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样化的策略激活教学

2020-08-03 02:03夏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长音首歌曲律动

夏云

一、教材简介

《牧场上的家》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蓝天白云”中的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有比较地倾听音乐世界里的蓝天白云、山野牧场,抒发对广阔天地与未来生活的幻想与向往。《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广泛流传于美国牧人中间的牧歌,始作于1878年,是牛仔歌曲的经典作品,也是今日堪萨斯州的州歌。歌曲为3拍子,弱起拍,速度中等节奏均匀,曲调抒情优美。

五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扩展,其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体验,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展其音乐听觉,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音乐速度、节奏、情绪、音色等表现要素的理解,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識与能力

能较好地掌握弱起小节和一音多字,以及长音的演唱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贯的声音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

四、教学难点

(一)弱起小节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掌握

(二)歌词的填入,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

五、设计理念

我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在创设情境方面,从聆听优美的旋律导入,让学生聆听草原音乐,跟唱、思考、想象,从而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投入状态,接着直接引出所要学习的歌曲《牧场上的家》。在教学过程中,把视、听、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都能很好地习得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本课的三维目标,在开心快乐的氛围里完成本课的学习。

六、设计思路

首先我创设情境,自弹自唱优美的旋律,并让全班同学跟着我一起哼唱,在优美的音乐中让学生思考,展开想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紧接着我引入话题:今天我们就放眼世界去美国的牧场看一看那里的景色,听一听那里的牧民都歌唱什么,从而引出今天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接着学生观看PPT,聆听歌曲,欣赏美国牧场风光,引导学生说出本首歌曲表达了美国的孩子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朗诵歌词、师生一起律动等多种活动,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通过画图谱,帮助学生唱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弱起小节。通过难点解决,帮助学生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歌曲中的长音。这样下面的教唱歌曲环节就会轻松很多。接着模唱歌谱,这时同学们已经会唱歌曲的节拍和长音了,所以唱得非常自信,只要稍微知道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准音准就好。接着我又通过画图谱的方法再次帮学生完整地演绎整首歌曲,并通过演唱英文歌,增加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最后,我让他们又欣赏了一首我们自己的草原歌曲进行对比,感受虽然地区不同,语言不同,但对自己家乡的眷恋和热爱都是一样的情感升华。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律动表现歌曲,可以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老师用钢琴范唱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哼唱。

设计意图:练声;感受音乐的优美。

(二)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太好听了,谁来告诉我,这段旋律仿佛把你带到了哪里?(蓝天白云,广阔,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的,同学们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今天我们就放眼世界去美国的牧场看一看那里的景色,听一听那里的牧民都歌唱什么。(播放PPT出示美国牧场景色,背景音乐《牧场上的家》)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用音乐把学生带到自由广阔的大草原上,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

2.师:欣赏完《牧场上的家》,我们听一听他们在诉说什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跟着音乐朗诵歌词。(继续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边欣赏景色,边听音乐,跟着音乐朗诵歌词,感受歌词的美,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投入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中。

(三)歌曲新授

1.初听歌曲情绪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看大家都陶醉在这首歌曲中,谁来说一说刚才PPT中的背景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让人感觉非常舒畅优美,对自己的家乡是多么的赞美和眷恋)

2.复听歌曲,跟歌曲律动

师:牧场上的小草听着这首歌曲都情不自禁地舒展开,跳起了舞。下面我们一起来扮演这棵小草跟音乐律动好吗?(播放《牧场上的家》,学生跟师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增加学生兴趣,也为后面画图谱奠定良好基础。

3.难点解决

师:同学们的动作太美了,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好多可爱的小草,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歌曲是几拍子?(三拍子)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

师:那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把三拍子的节奏打一下。师追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这首歌曲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音?这个音是从第几拍开始演唱的?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画图谱,画完以后你就知道是从第几拍开始演唱啦。(师在黑板上画图谱)

生:第三拍开始唱,从弱拍起,所以被称为弱起小节。

生跟师再次随钢琴伴奏边唱歌曲边用手画图谱。师追问:两行图谱的最后一个音有几个波浪线?

生:五个和六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正好代表着歌曲中的第一个乐句和第二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长音的拍数。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画小草的图谱,解决歌曲中节奏,帮助学生唱准歌曲的三拍子、强弱规律和弱起拍,以及最后长音的拍数。

4.听歌曲,完整地用手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长音上面分别有什么音乐记号?除了这两个音以外还有哪里有音乐记号?请你找出来。(渐强还有连音线换气记号)师:请同学们再次伸出小手,让我们跟着音乐把整首歌曲连起来一起画画连音线。(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再次聆听歌曲,用手完整地画出旋律线,为下面的教唱奠定基础。

5.模唱歌譜两遍(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注意附点的地方要唱准确)

6.填词演唱两遍(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晰,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和所有长音的拖足,以及一字多音)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难点解决,节奏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然后通过反复地模唱歌谱,帮学生唱准歌曲的音准和正确的发声。

7.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更合适呢?老师又想给同学们来画画图谱。画完以后告诉老师你们觉得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更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哪里该唱强拍,哪里该唱弱拍,哪里渐强,哪里渐弱,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

跟钢琴伴奏完整地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唱出歌曲中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第一乐段的情绪唱得稍微优美一点平稳一点,第二乐段情绪更加自豪激动一些,最后一个乐句再返回第一乐段的情绪。)

师生合作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所以每当他想起自己的家乡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来。下面老师想跟同学们合作一下,老师想用英文来演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个乐段,同学们还是用中文来演唱第二乐段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语言的演唱,让学生感受不同语言的音乐所表现的美,也增强师生的合作能力。

(四)自我建构

1.拓展欣赏中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师:听一听那里牧民的歌唱。说一说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播放PPT《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景色非常美丽,歌声非常动听)

2.跟音乐律动,学生展示

师: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让我们一起融入他们,随老师一起跟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动,让每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投入音乐学习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3.课程结束

师总结:不管是牧场上的家,还是草原上的家,不管是相同的语言还是不同的语言,我们所要表达的都是思乡的情感,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和眷恋。

设计意图: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程总结:本首歌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并且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对音乐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猜你喜欢
长音首歌曲律动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张傲全新单曲《爱我所爱》暖心来袭
“三个经济”律动
陈曦全新单曲《不转弯》震撼发行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法语长音符号的使用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