进行切口白内障囊外切除术,虽然该病可以缓解白内障的症状, 但也会导致患者有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 且采用超声乳化手术不能够解决患者的角膜散光问题,使得视力恢复仍然有限,治疗的效果差强人意[4]。 而有研究指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纠正患者散光,避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 该文就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共60 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在该院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取共60 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女性20 例,男性10 例,年龄在61~78 岁,平均年龄(70.6±3.6)岁。实验组女性16 例,男性14 例,年龄在62~77 岁,平均年龄(69.8±3.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②告知患者研究意义,经过患者同意;③心理精神方面正常。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的;②器官具有疾病或者衰竭的;③视听障碍;④具有过敏体质的。 该次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乳化手术进行硬核白内障的治疗,手术流程为先使用钢丝开睑器打开患者的眼睑,随后对患者的眼睛周围和眼睑进行消毒, 消毒完成后,在10~11 点之间的进行角膜切口,然后从患者的眼部前房注入弥散性黏弹剂。 注入完毕后开始进行环形撕囊,用穿刺刀穿刺过前房,对患者的晶状体进行粉碎,之后吸出患者的破碎晶体核,放入人工晶体核,对患者眼部裹上纱布。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硬核白内障的治疗,在手术前,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剂麻醉患者的面部和达到散瞳的效果,之后用开睑器打开患者眼睑,以穹隆部为手术基底,使用工具剪开患者的球膜,然后使用巩膜隋道刀在患者的角膜缘后方做一道6.5 cm 左右的切口,然后再切开半层巩膜,弄出一个巩膜隋道使其与透明角膜的位置相差不超过1 mm, 然后在前房注入粘弹剂。注入完毕后开始进行环形撕囊和水分离, 如果有晶状体直径较大不好环形撕裂的,采用隋道中碎核,然后取出碎核,确保无皮质残留后,放入人工晶状体,在患者的囊袋和前房注入黏弹剂,缝合好切口即可[6]。
对两组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角膜散光度进行对比测试,散光度越低则治疗效果越好;对两组脑出血患者术前和进行治疗后第3 个月的视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大于0.5 则说明视力有所改善,低于0.5 则说明无改善;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满分100 分,<60 为不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90 分为非常满意。 治疗满意率=(非常满意度例数+基本满意度例数)/该组例数×100.0%;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则效果越好[7]。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硬核白内障患者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前散光度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散光度低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散光度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stigmatis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ard core cataract(±s)
表1 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散光度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stigmatis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ard core cataract(±s)
组别治疗前 术后3 个月对照组(n=30)实验组(n=30)t 值P 值0.62±0.12 0.64±0.11 0.670 0.500 1.36±0.13 0.92±0.05 17.300 0.000
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前视力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with hard-core cataract between two groups
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hardcore cataract after treatment
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ofhard-corecataractpatientsbetweenthetwogroups
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白内障的发病概率呈现多发趋势[8]。 白内障多发为硬核白内障,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9]。 临床研究表明可能与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创伤、遗传等有关[10]。患者在发病初期会感觉视线模糊, 视力会由于病症逐渐下降直至近乎完全失明[11]。 硬核白内障会使得患者的晶状体发生异常改变,功能严重受损[12]。 该病治疗费用昂贵,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同时的还具有治病的经济压力[13]。 常规治疗效果不怎么理想,容易引起术后感染也无法降低患者的散光度,偶发内皮细胞在术后无法再生的情况,治疗反响较差[14]。而不经过治疗的患者很容易在病症加重后直接失明,患者由此陷入两难的境地。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该文的研究中,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前散光度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散光度低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P<0.05);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前视力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P>0.05);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改善情况(P<0.05);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满意度(P<0.05);实验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硬核白内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如患者的散光稳定在(0.92±0.05),处于正常水平,低于对照组的 (1.36±0.13)。 可知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跟已有的文献疗吻合的,在散光(0.92±0.05)、不良反应发生率 (3.33%), 与李琰惠[15]的研究结果中散光(0.91±0.04)和不良反应率(3.32%)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硬核白内障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散光度,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提高患者岁治疗的满意度,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