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课缘起】
长久以来,我的作文课堂要么传授写作知识,要么让学生读老师的下水文,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阅读了名师课例。阅读中,我渐悟黄厚江老师的“名家名篇,一般作家也写不出来”一语之恳矻。原来我并不了解学情,“害怕写,没话写,不会写”,“三怕”才是病根。反省中,我的观念全面“维新”,着手向名家取经,用以疗治课堂。开始是“依葫芦画瓢”,把黄老师的实录机械照搬,其“我的故事”,我借鉴成“我们的班级史记”;其“一串葡萄”,我的课堂则是“一串枇杷”。天道酬勤,名师手把手教导,我三五次地删繁就简、优化聚焦,上课效果渐有层次感和梯级性。
【创课思路】
这堂课具体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猜谜游戏导入,诊断学生写人能否抓住重点。紧接着以学过的课文为参照,让学生了解什么叫作“人物特点”,再通过经典段落赏析,让学生对比感知动作描写的好处。这个环节,融入对话之中,才能做到“授人以渔”。然后进行病症把脉,摘录学生周记和教师随笔,让学生意识到动词及其连贯性、逻辑性的重要。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偏于概念性陈述,我化知识性讲解为贴近生活的实例。接下来的“生长”环节,我把原先的四幅图片精简成两幅,梯度性自然呈现。在名师指导下,我明白了“共生种子”可以是学生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师的亲身经历,切忌堆繁。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掌握了方法,写作有了抓手。
【教学现场】
一、初级挑战:你说我说,可浅可深
师:这堂课我们来学《抓住人物的特点》里的动作,写照片里的人物,你要仔细观察动作,掌握观察的方法。老师设置了三级挑战,先来看初级内容。
(屏显)
用一个词描述老师的特点。
用一句话描述老师的特点。
生(纷纷):端庄、优雅、朴素、文质彬彬。
师:全都是词,能不能补充成一句话?
生:老師沉鱼落雁。(众笑)
师:这是主谓结构的词组,要说更完整的话,不能光从外貌、品质上说,要记住要求。
生:老师优雅端庄地走下了讲台。
师:他抓住老师的特点了吗?
生:抓住了,有简单动作。
师:什么是人物特点呢?
生:独特、比较突出的地方。
师:你能不能挑战再说一句?(生沉默)你可以求助身边的同学。
生:和蔼可亲的老师热情地给我们上课。
师:他的回答有没有给你启发?
生:一位严肃的老师站在我的身边。(众笑)
(屏显)
人物特点:一个人的特殊之处是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即“独特的这一个”。
师:“独特的这一个”,说明要区别“共性”,像和蔼可亲、热情等词就是老师的共同特点。你知道大家为什么笑吗?
生:没有说出您的特点。
二、中级挑战:观察比较,考验视觉
师:下面来看几个例子,你从这段话看出人物什么特点?
(屏显)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 袋米。
——《驿路梨花》
生:年迈。
生:健壮、有力。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动作。
师:注意到了动作词,很好。刚才大家说“热情的老师”是精神特点,如果把这段话改成公式化语言:“一个年迈的、健壮的老人”,好不好?
生(齐):不好,笼统。
师:好,请大家齐读一下。
(屏显)
使用动词好,活灵活现形象显。
师:再来看例子。
(屏显)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 怀中。
——《再塑生命的人》
师:看到她是什么样的老师?
生(纷纷):友善、亲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生(纷纷):走来、握住我、抱在怀里……
师:这时候的莎莉文老师还是一个陌生人,海伦·凯勒就对她产生了依恋之情,作者直接抒情了吗?
生(恍然大悟):是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
(屏显)
动词若连贯,画面生动情感现。
师:海伦·凯勒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生:感激、怀念、亲切、深情。
师:我们写人,不能只“××样的老师”,而是从他们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生:从动作入手写。
师:好,我们再从名师的经典案例中取经,我读第一句,你们接龙。
(屏显)
“孩子,身上穿那么少的衣服,你不冷吗?”
我(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啊?哦,不、不冷的,还好吧……”
我(结结巴巴、不自然地)回答道,(赶紧)看向她身旁的“名爵汽车”广告。妈妈(反复)叮嘱过我,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
——王君《青春课堂》
师:括号里的词语删和添各有什么好?
生:我选“不由自主地”,她妈妈都说了,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但是那个人对她怀有善意的关怀,这个词说明她动摇了。
生:我从“结结巴巴、不自然地”看出妈妈对她的叮嘱,对陌生人有点害怕紧张。
师:这时候,她的内心是——
生:复杂的。
师:加上修饰词,把人物内心的丰富性表现了出来。
生:从妈妈“反复”叮嘱,可以看出妈妈多次叮嘱,对我非常关怀。去掉就体现不出这种 关怀。
师:“反复”是母爱的体现,甚至都让你们觉得妈妈——
生:唠叨。
生:“赶紧”两个字写出了这个孩子的无措,想逃避。
师:就是说内心很纠结。依然从情感上说的,可以这样想,陌生人和亲人都在关心作者,怎么使她更糾结了呢?
生:反衬出内心情感丰富,对善的深层理解。
师:真好,我们给动词涂脂抹粉,确实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屏显)
再给动词化化妆,文章内涵意味见。
师:我们从文本、名师案例那里认识了动词的诸多好处,下面看这幅图并实践操作。
(屏显)
生:老师戴着眼镜,感觉有一种文学气息。她在等孩子的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日子里,老师的手在不断地写东西。
师: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生:描写不太细致。
师:读一下你的。
生:一位妈妈在刺眼的阳光下坐着。她戴着一副眼镜,一只手拿着笔,一只手捧着书,只见她一边看,嘴巴里一边嘀咕着,还时不时张望着大 门口。
师:他写得怎么样?
生:还行吧,他运用了各种动作刻画人物 形象。
师:也读一读你自己的。
生:张老师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支笔,不断地在纸上挪动着。老师的手十分粗糙,可能经过了岁月的磨炼。(师展示双手,生偷笑)
师:他们都想抓住细节描写,但书写不规范,观察也不细。好吧,老师透露一下剧情,其实这张照片,不是偷拍照,这是为了课堂教学让家长帮拍的,拍的时候有点羞赧、做作呢。
(讨论演戏和真实的区别,生成课堂高潮)
三、高级挑战:段落雕琢,提升能力
师:再来看一幅照片,这是偷拍照吗?
(屏显)
(生纷纷点头)
师:怎么看出来?
生:老师跷着二郎腿。
生:那个小孩半躺着,他们很自然,是不加修饰的本来面貌。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来欣赏一段文字。
(屏显)
当时,我坐在他们对面。刚开始孩子在看《西游记》,非常专注。我就想,在那么嘈杂之中,能够静静地读那样一本书,让人非常敬佩。这个时候我注意到张娟老师读的是一本教研书。忽然,她可能遇到了比较有意思的情节吧,就把孩子喊过来,孩子开始看了一眼,也被内容吸引了,就把《西游记》放下了。因为母子中间有一段距离,孩子就把腿跷起来,把身子斜过去,趴在那看。这个动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是一个昏暗的小站,我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他们都没有发觉,可见看书是非常专注的。这张照片是其中相对比较清晰的一张。
师:这就是摄影师的原话,下面拿起笔,再描述照片。(7分钟后)
生:老师坐在那里,双腿交叉,低头细细读着手里的那本书,旁边的儿子好像被这本书吸引了,头和老师的头靠在一块,身体趴着,手还托着腮,双腿交叠在一起,时不时和老师讨论着书中的 内容。
师:大家说说,从她的文字中能看出老师和儿子有什么特点?
生(纷纷):对知识的热爱、比较洒脱、不拘小节、放荡不羁……
师:孩子的特点呢?
生:对知识渴望,对书好奇。
师:你觉得他写得有什么缺憾?
生:动作没有修饰语,还有些重复。
师:你读读自己的。
生:在喧闹的车站里,有一位老师在目不转睛地看一本书,大概她看到有趣的情节,就叫了起来,她的儿子原来是不理睬的,扫了一眼便被精彩的内容吸引了,趴在母亲的腿上,和母亲一起观看这本书。
生:我觉得他有一句不清楚,“就叫了起来”应该改为“就叫了一下旁边她的儿子”。
师:很好!今天,我们学习了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看看有哪些小窍门呢?
(屏显)
具体准确有动作,活灵活现形象显。
逻辑连贯记心间,画面生动情感现。
“涂脂抹粉”化化妆,文章内涵意味见。
师:请同学们运用动作技巧,把片段扩展成大作文。下课。
【创课所得】
黄厚江老师的共生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然后施加肥料,它就能破土而出,直至根深叶茂,葳蕤壮观。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也倾力于一种共生控制力,把自己的一组照片当作作文的“种子”,希望激起学生热烈的写作欲望。
但开始设计时,我难以摆脱窠臼,比如让学生了解“什么叫作‘人物特点”的这个环节,我直接让学生读一读概念,就认为大家都了然于胸。再比如让学生认识动作描写的连贯性、逻辑性的重要,在操作过程中,我依然偏重于教师的随笔样本。后来根据修改意见,我重新设计,化“陌生化”体验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使学生浸熟于情境。这些都让我体会到了王荣生老师理念的真谛,“写作教学就是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根据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而后的“生长”环节,我把原先的四幅图片(被偷拍的两张读写照片、QQ封面照、自画小像),精简成两幅,这样聚焦一个人再到两个人,课堂就生出了梯度。“原来作文课如此有意思”“原来作文可以这么上”……活泼泼的文字从孩子们的笔尖流出,师生都收获了写作课堂的最高峰体验。
黄老师在其后的讲座中点评“我们今天上的都是很典型的共生作文课”,仅这一句话就让我百感交集。回首这些年,我一直酷爱读写,积累了不少素材,但写作教学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找不到着力点。是共生作文教会了我“用写作教写作,用老师的写作体验来唤醒学生的写作”,我今后的岁月一定好好努力开发写作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
【学生作品】
偷拍照里的读写时光
我常想,人世间最美的一幕是什么呢?
放学了,学校大门外人头攒动,当然更多的是低着头拨拉手机的。有一辆姜红色车驾驶位上坐着一个人,她把一个小日记本搁在方向盘上,手里捏着一支笔,眉头紧锁,是正在凝神于一句话吗?刚才她还在我们班嘱咐大家,“作文写得好必须拥有孤绝的心,去勤学苦练”,说“欧阳修写文章就在马上、厕上和枕边”。她今天是想把我们这些“神兽”的淘气记下吧!
在昏暗的候车室内,她正专心致志地观看某部著作。我不了解这部书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但见她偶然会点一点头好像很是赞许,忽然又倒翻两页,好像一遍没有看够似的,需要反复品读。突然间,她咧起了好看的嘴角,喊起了身边的小孩:“宝贝,来看这段。”可能有一段文字写得太精彩了,她想分享给儿子。因为旁边还有其他人在休息,她的声音也不大。“快来,快来,这一段真好看。”此时她的儿子正在看《西游记》,听到母亲喊,身子后转,微微倾斜,手抵住下巴,而母亲也为了把书垫高,大方跷起二郎腿,把书摊在腿上。他们的动作都不怎么优雅,但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我想,这一幕必是人间最美好的风景。
有人说:人世间最美的动作是读书姿势,最美的时光是读写时光。这两张照片就是啊!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