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闪耀的革命大本营

2020-08-04 04:02■郭
红岩春秋 2020年7期
关键词:范长江重庆学校

■郭 亮

中法学校作为中共重庆支部、中共重庆地委的肇始地,在重庆建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重庆地委成立后,积极发展重庆各地区党组织和壮大党员队伍,短短数月,由党员19名发展到120名,党组织也增至19个。其中,中法学校建立了以萧华清为书记的中法学校支部。

重庆地委卓有成效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右派反动分子所仇视,中法学校亦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公开叫嚣和宣扬中法学校已经被共产党人“赤化”,打着“反赤”“反过激派”的大旗招摇过市。他们拿中法学校男女同堂上课做文章,在通远门外张贴大字报,称“张家花园是谈恋爱的地方”,大肆诬蔑。

◇中法学校旧址

1927年3月31日,反动势力伸出了罪恶之手。他们向1000多名中法学校师生举起屠刀,教师漆南熏被残忍割头、剖腹、肢解,学生任白戈、范长江等与敌英勇搏斗,倒在血泊中。杨闇公、冉钧虽一时逃脱,很快在敌人的追捕中被杀害。不仅如此,反动当局还派出数十名暴徒捣毁中法学校,将学生衣服、银钱洗劫一空。在敌人的威吓下,教职员不敢回校,学生不敢留宿,被害师生的尸体没人敢认领,受伤者不敢求医,重庆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中。

三三一惨案发生后,重庆党组织遭到了极大破坏,中法学校被查封。但学校师生不气馁,他们乘着革命的东风,像蒲公英一样,从重庆飘散开来,飞往祖国的各个角落,深扎革命的土壤。

中法学校著名老师

杨闇公:头可断志不可夺

杨闇公(1898-1927),重庆潼南人。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者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13年考入南京军官教导团。1915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1917年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开始接触和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五四运动爆发后,因联络留日学生在中国驻日公使馆门前举行抗议示威,杨闇公被捕坐牢。

1920年回国返川后,杨闇公一面进行马列主义的启蒙宣传,一面进行革命的组织工作。1922年在成都加入中国社会青年团,并结识吴玉章、刘伯承,成为知心朋友和革命战友。1924年与吴玉章等创办中国青年共产党,后任重庆团地委组织部长。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开始协助吴玉章整顿四川国民党组织,是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左派)实际领导人。同年9月,与吴玉章等人创办重庆中法学校,经常到校讲政治、时事、史地或作报告。他本着“以自己的赤心换取青年们热心”的精神,诲人不倦,深受学生拥戴。

1926年1月,杨闇公与冉钧、周贡植等在中法学校成立中共重庆支部。2月底,中共重庆地委成立,杨闇公任书记。11月,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立,杨闇公任军委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军委委员。12月上旬,杨闇公与朱德、刘伯承等共同发动领导泸顺起义,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

1927年3月31日,杨闇公领导中共重庆地委,组织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的罪行。四川军阀刘湘有预谋地组织军警进行血腥镇压,杨闇公被全城通缉。

4月4日,杨闇公在赴武汉的“亚东”号轮船上被捕。反动派对他进行威胁利诱和严酷刑罚,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说:“难道你不怕死吗?”他回答:“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4月6日,杨闇公牺牲于重庆浮图关,时年29岁。

冉钧:敢教日月换新天

冉钧(1899-1927),重庆江津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夏,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返川,开展革命斗争。

◇杨闇公

◇冉钧

回重庆后,时逢五卅惨案发生,他加入“英日惨杀华人案重庆对外后援会”,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8月,协助吴玉章整顿四川国民党组织,负责秘书处工作。同时,创办国民党四川省左派省党部机关刊物《四川国民》,指导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筹建中法学校时,冉钧肩负重任,从学校选址、设计、联络、购买物资等,亲力亲为。开学后,他经常抽时间在高级班和夜校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理论课程。

1926年1月,中共重庆支部成立,冉钧当选书记。2月底,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冉钧任组织部长。他曾到川军中开展军运工作,亲临一线组织和领导抗议英帝的暴行,在他的筹划和组织下,重庆总工会建立。

三三一惨案发生时,冉钧跳下城墙逃过一劫。但为了通知幸存的同志及时转移,销毁党的绝密文件,他准备返回市里。同行的同志劝他不要回去,他坚定地说:“(陈)达三、(漆)树棻都当场牺牲了,我怎么可以一个人偷活着呢!”翌日上午,他在去找杨闇公的路上,被敌人认出,后枪杀于七星岗蜈蚣岭,时年28岁。

1987年,冉钧历史纪念碑在重庆江津落成,邓小平、杨尚昆敬献花圈,上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周贡植:我绝不苟且偷生

周贡植(1899-1928),重庆九龙坡人。19岁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渝北学校。1920年抵达法国后,结识了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周贡植受党派遣,回国开展革命工作,并在重庆中法学校任教。1926年1月,他和冉钧等人在学校成立中共重庆支部,担任支部委员。2月,加入重庆地委,负责主持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农民部工作。中法学校成立“农民运动研究会”后,周贡植担任农业部秘书。在他的领导下,全省14个县相继建立农会,发展会员2万多人。他还在家乡成立中共铜罐驿党支部,建立乡农会和区农会,组建“农民自卫军”,保卫农会和农民利益。

三三一惨案发生时,会场枪声四起,大批军警蜂拥而至。站在主席台上的周贡植镇定自若,指挥大部分参会人员平安撤离,直到军警暴力冲入会场,他才翻墙逃脱。而后,周贡植被派到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任秘书长,协助国民党左派开展工作。在随后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周贡植等人作了关于三三一惨案的汇报。8月,党组织派周贡植返回重庆,重新恢复和建立重庆党组织。

1928年2月,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扩大会议在周贡植家中召开,正式成立四川省委,周贡植任组织局主任兼农委书记、巴县县委书记。3月9日,巴县县委成立大会正有序进行,周贡植等人被国民党军警发现,被捕入狱。

周贡植的父亲花重金营救,敌人要求周贡植写悔过书,他严词拒绝:“我绝不苟且偷生,誓要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1928年4月3日,周贡植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就义,时年29岁。

杨伯恺:就是马上枪毙我也不写

杨伯恺(1894-1949),原名杨洵,四川营山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共青团组织,后转为中国共产党。1925年受党中央派遣回川,协助吴玉章创办重庆中法学校,任教务长、训育主任,兼授阶级斗争、《社会发展史》等课程,并着重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吴玉章离渝期间,由他代行校务。

重庆地委成立后,杨洵任教育委员会委员,并在家乡建立了中共营山支部。三三一惨案中,杨洵同反动军警搏斗,头部受伤,幸免于难。重庆党组织遭破坏后,他改名杨伯恺,来到汉口,被安排到湖北第二中学任教。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杨伯恺在上海开办书店,编印刊物,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抗战爆发后,杨伯恺回到成都,一边在协进中学任教务主任,一边在文教界和川军上层开展统战工作。1940年国民党制造抢米事件,掀起白色恐怖。杨伯恺辞去学校职务,开始为《华西日报》撰写社论,1942年任主笔。1944年,加入民盟,先后当选民盟中央委员和民盟四川省支部宣传部长。1946年5月,杨伯恺筹办且兼主笔的《民众时报》创刊。该报积极宣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旗帜鲜明地反美蒋反内战,出刊两个半月即被查封。

1947年6月2日凌晨,杨伯恺被特务逮捕,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监狱。敌人让他写悔过书,他说:“我绝不写一个字,就是马上枪毙我也不写。”

◇周贡植

◇杨伯恺

◇漆南熏

1949年12月7日,杨伯恺牺牲于成都通惠门外十二桥,时年55岁。

漆南熏:百年的老公鸡只死一回

漆南熏(1892-1927),又名漆树棻,重庆江津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开始搜集有关中国近代的经济资料。1925年,在上海完成近30万字的专著《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

1926年,漆南熏返渝,担任《新蜀报》主笔。其间,写下大量时评、社论,揭露和控诉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军阀的罪行。作为国民党左派人士,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与杨闇公、冉钧、周贡植等人领导的党组织密切联系,并接受党的领导。他协助吴玉章对四川国民党组织进行整顿,支持维护国共合作,并在新闻战线上同国民党右派和反动军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他在中法学校任教,为进步学生讲授政治经济学。

三三一惨案发生前,军阀扬言要在会场上暗杀他。友人劝他不要参加大会,他说:“怕什么!百年的老公鸡只死一回!”妻子也苦苦哀求,漆南熏语气平静:“我们是要去的,纵有危险,也不打紧。”3月31日凌晨,他悄悄掩上门,毅然朝会场方向走去。

惨案当天,漆南熏被敌人杀害,时年35岁。

中法学校杰出学生

任白戈: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

任白戈(1906-1986),四川南充人。1924年考入南充中学。1925年加入C·Y(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走上革命道路。在校期间,他奉令成立南充中学C·Y小组,组织和开展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南充中学国民党(左派)区分部,作为国民党特别党部南充代表参加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26年,他在吴玉章领导下开展工人运动。同年8月,因反动势力的仇视和打压,被迫离开南充。

在吴玉章推荐下,任白戈化名任煜,在重庆中法学校当挂名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共青团工作,不久转为共产党员。在杨闇公的培养和领导下,他加入重庆地委开展革命工作。三三一惨案发生时,任白戈在主席台角落做大会记录,敌人向主席台射击,他钻入人群,跳下城墙,侥幸脱逃。之后,任白戈临危受命,作为临时党团地委负责人,迅速恢复与党的联系。

◇任白戈

◇范长江

◇徐彦刚

◇张锡龙

◇游曦

由于身份暴露,任白戈离开重庆,转战上海、东京,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任白戈来到延安,先后担任陕北公学、抗大总校教员和抗大陆军中学校长。抗战胜利后,历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十八兵团政治宣传部长等职,参加了解放临汾、晋中、太原三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市军管会文管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副部长、西南文联主席、西南局书记、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四川省委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范长江: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26年底,得知黄埔军校第六期在渝招生,范长江赶到重庆招生点,但考核工作已经结束。

在杨闇公的推荐下,范长江进入重庆中法学校学习,被编入短期训练班。在校期间,受进步师生的影响,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三三一惨案发生时,范长江在同反动军警的搏斗中被打晕在地,压在死尸之下,幸免于难。中法学校被毁后,范长江离开重庆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1933年,范长江开始用“长江”之名向报刊投稿,从而开启了新闻生涯。1935年7月,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赴西北五省,采访报道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和西北社会状况,10个月的通讯稿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风靡全国。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冲破重重阻碍,在西安采访周恩来,了解事变真相,发表《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引起国人震动。其后,他作为第一位进入延安采访的国统区记者,与毛泽东在窑洞彻夜长谈。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范长江冒着枪林弹雨,采写发表70多篇、近20万字的战地报道。1937年、1938年,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范长江领导和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和国际新闻社。1939年5月,由周恩来介绍,在重庆周公馆宣誓入党。

皖南事变后,范长江再次离开重庆。之后,他在香港创办《华商报》,辗转苏北解放区领导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创办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

徐彦刚: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

徐彦刚(1907-1935),四川开江人。1924年考入重庆江北中学,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1925年上半年,徐彦刚参加罢课示威活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出狱后,他被学校开除,面对家人的责备,他说:“一个只知为自己的人虽生犹死,一个为民众而死的人,虽死犹生!我要把我的一切贡献给寻求光明的事业,绝不庸庸碌碌虚度年华,苟且偷生。”

1926年春,徐彦刚考入重庆中法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黄埔军校第六期在渝招生,经党组织批准,徐彦刚参加考试,被录取。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为了保全我党控制的革命武装,时任第二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将黄埔军校改编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南昌起义后更名为第二方面军第4军军官教导团,并亲任团长。徐彦刚跟随教导团,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跟随毛泽东转战井冈山,逐渐成长为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深受毛泽东器重。

1928年后,历任红9师师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红3军军长、湘鄂赣军区司令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

红军长征后,徐彦刚留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斗争。1935年,他带领红16师第46团突围时身负重伤,9月被敌人发现,惨遭杀害,时年28岁。

张锡龙: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张锡龙(1906-1933),四川高县人。1925年考入宜宾叙联中学,因参加学生会组织的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

1926年春,张锡龙考入重庆中法学校,继续参与领导学生反帝爱国斗争。通过革命的磨砺,张锡龙深得党组织信任,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张锡龙顺利通过黄埔军校第六期招生考试。在去武汉途中经过张飞庙,他伫立在《出师表》石刻前,暗暗发誓:为了亿万穷苦百姓得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武汉,张锡龙积极参加军校组织的革命活动,在严格的训练和实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经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张锡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受中央军委派遣前往莫斯科步兵学校深造。1930年9月奉调回国,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工作。同年冬,被派往中央苏区,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教育主任、教育长。曾历任红五军团第13军参谋长、第三军团第7军军长、整编后的红三军团第4师师长等职,率部参加历次反“围剿”斗争,战功卓著。

1933年12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张锡龙于黎川战役中牺牲,时年27岁。

游曦:重庆妇女运动的先驱

游曦(1908-1927),原名游传玉,重庆渝中区人。1921年,入读太阳山女子事业学校,结识了同学童毓英的五哥、重庆早期共产主义先驱童庸生。在童庸生的推荐下,她来到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在校期间,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并将名字改为游曦,寓意要迎着马克思主义的曙光,为革命奋斗终身。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外围组织“平民学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在学生运动中奋勇当先,学校将她开除。

1925年冬,组织安排游曦到重庆中法学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校党支部委员、共青团支部书记,负责学生会和市学联的工作。

1926年初中共重庆地委成立后,游曦被任命为重庆市妇联筹备主任,专职负责前期的筹备工作,后当选首届妇联宣传部长。暑假期间,受党组织派遣,游曦率领中法学校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组成的工运小组,深入磁器口纱厂缫丝女工中,开办妇女平民学校,发动工人运动,促成重庆首个女工工会成立。10月,组织发动重庆各界妇女,参加3万余名群众在关岳庙举行的庆祝北伐军攻克武汉大会。她书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标语,率领宣传队走上街头。同年底,黄埔军校第六期在渝招生,组织安排游曦报考,被录取。

游曦被编入政治大队女生大队第一区队,这是黄埔军校史上首批女生。1927年,游曦开始参加实际战斗,经过战争的洗礼,被誉为“黄埔四女杰”之一。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为保存革命力量,叶剑英将军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4军军官教导团,游曦担任第1营女兵班班长,随部队开赴广州。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13日,面对敌人进攻,游曦率领女兵班坚守阵地,高呼“我们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来保卫苏维埃政权”。她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19岁。

猜你喜欢
范长江重庆学校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范长江与张季鸾走上不同的新闻之路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