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婷婷
【创课缘起】
读过一本著作或一篇诗文之后,我们总会有些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但学生只重视读时的快感,只读而不思或思而不写,不重视读后感悟的现象在学生中仍存在。还有很多在写读后感时,往往把文章写了什么作为重点,占用文章的大部分篇幅,而读文章的感受则不联系实际。如何写读后感,做到读和感的统一结合,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
【创课思路】
由《学写读后感》明确什么是读后感,怎样写读后感。通过创设情境找到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基本要求和习作方法;根据材料学会提炼和表述观点,学习从一篇文章中找感点;通过例文引路能有感而发,围绕观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最后总结收获,精彩成文,养成读书、观影后常写读后感的习惯,激发写作读后感的兴趣。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指导学生学会写读后感,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使其获得思维方法,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现场】
一、精彩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时,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了解文体
阅读《学写读后感》(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思考:什么是读后感?怎样写读后感?
提示:筛选、圈点勾画相应内容。
明确:读后感,是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内容、某个细节、某些语句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三、技法指导
(一)拟定题目
1.直接拟题。例如:“读《————》有感”或“《———— 》读后感”。
2.有主标题和副标题。如“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读《傅雷家书》有感”“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等。
(二)引述原文
读后感的开头应该适当引述原文,也就是交代“感”从何来。
引述方式:(1)对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2)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3)两者兼用。
注:紧扣感点,抓住要点,简洁明晰地引述。
(三)亮出感点
请同学们用快速浏览的方法追本溯源,阅读学习四则材料,分小组讨论其提炼感点的角度及依据。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一个青年在战争时代的成长。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三岁时就参加了战争,一路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在革命的反复锤炼下,最终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并成为一名领袖。保尔·柯察金的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肯定,也让我深深地钦佩。我也想要成为他那样有先进思想、不轻易退缩的人。(感其人物精神品质)
——《钢铁的意志》
(2)秦文君阿姨用那温婉柔和的笔触,把自己关于爱的回忆和信念悄悄藏在书里,希望在她唯美的故事中能融化现实中的尖利粗糙对孩子的伤害。她把这本书“献给有过童年和正在享受童年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因为岁月的奇迹在他们中间闪耀”。她希望无论是经风见雨的大人还是不知风雨的孩子们都能和她的小主人公一样,相信有爱的童心就有快乐,盼望所有爱和欢乐都可以重来。(感其写作手法)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3)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向往。(感其重要情节)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四)例文引路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回头深处的爱——读<拐弯处的回头>有感》。
(屏显)
回头深处的爱
——读《拐弯处的回头》有感
①《拐弯处的回头》读过之后,心里颇有一番感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代表着父女深深的爱,其表现含蓄而深沉。
②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弟弟受伤了,在被同学护送回家途中遇到了父亲,他满以为会得到同情与怜爱,不料父亲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就走了。弟弟觉得父亲一点都不关心他。但后来正如同学所预言的一样,父亲在拐弯处回头看了一眼弟弟。弟弟也深深地感受了这种无言的父爱。
③这篇仅仅四百多字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巧的结构,却让人感动不已。因为这里充满着作者的深情。这种儿女和父亲之间的感情真实、深切、诚恳,很容易在同样为人儿女的我们心中产生共鸣。
④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所以很少有人同父亲直接的亲昵和交流情感。甚至有人会害怕父亲,逃避父亲,疏远父亲,我对此就深有感触。我经常同父亲争执,不理不睬,闹矛盾,发脾氣。我发现父亲总是严厉得不近情理。可是有一年冬天,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我对母亲说,我想买一套帽子和围巾。几天后,父亲回家,带回了我最喜欢的那套帽子和围巾,而那套帽子和围巾在商场的标价分明是266元。一贯节俭的父亲怎么舍得?我很纳闷,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因为你要啊!”瞬间,我落下泪来。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父爱而流泪。然后以后父亲又变回了那个不近情理的他。可是没关系,我已领会了这种深沉的父爱,并且能够完完全全地接纳它了。看了《拐弯处的回头》这篇文章,我更感触了,原来这种特殊的爱掩藏在每个做父亲的心中,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那动作却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或许,当大家受到这种无言的父爱时,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甜。
⑤读完这篇文章,我真的被打动了,同时也相信,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每个人能寻找到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
总写感点:
紧扣中心总写读文感受,不经意的动作包含深深父爱。
引→引述得当→简要引述文章内容,父亲拐弯回头看弟弟,充满父爱。
议→感点明晰→结合文章中心及语言分析、评价真挚父爱之情。
联→联系精准→联系生活中父爱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想,再次回应引述材料谈感受。
结→收束回点→总结内心感动,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父爱。
“联系实际,纵横拓展”的角度有很多,请根据本篇读后感联系的内容判断其联想的角度。
(五)精彩成文
阅读小短文《蚕》,然后完成读后感的构思 提纲。
(屏显)
蚕
雷抒雁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四、课堂收获
1.师生点评学生创作的读后感。
2.畅谈收获:回顾写好读后感的方法:题目新颖,突现感点;引述适当,感点明晰;联系精准,收束回点。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将课上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完成一篇完整的读后感。
【创课所得】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同时恰当运用指导语,指导学生有重点、有选择性地精细观察,使学生在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会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写作的兴趣。生活中许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必有所感,而有所感就会动其情,动其情则辞必发。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更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其次,授之以渔,提升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方法的演示与学习,让学生在链接阅读的时候实践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还能在无形中提高了写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另外,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完成试写初稿后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既能让学生习作反馈信息快,又能让他们参与评改,学习运用恰当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学习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成为习作真正的主人。及时鼓励学生的表现,用激励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轻松掌握教学重难点,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用。如此轻松愉悦的课堂,学生怎能不兴趣盎然?
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愿在作文教学的天地中继续努力,将“活水”带入自己的课堂,活学活用,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作品】
突破厚茧,自我拯救
——读《蚕》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蚕》,讲述了蚕破茧的故事。
蚕突破厚茧,自我拯救,就是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磨难,要自立自强,战胜险阻,自己拯救自己。而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若没有困难与挫折的考验,蚕怎么能积聚能量,化蝶成功呢?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断积累新知,就能靠实力取胜!
读到这篇文章,我联想到以前读过的《化蝶》一文,恰恰与这篇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讲述了金、银两只虫,都梦想成为一只优雅的蝶,“银”结茧了,可“金”看到“银”很痛苦,就自己结茧时留下一条缝儿,以便以后结茧不痛苦。可最后,“金”成了没有发育的蝶,而“银”却成长为一只金灿灿的蝶。我想,《蚕》中的蚕,也一定梦想成为和“银”一样优秀的人物吧!
生活中何尝不是体现着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面貌呢!当暴雨倾盆,树枝被折断了,花瓣儿散落了,泥土也被冲走了……可用不了几天,我们又会从沟壑的树干上发现一丝新绿,虽然和庞大的树干相比,它是那么弱小,但却绿得那么耀眼……
树木如此,春蚕如此,我想,人类更应该如此。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破茧,怎能完成自我救赎?就像林肯一生屡败屡战,最后一鸣惊人;爱因斯坦屡屡碰壁,但毫不气馁,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们要像蚕一样,“银”一样,绿芽一樣,从挫折痛苦中汲取营养,积聚能量,一步一个脚印,化蚕成蝶,迎接太阳。
(湖北省宜昌市第八中学;443005)
★高考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诗人流沙河生前有一次回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
材料二: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龄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