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剧团的火红年代

2020-08-04 04:02陈家鹦
红岩春秋 2020年7期
关键词:方志敏工农苏区

■陈家鹦

◇百岁老人全荣花

2018年是全荣花百岁寿诞,得知这个消息后,长居沪上的我赶回江西省弋阳县。

全荣花是县里离休老干部。11岁那年,她参加了设在葛源的赣东北省工农剧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演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中共弋阳县委党史办干部,我经常与全荣花打交道。

这次见面,老人很激动。当话题切入她的革命经历时,显得格外兴奋,竟情不自禁地唱起当年流行的《妇女解放歌》。

歌声中,她的思绪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新戏运动掀起高潮

全荣花曾多次为我们讲述赣东北苏区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等人领导暴动获得成功,地主老财失去了昔日威风,贫苦农民分得田地扬眉吐气。老百姓自编民谣,歌颂方志敏,抒发胜利豪情。当年,《方志敏为穷人》不胫而走,流传弋(阳)横(峰)两县:“湖塘塌塌岭,出了个方志敏;一心干革命,为的是救穷人。”到1930年,随着根据地发展壮大,苏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931年春天,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横峰葛源成立。方志敏出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他在《苏维埃工作》中阐述“文化问题”时,强调要坚持“摧毁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建立无产阶级文化”。

在苏维埃政府的倡导下,赣东北根据地新风蔚然,乡村普遍建有读报室、俱乐部等。群众文艺演出,多半利用“串堂”“三角班”一类的民间文艺团体加以改造,在旧的艺术形式上注入新的革命内容,如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旧戏“击鼓骂曹”改为“击鼓骂蒋”,“骂毛延寿”改为“骂蒋介石、国民党”等。另外,套用老少皆唱的《苏武牧羊》传统曲调,填补新词成了《工农革命歌》:“革命大家向前进,工农兵联合,万众同一心。除军阀,杀贪官,土劣要灭尽……”套用大革命时期唱遍大江南北的《国民革命歌》曲子,改成反映弋阳九区农民暴动的《打到烈桥》:“打到烈桥,打到烈桥,随河上,随河上……”这些歌曲,在苏区迅速流传开来。舞台上下,会前会后,荡漾着激昂欢乐的革命歌声。

全荣花回忆,许多村口的简易舞台,选用土墩作基础,再用黄土垒起,或用木板搭设。两三幅被单拼在一起就是幕布,燃烧的松明子悬吊起来就是照明灯。土台幕后,戏团演员紧张地化妆,用猪油代替凡士林,木炭用油调和就成了黑油彩,湿红纸涂抹到脸上就是搽“胭脂”。演出服装不仅自己做,还设计出一种特制的多用服装。

◇工农剧团为配合宣传任务制作的戏剧漫画

当时红军部队中兴起新戏运动,苏区群众将红军部队的演出团体称作“新戏团”。红军每到一处,便向群众宣传“打土豪分田地”主张,或揭露敌人、鼓舞士气,宣传形式有演讲、唱歌、活报剧、小戏剧等。常常是前方的战斗刚结束,就马上编排出反映这一仗的歌曲、戏剧等文艺节目,如《邵式平活捉张天师》《动员参战》《坚壁清野》《眺高守夜》等,好戏连台。

方志敏兼任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期间,各地俱乐部组织的群众演出空前活跃,红军部队的新戏运动方兴未艾。这时,方志敏决定成立一个红色新戏团,后定名为赣东北省工农剧团。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纯回忆:“这个戏团是以原赣东北红军军乐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所以又叫红军文工团。团员有叶云松、叶慧英、叶子群、徐文玉、钱禹雪、方远信、方慧英(方志纯之妹)等40余人……”

为补充新生剧团成员,省委文化部组织文化干部到基层部门抽调,到学校选拔小演员。就这样,全荣花幸运地被选中了。

全荣花1919年出生在弋阳县烈桥乡,她的父母和四个叔叔、一个姑姑随方志敏参加了革命。11岁时,她被母亲接到葛源,入读列宁小学。全荣花活泼可爱,喜欢唱歌跳舞,童音甜美。没几天,她被物色演员的文化干部选入工农剧团。

全荣花进入剧团时,全团已从开初的20余人发展到40余人,分设宣传(含演员、编导)、乐器、总务、勤杂四个组(科)。演员都是十五六岁至二十出头的青少年,男多女少,他们来自农家,文化低,还有几个不识字;乐器手是旧戏班来的;剧本主要由省委文化部选供,剧团有时也编一些小剧本、快板词、双簧等。自编节目来得快,紧密配合当前形势,如宣传扩大红军、抓紧春耕、扫除文盲、破除陋习讲卫生等内容。

◇方志敏

剧团广泛收罗人才。这年春天,原驻守上海吴淞口的国民党炮兵团团长宣化民,在方志敏的策动下投诚,携全家投奔赣东北苏区。他的妻子原安排在政府机关,因能歌善舞,有文艺特长,被剧团请来担任导演,大家亲切地称她“王大姐”。

王大姐上过洋学堂,懂音乐,见过大世面。她教唱并排演了《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明月之秋》等“新潮”剧目。在省委文化部干部的协助下,王大姐编导了独幕剧《检查卫生》《婆媳扫盲》等,反映苏区生活。

全荣花说:“我当时年龄最小。大家都受到党的教育,个个革命热情很高,不怕吃苦。省委文化部干部经常到剧团来,指定王大姐等几个文化水平高的同志辅导文化学习。流动的剧团生活艰苦,每天早起锻炼、练嗓子,规定那几个没读过书的演员每天必须学会读写五个生字……”

剧团是宣传队、战斗队和慰劳队

按照苏维埃省文化部的要求,工农剧团既是演出团体,又是宣传队、战斗队和慰劳队。剧团经常深入苏区各乡村巡回演出,有时赴红军部队营地,甚至到红白交界地区演出。

天黑了,四面八方的乡民手擎火把,涌向一个大村落。队伍中,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和叫喊:“看大戏喽!”开幕前,先由团长向观众作简短报告。内容大多围绕当前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中心工作或群众面临的生产突击任务,做宣传鼓动讲话。

报告结束后,锣鼓声大作,演出即将开始。一般是演唱、歌舞类节目靠前,双簧或快板等居中,串堂、戏剧类压轴。每到较大的村落,人口集中,演出会延续三四天。

有一次,工农剧团在贵溪夏家村演出歌舞剧《送郎当红军》。台上演员唱道:

男:送郎当红军,革命要认清,豪绅地主,剥削我穷人。男声:劝妹转家庭,你们要小心,我去前方,坚决杀敌人。

女:送郎当红军,切莫挂在心,粉碎围攻,快乐说不尽……送郎当红军,祝哥慢慢行,革命成功,欢迎转家庭……

这时,台下的青年男女也跟着唱起来。台上唱,台下和,一片沸腾。演出刚结束,村苏维埃主席立即登台宣讲斗争形势,号召青年参加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当场有80多个小伙报名参军。

◇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

工农剧团来到游击区,钻进敌营附近或碉堡脚下,在红军掩护下进行喊话演出。演员躲在敌人枪弹打不着的地方先喊话:“穷人莫打穷人”“欢迎白军兄弟投奔红军,快拖枪来归编”等。接着开唱《欢送白军弟兄》《告白军歌》等,歌词生动有力:“欢送白军弟兄,红军本是工农军,不杀白军的士兵,只杀军阀和豪绅。”演员唱完又开始喊话,反复循环。一旦发现敌人从碉堡出来骚扰,红军立即进行防御掩护,保证演员安全撤离。

剧团到了某地,如果要演出三四个晚上,白天时间充裕,演员们就写标语、出墙报。有的跑到军烈属家庭进行慰问,帮着干农活、重活。如果到红军医院宣传演出,演员们除帮助伤病员洗衣服外,还要学习怎样护理。

剧团频繁地巡回演出,演员们虽生活艰苦,但充实愉快。一个个都是跑路两条腿,道具行李自己背,有时会配备一匹马驮布景等重物。群众赞誉:“青布包裹弯柄伞,苧麻草鞋裹腿绑。歌舞话剧样样有,放声高歌共产党。”

全荣花年龄最小,大家把她当小妹妹看待。

全荣花回忆,一次,剧团返行至离葛源十几里的地方,她实在走不动了,恰好遇见后面赶来的方志纯。这位苏区“大干部”跑到全荣花身边,笑呵呵地说:“来,驮马过河!”说罢,他将全荣花抱起来,架在自己的肩上,一口气把全荣花驮到葛源。

剧团团长感谢方志纯,方哈哈一笑:“我也是你团长的编外演员,驮个娃娃是我应尽的本分啊!”

赣东北新戏运动的开展,工农剧团的创建,倾注了方志敏等领导人的心血。方志敏、邵式平和黄道等早在学生时代就深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爱好文艺活动,方志敏还在江西省“甲工”校园组织过剧社。他们既能拿笔写文章,抨击黑暗,也能登台演文明戏,揭露社会顽疾。

1929年秋冬,方志敏创作了四幕口语体话剧《年关斗争》,在贵溪上演,他亲自登台演出;分管军事的邵式平曾作《红军歌》;分管文化教育的黄道经常编节目、填歌词,其代表作有《悔不该》《寡妇出嫁》《早婚之害》等戏曲,很受工农群众欢迎。方志纯说:“团员除了专职的,还有兼职的。如方志敏缪敏夫妇、邵式平、黄道等,常常担任角色登台演出。演员不够时,我也临时参加演出……方志敏还扮演过军阀张作霖,我演过农民。”

1933年1月10日,省苏维埃机关报《工农报》报道:新年期间,闽浙赣省级机关工作人员在红色公共俱乐部联合举办新年晚会,各机关工作人员合演《战争开始》一剧,邵式平与时任省文化部长柳真吾登台饰演主角。

苏区领导人除了充当兼职演员,还抽空观看剧团演出。

全荣花多次与人谈到,有次在葛源周家祠堂演出刚结束,方志敏来到后台,拉着全荣花的手,亲切地说:“小鬼,演得好呀!”还有一次,剧团在贵溪县标溪夏家演出,正好邵式平在这里巡视工作。他对几个小演员夸赞道:“不错不错,演得不错,你们辛苦啦!”次日,邵式平还让伙房杀了一只鸡犒劳大家。

三年时间开花结果

1932年1月11日,在《中共赣东北省委宣传部致中央宣传部的信》中,赣东北省委宣传部向在上海的“中央”提出六点“迫切要求”。其中写道:“请你们派两位同志来帮助我们的宣传工作。一个是做戏剧运动的,可由剧联调人来;一个是做文化启蒙运动、社会科学运动的,可由社联调人来,替我们解决。那么,赣东北的宣传工作将有极大地转变。希望中央宣传部给我们以圆满答复。”

当时中共在上海的文化战线斗争很活跃。1930年2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随后,又成立了“剧联”“社联”“美联”“音联”,它们都是中共领导下的左翼文化组织,其成员大都由党员担任。后由于顾顺章叛变,斗争形势恶化。原在上海坚持斗争的中共部分领导干部,以及不少“左联”骨干分子,从1932年下半年至1933年初,陆续秘密转移到江西苏区。

◇1932年,赣东北省成人课本《工农读本》

曾担任“左联”党团书记的叶林、中央特科干部刘鼎、军委彭干臣等,以及其他“左联”成员共20余人,先后途经赣东北被方志敏挽留。如叶林,1932年底抵达赣东北后,接替柳真吾,负责文化教育。次年,“左联”余干籍画家彭友仁辗转来到葛源,进入省委宣传部。两位同志工作热情,才艺出众,除了将宣传文化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外,对推动工农剧团的发展也功不可没。

彭友仁创办了省苏维埃“画室”,自任主任。他和画室其他同志一道,不仅包揽了《突击》《青年实话》等报刊中的插图,还配合各种宣传活动制作标语、漫画。

彭友仁还有一项独创。他以白竹布作画布,将介绍革命形势和讽刺打击敌人的漫画,以及工农剧团演出节目单和内容简介,绘制成300多幅画。这些画作随剧团流动展出,剧团到哪里,画展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化的生活,剧团没闲人。这时演员又是讲解员,每到一处,要用多种形式向观众作广泛宣传,使群众普遍接受了“革命文化”的教育。

1932年5月,赣东北省苏维埃报告在“省苏文化方面情况”中提及工农剧团,“……到现在将近一年,现有49人,其中女8人……每次公演一时期后,即回来整顿一次,到现在有些进步……” 1933年初,随着一批从上海来的革命知识分子和文艺专业骨干的到来,使赣东北苏区文化事业发展如虎添翼。工农剧团充实了专业人才,“学习”有人辅导,“整顿”抓得更紧,演员素质明显提高。

◇横峰县葛源苏区万年台,曾是工农剧团演出的戏台

同年7月,省苏维埃文化部将工农剧团拆一分二,分为工农剧团一团、二团,团址设在葛源周家祠堂。补充的演员,大多数是从卢森堡妇女训练团抽调,也有几个从列宁师范、机关调过来。全荣花被安排在二团。

随着苏区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剧团成员待遇有所提高。团员每月享有津贴两块“花边”(银圆),一年可领取两套衣服、5角钱草鞋费,吃饭免交伙食费等。一团、二团除了深入乡村、基层演出,还担当与中央苏区联系的接待和联欢活动。

1934年下半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形势迅速恶化。11月,正在上饶沙溪一带演出的工农剧团,奉命回到苏区中心地带篁村整休开会。这时,方志敏根据中央指示临危受命,即将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踏上征程。

方志敏赶到篁村,面对全体工农剧团团员宣布:“……目前重兵压境形势紧张,情况复杂,去闽北的交通已断,决定暂时解散剧团。你们回家后,不要忘记苏维埃。等以后情况有了好转,再通知你们回来……”说着,方志敏眼眶湿润了。

历时三年,工农剧团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赣东北苏区的新戏运动,在中国苏区文化史上书写了光辉一页,而工农剧团就是新戏运动中孕育出的鲜艳奇葩。这也是暮年全荣花最感自豪和欣慰的。

猜你喜欢
方志敏工农苏区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苏区的故事
苏区精神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向死而生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