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尧
摘要:在舞蹈发展中,芭蕾舞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审美,是一种有氧运动,动作强度不是很大。对于一名芭蕾舞舞者而言,乐感培养是重要的,能够更好的提升芭蕾舞表现力与艺术美感。乐感贯穿芭蕾舞教学始终,音乐的节奏感培养有助于学生韵律、舞蹈技术的提升。因此,怎样培养学生芭蕾舞乐感成为主要教学内容。
关键词:芭蕾舞:音乐乐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J722.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15-0078-01
一、前言
芭蕾舞是用汗水浇出来的,是淌着汗水的舞蹈。笔者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者首先要具备“才华”,其次即非常好的乐感。优秀的芭蕾舞演员,都是乐感很好的人,玛戈伞芳登是乐感的天才,但是才华是与生俱来的,乐感是可以得到后天培养的。因此,芭蕾舞学习中不断培养音乐乐感有重要作用。
二、芭蕾舞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芭蕾舞分为叙述故事、情绪或气氛描述,以及单纯呈现出音乐和舞蹈的关系。舞蹈节奏、旋律、和声表达能够让音乐更加丰富的展现内心情感。以情感内容凸显舞者优美肢体动作,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体验和舞蹈文化。音乐给予了舞蹈生命力,有助于塑造艺术形象。舞者在表达舞蹈思想时,音乐具有促进作用。优秀的舞者能够很好的协调动作和音乐,充分表达舞蹈情感与美感。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因此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对“乐感”的培养。首先要把“节奏感”的认识教给学生,使他们懂得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该怎样配合。
三、鋼琴伴奏培养乐感
很多芭蕾舞是以钢琴伴奏为主的,有助于学生对舞蹈动作与节奏韵律的协调配合。因此,笔者认为: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乐谱弹奏音乐,但要重视节奏感突出从而带动舞蹈动作,凸显芭蕾舞动作的节奏感。而且钢琴伴奏也是舞蹈动作组合空白的纽带,凸显舞蹈表现力与感染力,给带观看者强烈的韵律感。
此外,钢琴伴奏与教师配合也尤为关键,芭蕾舞教师要准确掌握每个动作的性质、节奏、速度、节拍、节奏等,伴奏者要了解训练内容。二者相互培养才能达到理想的舞蹈效果,钢琴伴奏才能配合舞蹈动作。尤其是是舞蹈节拍、情绪、毒素等。另一方而,想要达到动作和音乐的协调还需要具有随机应变力,结合舞蹈动作选择适合的音乐种类、弹奏李、触键形式,才能更好的配合表演者①。
四、舞蹈内容与音乐的协调
芭蕾舞舞蹈动作繁琐,要求严格,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技术是否到位,缺少音乐乐感培养重视。其实不然,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才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舞蹈动作有利于促进舞蹈动作与技巧掌握,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培养学生音乐识别力。引导学生学会根据音乐风格展现舞蹈动作,使其深刻意识到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而且,不同风格的舞蹈对动作幅度要求不同,舞蹈和音乐的协调应在掌握舞蹈风格的条件下选择伴奏音乐,凸显舞蹈魅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内容和音乐的协调,音乐要满足训练需求,为学生营造适宜的音乐环境。基于音乐环境配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好的训练舞蹈动作、技巧。另一方而,音乐和舞蹈内容配合也有利于学生舞蹈形象的重视,提升舞蹈动作流畅度、灵活性,让芭蕾舞表演更凸显舞蹈特点②。
五、深化舞蹈与乐感的重要作用
乐感是需要一朝一夕培养的,在不断训练中逐步生成。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注意自身节奏与韵律,掌握音乐的重要性。例如:以教学示范使学生意识到舞蹈和音乐协调带来的震撼。通过亲身教学示范诠释音乐和舞蹈和谐统一的重要作用,学生深刻意识到音乐是给予舞蹈活性的直接要素。以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为训练的内容,通过掌握芭蕾的几个特性如开、绷、直等,使身体各部位发展均衡,姿态优美挺拔,同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提高乐感、陶冶情操,最终达到舞姿与音乐的完美结合③。
六、培养舞蹈想象力
舞蹈与想象有着直接关系,想象是自由的,每个艺术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音乐乐感培养中可以培养学生想象,融入故事、人物、意境,进而创造新颖、独特、深情,有丰富的内涵的芭蕾舞艺术形象。舞蹈是通过音乐走进人心,其特征是表现强烈的情感内容。同时,音乐也给予了舞蹈丰富的创造空间,在舞蹈与乐感融合中塑造良好舞蹈形象。若没有良好的乐感也难以创造舞蹈艺术的想象活动。
七、结语
综合分析,芭蕾舞乐感要经常训练、感受,从芭蕾舞团演员的相互帮助中学习,从对于年轻人的教导中学习。也就是说,不仅要向前辈学习,也要向后辈们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无限量的。而且,芭蕾舞预感培养也是一种艺术的综合培训。长期“熏陶”,形体气质都油然而生。训练中在享受芭蕾艺术美的同时,还可改善气质,增强自信。
注释:
①姚佩,论芭蕾舞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8 (003).
②郭婷婷.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J].大众文艺,2018
③李勋芬,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东西南北:教育,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