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
- 范长江,报道长征真相第一人
高善罡年轻时的范长江。1935年7月14日,年仅26岁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中断了川南采写之行,转而开始了从四川成都到内蒙古包头的西北旅行考察。历时十个月、行程万余里,他一路走一路写,许多报道成为国人关心议论的话题。1936年,刊载范长江西北考察采访的《大公报》陡增至10万份。人们之所以对范长江的报道如此关注,是因为西北问题是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东北沦陷、华北危机,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凸显,但许多人对这里的认识几近空白。范长江认为,“
环球人物 2023年16期2023-08-20
- “范长江红色基因”融入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以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黄聪慧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出色的领导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范长江的名字命名的。范长江一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在真理面前不计毁誉前途,甚至付出生命,[2]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缅怀和追思,在2009 年我国政府组织设立了范长江纪念馆,以此纪念范长江。传播学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
声屏世界 2023年9期2023-08-13
- 范长江新闻思想中的“人民立场”:话语溯源、内涵表征与时代价值
纪中国新闻巨子范长江用通讯作品报道书写中国的西北边塞。他以人民疾苦为披露内容,以民心稳定为目标追求,以民族平等为诉求呼唤,坚定地传播“人民立场”的重要理念,为无产阶级人民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作出了贡献[3]。梳理范长江新闻思想的“人民立场”可以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研究。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闻思想中“人民立场”的价值越发凸显,具有“人民立场”的新闻报道方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人民力量、保障人民权益[1]。一、话语溯源:范长江“人民立场”的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3-21
- 他们,选择迎向生活
编著(有删改)范长江:走在祖国的大地上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纵观范长江的新闻生涯,引人注目的是他从1935 年7 月开始,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深入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采访。这次旅行采访,较早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一道道惊雷,唤醒国人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那时候中国大地上硝烟弥漫、炮火纷飞,范长江冒着生命危险孤身千里走单骑,从成都出发,经川西、陇东、祁连山、河西走廊、贺兰山到内蒙古……走遍大半个中国,据估算,范长江
十几岁 2022年32期2022-11-18
- 追求真理的范长江
——纪念范长江精神及范长江同志手稿首次被捐赠
100872)范长江先生的后人范苏苏先生近日将一批范长江的手稿等文物捐赠给四川内江的“范长江纪念馆”。这批文物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和解放战争时期全面内战爆发后“转战陕北”有关的文物,包括“中央警备团陕北战争时期行军路线图”(1947年3月—1948年3月)(简称“行军图”,原件见图1);范长江在1948年3月编辑的《陕北集》,主要是1947年3月至1947年12月中共中央领导写的文件、社论、时评等45篇,封面“陕北集”三个字是长江先生手写的,封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0-11
- 范长江:向世界报道台儿庄血战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大公报》的特派员范长江,原名希天,1909年10月生于四川内江。1933年,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1935年5月,范长江被《大公报》聘为记者,赴川北、甘南等地采访,报道红军长征和西北近况,出版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只身进入西安;1937年2月4日,在西安采访了周恩来。2月9日,范长江到达延安,当晚,毛泽东在窑洞里会见了他,就中
读报参考 2022年30期2022-05-30
- 范长江西北考察前的个人经历及其对新闻教育的启示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新闻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1933年4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的范长江为了生活,开始向北平《晨报》投稿。随后,天津《益世报》《大公报》争相邀请范长江为其写稿。《大公报》甚至开出每月固定十五元的稿费,要求获得范长江的独家供稿权。1935年,专注于中国国防和西部问题研究的范长江被《大公报》聘请为特约通讯员,以“文责自负、按稿计酬”的方式,支持其前往中国西北考察。未接受过新闻专业教育的范长江,职业记者生涯正式开始[1]。10个月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3-17
- 新时代下范长江精神中的“共同体”意识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研究所, 四川 内江 641100)新时代下,世界局势变化波诡云谲,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论我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积极或消极,实际上都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范长江先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彪炳史册,被誉为“新闻巨子”。以其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是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与韬奋新闻奖合并而来的“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1]。可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7
- 范长江投身根据地文艺运动原因探析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新闻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范长江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在进入新四军后,对革命形势有了进一步认识,意识到文艺大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正确引导下,范长江将自己的家国情怀、爱国热情投放到了根据地的文艺运动之中,更将自己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落实到每一项文艺工作中。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时期,范长江在文艺工作方面表现出特殊才干和探索精神。他积极宣传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协助华中局淮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7
- 范长江的编辑出版实践与思想探析
的著名新闻人物范长江令世人最熟悉的面向是其作为《大公报》记者撰写了脍炙人口的新闻通讯,并结集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名作。范长江的新闻实践与思想也因此成为学界研究的重心。《范长江传》(方蒙,1989)、《范长江传》(徐向明,2002)、《新闻巨子范长江评传》(陈涛,2014)三本传记聚焦范长江的新闻实践活动,对其在编辑方面的实践稍有涉及,却没有系统地梳理。现有的范长江研究对范长江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亦缺乏关注与研究。无论是在抗战时期担任“青记”和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2-31
- 范长江长征报道对当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启示
: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1935年至1936年沿着红军长征的部分线路进行采访考察,发表系列对红军长征的报道,他是当时突破国统区封锁,第一个报道红军长征的中国记者,他对红军长征的系列报道对当今的新闻宣传工作仍然极具指导意义,对当下社会转型期新闻工作者应有立场、态度及新闻报道方法和技巧都具有启发性,重温并总结范长江的新闻思想,争做范长江式的新闻记者,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范长江;长征报道;宣传工作;启示中图分类号:G219.2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8期2021-12-09
- 范长江指导淮南群众文艺活动
卞龙范长江,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自幼从祖父读书习字,1922年进入中学,接触大量进步书刊,1927年初到重庆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读到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3月31日,范长江参加声讨英美罪行的集会,遭反动军警镇压而受伤,逃亡到武汉,加入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第20军学生营,随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范长江于1928年下半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范长江积极宣传抗日,遭迫害逃离学校。19
大江南北 2021年10期2021-11-18
- 范长江西北考察通讯中的政治性用语疑点辨析
—— 以《成兰纪行》为例
515063)范长江作为《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自1935年7月初从成都出发,9月2日抵达兰州。9月4日他写出首篇分析红军长征动向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 13-14日在天津《大公报》连载刊出。18日他撰写完成首篇西北考察通讯《成兰纪行》,于20日开始连载发表。之后又写出《徐海东果为萧克第二乎?》,并于10月中旬-12月上旬在西安至兰州一线采访,《陕北甘东边境上》《渭水上游》以及《红军之分裂》《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从瑞金到陕边》《陕北共魁刘子丹》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28
- 追溯范长江青少年之路
高卫红摘要: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学习与践行范长江精神对新时代下的新闻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范长江新闻学院的学子,学习与传承范长江精神是我们的职业追求,也是责任所在。本文以范长江青少年成长之路为入口,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研究,从范长江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所接受到的家国情怀、民本新闻观、民族思想观、实事求是等优秀品质探寻其新闻思想的萌芽、发展与形成,这样的探讨是为了不忘新闻人之初心,也为学习和研究范长江新闻思想提供更多的角度与空
今传媒 2021年1期2021-01-26
- 范长江与新闻教育新探
抗日战争时期的范长江一范长江(1909-1970)原名希天,笔名长江,四川内江人。青少年时代受革命思潮影响,1927年加入贺龙领导的20军学生营,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1932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多次组织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起先后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等报撰稿。1934年进入天津《大公报》工作。1935年7月,以该报旅行记者名义,深入中国西北地区作为期10个月的考察采访,行程6000余千米。所
武汉广播影视 2020年12期2021-01-23
- 范长江“民本”新闻思想初探
年到1970年范长江“民本“新闻思想的发展,主要将其“民本”新闻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1935-1938年,此时的范长江供职于《大公报》,民本新闻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西北之行等的新闻理论实践中,还只是尚未初具理论雏形;第二个阶段,1938-1956年,1938年,范长江因与张季鸾、胡政之等共产党人的新闻政治思想观点已经有了很严重的分歧,他宣布自己脱离《大公报》,此后他的民本新闻政治思想也就真正是从理论上进入了第二个新的阶段,接受了共产主义新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2020-11-11
- 范长江初心的涵养与升华
申福建范长江(1909—1970),四川内江人,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为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新闻巨子”。范长江初心的涵养与升华, 历经艰难曲折,但他矢志不渝,奋勇向前。孕育“爱国为民”初心范长江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第 31 代孙,其祖父范延馨是个有名望的晚清秀才,经常给范长江讲述先祖范仲淹的故事,教育他要努力奋斗、精忠报国。范长江时常模仿祖父,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吟诵范仲淹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巴蜀史志 2020年4期2020-09-10
- 范长江新闻思想及现实启示
本文主要介绍了范长江的新闻思想以及对现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新闻思想,不仅对当时人们的新闻实践有深刻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现代新闻中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事件频发,不仅损害媒体公信力,更是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这都是缺失了范长江遗留的品格和精神的表现。所以,现在我们更应该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将其落实在实践工作当中,向人们传递最真实、最有力的声音。关键词:范长江 新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09-06
- 基于长江文化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谢德益摘 要:范长江作为本地赵家坝人,其生平事迹早已在本地流传已久,中宣部更是以他为典型,为他修建了范长江纪念馆,打造了范长江旅游文化景区,形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长江文化。语言作为思维输出的工具,其主要发展时期是儿童的幼儿时期。通过结合长江文化,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创建适合于幼儿的长江文化内容,在营造语言环境的同时增加孩子对于历史的接触。通过正确的引导将幼儿所看所想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文章结合日常教学教案进行分析,对教学实践中存在
考试周刊 2020年72期2020-08-19
- 5万一颗人头,10万一篇文章,他们以笔为枪
报》特约通讯员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一带。他想去走一趟。20世纪30年代,西北交通闭塞,食物匮乏,范长江没要差旅费和工资,只向《大公报》讨来一张记者证,便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他想了解红军,但此行需要保密。这10个月里,范长江没有见过红军一面,但是却准确预测了红军动向。在《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中,范长江写道:“他们(红军)最有利的出路,是北入甘肃。”然后根据红军当时的实力和面临的局势,大胆地预测:“进图四川腹地既不可能,困守岷江上游
新传奇 2019年47期2019-12-27
- 范长江:第一个报道工农红军的中国记者
朱特范长江(1909-1970),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也是我国科技战线上卓有成就的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等职。由于他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卓越贡献,于1990年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并于第二年开始评奖,以表彰业界内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记者。从2000年开始,每年11月8日作为中国记者节
中华魂 2019年11期2019-11-21
- 【范长江诞辰110周年】年轻记者可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李 磊范长江从《大公报》自由记者,到新闻战士,再到新中国新闻宣传战线重要领导,新闻巨子范长江的记者经历曲折、丰富,人生生涯跌宕起伏。年轻记者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在范长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追忆范长江的青春岁月。调查记者范长江:彰显何为“四力”“一个不善为文的人,却因为环境关系,勉强做了新闻记者,而又因时代的苦闷,逼得到各地去视察。”在《中国的西北角》三版自序中,范长江交代了西北之行的初衷。1935年,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骑着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10期2019-11-06
- 范长江与张季鸾走上不同的新闻之路
争激战正酣时,范长江却突然从大公报社离职。此后,张季鸾、范长江这两位道义之交的报人,竟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新闻之路。 1949年遷居台湾的陈纪滢,当时客串《大公报》副刊编辑,见证了范长江被辞的全过程。他的回忆录《记范长江》一文,对其被辞的经过进行了详细叙述: 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编辑部就有传言,说长江对编辑主任(王)芸生提出抗议来了:“不应该删改他的稿件。”……这桩事,闹了几天,也就罢了。不料,又传出长江发出不上夜班的要求……他熬了两夜下来(每
华声文萃 2019年5期2019-09-10
- 当我们谈论范长江时,在谈论什么
舒炜范长江对于中国新闻行业,不亚于韩愈对文章、吴道子对绘画的先驱和改革意义。他17岁即怀揣救国忧民之初心走出封建家庭,以一杆笔纵横于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民族解放疆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使命倾心倾情,在他身上,有着太多的闪光点。我们如今在挖掘范长江精神时,需要坚守的初心和牢记的使命又在哪里?范长江成为名记者,其旅行通讯《中国的西北角》是当头炮,这部作品就是通过超人的“脚力”走出来的。在当时,大家的起始条件都是相同的,为何只有范长江能写出《中国的西北角》这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9-10
- 『范长江、阎锡山』一联的三个疑点
锡山锡山无锡;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范长江「巧对」阎锡山「』的故事流传久远。因为是巧对名联,诸多书刊曾对此引录介绍。一九八五年一月《对联·民间对联故事》创刊号『名人对联故事』栏中,刊有白启寰《『范长江』巧对『阎锡山』》一文。在《古今对联故事集》(卜西林、王亚丽著里收有《范长江对阎锡山》一文),在《中国地名的故事》(张壮年、王林绪主编)一书、《有趣的无锡地名》一文中均提及。然而,在欣赏这一『巧对』『绝对』的同时,关于这名联,带给我们的还有几处疑惑。
对联 2019年5期2019-05-18
- 一个“弟”字见真情
夜写给青年记者范长江的一封信。1893年出生的毛泽东比1909年出生的范长江大16岁,但面对范长江,毛泽东却自称为弟,这是发自肺腑对范长江的敬佩。“先生”是指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又包含向别人学习之意。对范长江尊称“先生”,尊敬的味道已经足够。“简慢”意思是招待不热情、失礼,“对不住得很”表达深深的歉意,这两个词既是客气,也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当时的延安,缺衣少食,根本没有条件好好招待范长江。“你的文章我们看过了,深致谢意!”毛泽东看到在国统区报纸第一次对共产党
畅谈 2018年16期2018-09-29
- 周恩来给范长江的三封信
新华日报社招待范长江(一排右一)、陆诒(一排右三)等战地记者1938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周恩来连续给范长江写了三封信。当时,周恩来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又因处于国共合作抗战时期,他还兼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范长江则是刚刚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常务理事,《大公报》特派战地记者。周恩来为何连续写信给范长江?信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第一封信:致敬意于诸位记者1938年3月30
红岩春秋 2018年5期2018-05-29
- 名记者的个性特点与共性特质剖析
——以范长江为例
范长江是一位卓越的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撰写的大量出色的新闻报道,反映了他对新闻的独到见解,使我们看到了作为名记者应当具备的素养。现今,对他的新闻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仍能获得极丰富的启示。一、名记者范长江的个性特点(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是范长江新闻思想的一个出发点。[1]正是这种爱国良知,使他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1935年,中国陷入民族危亡的困境。26岁的范长江只身奔赴西北,深入战争现场实地采访
传播力研究 2018年7期2018-03-27
- 范长江与长征擦肩而过的采访旅程
报》特约通讯员范长江从上海乘民生公司轮船溯流西行。范长江向《大公报》提出去西北采访的请求,不要差旅费和工资,仅要稿费;只需给他一个证件、一个名义,再介绍一些地方旅馆和社会关系; 行动自由,文责自负。《大公报》掌门人满口答应,给他发了旅行记者证,还开了介绍信,以备沿途遇有困难时使用,且预付了部分稿费。在四川内江家乡作短暂停留后,范长江来到成都。此时,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声势浩大。7月初,范长江只身从彭县进入雄峻的龙门山:“越走山越大,人
遵义 2018年5期2018-03-27
- 浅析范长江的新闻实践对新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的启示
0200)一、范长江与西北通讯范长江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极有影响力的人物,中国记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联合会设立的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范长江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西北通讯报道至今都对新闻记者产生着积极的影响。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沿途撰写了大量新闻通讯,首次真实、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情况,备受全国读者的关注。发表《中国的西北角》之后,他又撰写了《塞上行》、《
新闻传播 2018年18期2018-02-22
-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11月3日,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中区沈钧儒旧居揭幕,展出内容包括“范长江简介”“范长江与重庆”“百炼成钢”“沈钧儒与范长江”“長江韬奋奖”5个部分。范长江是第一个追踪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个真实报道西安事变、第一个进入红色政权中心延安采访的中国新闻记者。如今,以他和邹韬奋共同命名的“长江韬奋奖”是由中国记协组织评选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endprint
红岩春秋 2017年11期2017-12-07
- 范长江与《大公报》的缘起与缘灭
□兰悦范长江与《大公报》的缘起与缘灭□兰悦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他因《大公报》时期写作的旅行通讯而出名,也正是他的加入使得《大公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成为名记者后的范长江却突然离开了使他成名的土壤《大公报》。他离开的缘由也一度成为学界激讨的“公案”。本文从范长江加入到《大公报》的缘分伊始,来浅析范长江和《大公报》的缘灭。《大公报》;范长江;分离一、范长江的生平及成就范长江,四川内江人,出生于1909年,是新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从1
视听 2017年1期2017-04-12
- 范长江在“五七干校”的最后时光
千人的小村庄。范长江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文革”开始后,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范长江受到残酷迫害,被诬陷为“三十年代反共老手”,被宣布:停止职务,接受批判。1967年,范长江被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关押起来。1969年10月,范长江被专案组送到河南确山县薄山林场芦庄林区的“国家科委确山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这一年中,专案组切断了范长江和家里的一切联系。范长江写给妻子的信,被专案组换成纯事务性的通知单,装信封里寄去。范长江大
党史纵横 2017年1期2017-03-27
-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
地实际,举办“范长江家风”专题座谈会,深入挖掘本地名人范长江的优秀家风故事。在座談会上,受邀来自市区党史(方志)办、范长江新闻学院、范长江纪念馆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讲述范长江的优秀家风故事,如任国家高级干部期间主动要求降薪、主动辞退警卫员、主动为儿子转学等,大家都被他廉洁自律的优秀品质折服。下一步,东兴区还将着力打造地方廉洁文化教育品牌,编印范长江家风集,作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家风教育的鲜活教材。endprint
廉政瞭望 2017年3期2017-03-18
- 浅析范长江在共产主义之路上的探索
年的延安之行,范长江随后与《大公报》脱离,从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位彻彻底底的中共报人。本文梳理了新闻人楷模范长江加入中共前的艰难探索和心路历程,分析了促使他偏向中共的原因。本文认为,促使范长江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原因包括家人的启蒙,早年经历的引导,也包括国民党的作茧自缚与共产党的和善拉拢。关键词:范长江;中共报人;共产主义中图分类号:D1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72-011939年
人间 2016年32期2017-02-26
- 范长江与张季鸾:何以从道义之交到分道扬镳
争激战正酣时,范长江却突然从大公报社离职。此后,张季鸾、范长江这两位道义之交的报人,竟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新闻之路。张季鸾派范长江到西安延安采访西安事变爆发后,范长江请命去西安、延安等地采访:“本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到西安去,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其时,西北对外交通完全断绝,张季鸾利用各种私人关系,给范长江提供便利。范长江先冒险飞赴兰州。然后,张季鸾说服了时任甘肃省主席兼国民革命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给范长江特拨军用卡车一辆。于学忠选派了数名全副武装卫士随
读书文摘 2017年2期2017-02-13
- 新闻巨子范长江魂断河南确山“五七干校”
资料图新闻巨子范长江魂断河南确山“五七干校”郭红敏/文资料图范长江是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外,国内第一个正式以新闻记者身份进入延安的人。范长江到达延安的1937年2月9日晚上,毛泽东会见了范长江。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在河南确山县“五七干校”纵身投井,他61岁的瘦弱身躯轰然划破秋水长天,那惨烈的涟漪至今仍在历史的心头荡漾,范长江之死至今成迷。范长江在河南确山的最后时光地处河南省确山县城30公的瓦岗镇芦庄村,是一个丘陵环抱,两河相交,人口千人的小村庄
云南档案 2016年11期2016-12-13
- 范长江春节访民生
范长江春节访民生编者按:为了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要求,本刊开设“书香三晋”专栏,请大家与我们一起互动,同启阅读书香之旅,共享阅读的快乐与感受。如果你有兴致,有感言,请参加我们的活动,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滋养中,营造文化氛围,引领先进文化,助力强晋富民。名人故事范 长 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东兴区人,中国杰出新闻
支部建设 2016年10期2016-04-12
- 范长江西北开发思想研究
136000)范长江西北开发思想研究王兰(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 四平136000)摘要:作为20世纪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范长江,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机时刻,克服重重困难,到中国西北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考察,并发表了一系列的通讯。这些通讯反映了范长江对于西北开发的基本思想,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民族平等为前提,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导向,构建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多元、宗教信仰自由的和谐、民主、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西北。这种思想对于今天中国的西北建设仍有着重要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4-05
- “名记”范长江
——近60年国内范长江研究综述
蕾“名记”范长江 ——近60年国内范长江研究综述程 蕾[摘 要]以中国知网为主要依据,收集从1957年4月至2014年1月近60年来有关范长江研究的学术成果,整理分类后发现: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人物评析和人物作品评析两大类。研究者所选择的角度较为多样,其中不乏对范长江的新闻思想、范长江的人文精神、范长江新闻奖、其深度报道和通讯的特色及其作品本身的传统研究,而且近年来也出现了以全新的独特视角对早期研究进行“证伪”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充分显示出国内对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2016-03-28
- 群众运动中的表情与会意
——范长江离开新闻事业的原因探析
情与会意 ——范长江离开新闻事业的原因探析樊亚平摘要:离开新闻事业是范长江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对范长江离开新闻事业的原因的解读,现有专门研究成果较少,仅有的数篇文章多聚焦于其离开《人民日报》的具体事由的介绍和探讨。而离开《人民日报》和离开新闻事业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故其原因也应有所不同。导致范长江被调离《人民日报》的原因有人际积怨、自身性格、工作方法等,但他所秉持的新闻观、党报观以及党的新闻政策的变化等才是导致其离开新闻事业的核心乃至根本原因。关键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7
- “范长江现象”:中国现代新闻理想的历史隐喻
李晓灵“范长江现象”:中国现代新闻理想的历史隐喻李晓灵“范长江现象”以范长江为典型代表,勾画了一代自由主义新闻人共通的职业轨迹和新闻理念图式。从自由主义先驱、政党模式主将,再到新闻理想的回归者,范长江为代表的职业新闻人共同建构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源自于职业新闻人主体性身份认同和客体性制度压力之间的冲突,显示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消长和新闻自由主义的历险,并成为中国现代新闻理想的历史隐喻,因而具有强烈的文化反思价值。范长江;“范长江现象”;专业主义;自由主义毫
关东学刊 2016年9期2016-03-15
- 浅析抗战时期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和实践
)浅析抗战时期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戴竺芯 王梦雪(广西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范长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其撰写的各类新闻消息、战地通讯、所从事的探讨新闻思想和理论的工作以及类目繁多的新闻实践彰显了其鲜明的抗战新闻思想。范长江;抗日战争;新闻思想范长江生于1909年,自学生时代开始,其一直投身于中国新闻事业,为我国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新闻历史中,尤其在抗日战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2016-02-28
- 新闻与救国——抗战时期范长江的新闻救国思想及其实践
401331)范长江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无疑是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卓越贡献,彪炳史册。抗战时期是范长江记者生涯最重要的时期,作为知名记者和社会活动家,他投入巨大的爱国热忱,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抗争。在这一时期,范长江发表了众多文章详细探讨了新闻和救国的关系,并对抗战中新闻记者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要求,这些主张对于指导抗战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重要创建者之一,范长江对该团体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青记”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2015-08-15
- 范长江笔下的台儿庄大战
文/沈国栋范长江笔下的台儿庄大战BATTLE OF TAIERZHUANG IN FAN CHANGJIANG’S WORKS文/沈国栋○弹孔墙写进伟大的中国抗日斗争史里,定格在热爱和平、正义的亿万民众的心底。图/台儿庄古城提供The bullet hole walls were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and fixed in the heart of the tens
走向世界 2015年37期2015-04-21
- 范长江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前前后后
放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于当月29日接到中央调令,立即赴北京任职。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范长江此次奉调入京,就是去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主持党中央机关报的全面工作。新近发现的档案则表明,这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还没有做此决定。要范长江主持人民日报社事务,应该是1949年12月间的事情,而且事情来得有些急促,中央领导人应时而变,才确定了范长江在人民日报社的任职。平津战役时考虑出任新华社秘书长早在1948年12月平津战役期间,中央领导人已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新闻管理机构,并且
党史文苑 2015年1期2015-03-19
- 范长江在确山的最后日子
的父亲梅传德与范长江是好朋友。她从手提包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本盒装书,双手递给我。我打开一看,是一本《毛泽东选集》,内页上盖有“国家科委确山五七干校”公章。梅金红告诉我,这本书是范长江给他父亲的,梅传德和梅金红父女俩小心保管,直到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没有一点破损。缘份的开始.梅传德是一位林业技术工人(以工代干),五七干校当时暂借薄山林场芦庄林区的住房,梅传德是队长,芦庄林区的住房属他管。一天晚饭后,梅金红家来了一位客人,梅传德连忙给他让座,并递给他一支烟,他
时代报告 2015年2期2015-03-17
- 范长江纪念馆 中国记者的精神家园
的记者来到内江范长江旅游渡假区,在踏青的同时缅怀新闻界的先驱范长江先生。而范长江纪念馆周围,俨然已经成为内江市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内江,这个拥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地方,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发展旅游大有可为。对此,内江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立足内江市情、把握发展大势、顺应市民心声,提出了“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工作重点。在内江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的《关于加快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定位、目标、
绿色中国·B 2014年3期2014-09-18
- 绿色长存天地间 范公家乡植桑梓
江市风景秀丽的范长江生态旅游度假区彩旗飘扬、人声鼎沸。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民网、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承办,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四川省内江市瑞景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内江暨范长江新闻林启动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四川
绿色中国·B 2014年3期2014-09-18
- 范长江四篇新闻佚文述略
【摘要】范长江所发表的《对汪精卫最后处置的期待》《论放手创作》《财经工作的新时期——追记二月全国财政会议》《旅京见闻录》等四篇文章,此前未见著录,应可确定为范长江的新闻佚文。这四篇文章分别为新闻评论、专论、新闻报道、旅行通讯,都是范长江擅长的新闻写作文体,体现出为文敏捷的优秀记者素质,对我们系统考察范长江的生平与贡献,能够提供文献上的帮助。【关键词】范长江;佚文;叙录范长江是中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领导人之一,研究范长江是中国现当代新闻史的
新闻爱好者 2014年8期2014-09-01
- 试论范长江的政论写作及其艺术特色
国现代著名记者范长江同志以新闻通讯蜚声海内外,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通讯名篇,脍炙人口,流传广远,堪称经典。其实,范长江同志还是一个政论写作的高手,曾经撰写过大量出色而当行的政论作品,只是由于他在新闻通讯方面的成就,过于辉煌耀眼,相对遮掩了他在政论写作方面的光辉,以及当年发表其政论作品的刊物多是国统区的报刊,建国后因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岁月尘封,这些报刊遭遇冷落,后人鲜有提及,以至于人们一般对其在政论领域的建树,知之甚少,至今尚未见到学界有人专文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8-15
- 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淡泊名利
记协召开了纪念范长江百年诞辰座谈会。范长江青少年时代就追求革命、追求进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他不辞辛劳,克服困难,历时10个月,深入我国西北部地区考察采访,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采写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作品。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中央新闻宣传部门的重要领导职务,为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范长江是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倡导者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期2010-03-30
- 真相尚待进一步澄清
6期钱江写的《范长江为什么离开(人民日报)》(以下简称“钱文”)之后,感触颇多。一方面,使我们对这段研究空白多少增加了一些了解,另一方面,仍觉得有些原因还是语焉不详,尚须进一步澄清。关于《人民日报》的编辑差错钱文说:《人民日报》刚进城不久,因战争年代养成的游击习气作风一时又改不掉,故报纸上编辑差错时有发生,连开国大典这样重大的报道,也出现了差错。毛主席对此很不满,严厉批评了《人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还说若再发生重大差错要开除党籍。不久之后的1950年1月
百年潮 2009年8期2009-09-21
- 范长江为什么离开《人民日报》
民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诞辰100周年,我采用新近获得的采访资料和历史档案,对范长江达到他新闻生涯的高点和遽然离去作一探讨,亦作为对他的纪念。范长江重返《人民日报》1950年1月,一代新闻名家、《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范长江由上海解放日报社社长,调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北京本来就是他此前不久工作过的地方。1949年1月,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的范长江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出发,作为“新闻先遣队”负责人之一,参加接管北平新闻报业。他于1月31日进入北平,担任新创刊的《人民日报
百年潮 2009年6期2009-07-28
- 范长江:当代中国楷模记者
杰出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百年诞辰纪念日。10月27日,由范长江故居改建而成的范长江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之一,范长江留给后人的影像资料不足1分钟,留给家人的遗产也仅仅是一些书籍,但他留给中国新闻界的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走进中国西北角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田家镇正子村。在这里,范长江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27年初,范长江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求学。同年春天,他与同学结伴前往武汉投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
新西部 2009年12期2009-01-20
- 范长江新闻思想述论
国红[关键词]范长江;新闻思想[摘要]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933—1952年近20年的新闻实践中,写出了大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新闻报道,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新闻思想,不仅在当时指导了人们的新闻实践,而且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2—0126—03
东岳论丛 2004年2期200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