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荣 陈丽琼 张会巍
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杭州 310018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科技学术水平展示的重要窗口,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备厅〔1998〕3号)中将高等学校学报定义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按一校一刊计,我国高校学报已超过2000 种,占我国期刊总数的近1/4,占全国学术期刊总数1/3。从规模和数量上看,高校学报类期刊在国内颇具规模,但在学术水平上,大多数学报水平一般,高水平学报数量较少。以社会科学类学报为例,据2019年3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及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2020年)目录统计数据,CSSCI来源期刊为高校学报的共70本,CSSCI扩展版中高校学报有22本,分别约占总收录期刊数的1/8和1/10,可见高校学报在其中的占比极少。这些数据与高校学报的地位极不相称。目前,只有少数学报刊发论文能被 SCI、SSCI或EI等国际检索刊物收录,大部分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较低。总体上,高校学报影响力低下,急需提升影响力。
究其原因,高校学报目前的状况与学报的综合性特点及办刊的体制性障碍有关,而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配备也是影响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前者,有学者提出了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建议[1-2],但是向专业化刊物发展的建议与高校内部综合性学科的学术背景相冲突,改革阻力较大。对于后者,原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1991年6月5日12号令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中第十一条规定出版科学技术期刊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有健全的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一般季刊或半年刊不少于 3 人,双月刊不少于 5 人,月刊不少于 7人,并设一定数量的编务人员。但是,在人员编制方面,大部分高校学报编辑部远未达到这一规定要求,有些学报甚至出现编辑部 1 位专职编辑办刊的情况。有专家认为这些现状与高校学报在高校中的地位有关[3],目前大部分高校学报编辑部仍被作为边缘化的部门,挂靠在科研处、图书馆等职能机构,不受学校重视,办刊经费有限,增加专职编辑岗位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在目前高校学报暂时不能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如何突破目前的人员困境,本文结合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流程,希望通过聘用学术编辑(又称兼职编辑),充分发挥学术编辑的作用来助力学报发展,并对大数据时代学术编辑与专职编辑之间的高效化协作方式进行实践分析,希望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早在1992年,章蓉[4]对兼职编辑在高校学报中的地位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专、兼职编辑相结合是高校学报的发展方向。随后孙德存[5]分析了21世纪初高校学报编辑的兼职现象,认为兼职是办好学报的必要补充,支持专职编辑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双向兼职活动。孙兴民等[6]64根据高校学报综合性特点,以作者所在高校学报为例,探讨了高校学报实行专兼职编辑相结合办刊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也认为高校学报专兼职编辑结合办刊模式是一种多赢的办刊模式。魏艳君等[7]介绍了学报编辑职业面临的困境,分析了聘用兼职编辑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针对兼职编辑的制度对策,认为聘用兼职编辑可解决当前学报编辑力量不足的困难。上述文章都认为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普遍存在学校不够重视、编辑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在国外的期刊,编辑部也通常聘用一定数量的学术编辑来协助处理稿件[8]。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期刊的编辑出版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目前高校学报的人员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2019年9月底在杭州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竟然有一国内著名高校校长表示将进一步缩减学校学报的编制,他认为一个人就足以胜任整个学校学报日常的编辑工作[9],这虽然是个人观点,但也反映出学报在学校的地位堪忧。这类不重视学报工作的观点,有碍于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中打造来自中国的世界一流期刊目标的实现。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出版和多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0-11],从以前论文的传统文献形态出版发展到采用增强论文、数据论文、协创论文和可视化论文等新型文献形态出版;从定时定量按期发布到单篇上线、网络首发、优先出版、预印本、碎片化订阅等;从单一的纸质期刊到官网、“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移动客户端)等融媒体形态;从传统邮政发行到点对点、点对面的精准推送;从服务止于发表到出版内容的二次加工、同类数据资源的整合,创建知识数据的互联、发掘、评价等全方位全天候知识服务。这些新的变化都需要大量的编辑人员参与。但是,目前高校学报缺少编辑人员,专职编辑人员忙于应付传统的日常出版事务,“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目前状况下,笔者认为聘用学术编辑(兼职编辑)不失为解决目前人员困境的方法之一,并且在当前数字化出版和多媒体融合过程中,学术编辑与专职编辑如何进行高效协作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学报的学术编辑,需要承担本人熟悉的学科专业部分稿件的具体编校工作,而且还要协助专职编辑进行宣传、组稿约稿、联系审稿专家和对已发表论文进行推广等工作。他们与专职编辑的不同在于编制不在学报编辑部,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平时工作在专家学者队伍中,方便与专家学者直接进行互动交流。学术编辑的职能主要有学术上把关、审理和编修稿件,并能起到桥梁作用,协助宣传、组稿、推广等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学术编辑的各种作用,可以很好地为学报发展助力。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出版体制仍为主办单位所有制,学报由各高校主办,它不同于按市场模式运营的期刊,学报需开支的排版费、印刷费、发行费、办公费、差旅费、学习培训费、人员工资等费用由学校按照预算提供,部分学报收取少量的论文版面费,且基本上没有广告等其他收入。在上述费用中,最大的支出是人员工资。若高校学报聘用学术编辑,则人员工资费用支出相比同职称专职编辑将大幅度减少[6]67,对其支付的报酬只是单纯的某项工作的费用,譬如审稿费、编辑费、校对费等。所以,在高校编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聘学术编辑的方式,可大大节约高校学报的办刊成本。同时,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有着一大批有学术专长、文字功底好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因此,编辑部从中聘用一些精力旺盛、有责任心、热心学报工作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兼任学报编辑,是缓解学报办刊人力不足问题的有效措施。
高校学报为凸显自己的学术特色,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常依托本校某些学科领域的优势和特色来优化学报栏目,创设专栏,以提高学报的学术品牌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编辑将起到宣传学报政策、联系栏目作者等作用。学报通过校内资源整合,优化栏目设置,进行定向组稿,并配备栏目相关的学术编辑,可以有效解决综合性学报中专职编辑的专业知识有限和稿件学科方向众多之间的矛盾。鼓励学术编辑参与学报栏目的选题、组稿策划,以其学识经验提供咨询服务,献计献策,可充分发挥学术编辑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目前高校学报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稿源匮乏,并且校内稿件占比较大。由于高校学报在国内的几大期刊质量评价体系排名中普遍靠后,这种排名现状严重影响了来稿量。稿件质量差和数量少也必然影响到期刊质量。为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约稿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在目前高校学报专职编辑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专职编辑每天忙于应付日常编辑工作,无暇走出去主动约稿,因此可以培养一支有力的学术编辑约稿队伍。编辑部应该采取措施,形成相关约稿制度,向校内外组稿和约稿,争取优质稿件;并利用学术编辑的学缘、地缘和人缘优势,加大约稿、组稿力度。同时,学报可考虑给予学术编辑一定的政策支持,对约稿进行适当的经费补助等,以拓展稿源,并提升来稿的学术质量。由于高校学报稿件大部分来自校内,更应适当加大高质量外稿的引入力度,这是一条提高学报学术水平和影响因子的有效途径。
学报作为各高校的学术期刊,为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学生培养服务。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学报影响力,各学报必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激励政策。利用学术编辑的桥梁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可提高学报在作者中的吸引力,增强作者的投稿意向,为学报更好地吸引校内外多层次的优质稿件创造条件。另外,高校学报大多研究领域广泛、栏目涵盖学科众多、稿源领域综合,且随着各学科的深入发展,专业细分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增加,高校学报面临的“审稿难”困扰变得日益突出[12]。学术编辑的加入和其对审稿专家的精准推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因为学术编辑本身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专家,在相关领域有着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术编辑分布在读者、作者和专家群体中,便于及时相互沟通交流和推广宣传学报论文,也方便为学报提供更多的学术信息,以便学报编辑部能准确把握最新学术动态,及时跟进相关学术会议,跟踪相关科研课题,拓展学报作者队伍、审稿专家及其读者群体,有助于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由于学报工作专业性较强,既有技术性,又有学术性[13],并且在大数据时代全程数字化出版背景下,编辑流程能实现无纸化、全程网络化操作[11]23,不需要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因此,担任学报学术编辑不仅不会影响承担任务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反而能够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有利于他们从作者撰写和编辑编审两个角度思考学术论文的写作,对其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大有裨益。学术编辑在稿件编审工作中,能更深入地了解论文从初稿到经过专家审稿到最后编修的整个过程,无形中学到了一些论文写作和编修技巧,并且也学习和巩固了很多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一些论文尤其是那些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论文的编修,有助于拓展他们的学术研究视野。另外,编修的工作经历也为学术编辑平时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一些自己编修过的文章内容,可作为指导学生写作论文时很好的案例。作者投稿常会遇到编辑部要求他们进行格式规范方面的修改,一般情况下作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术编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编辑工作实践后,会发现自己作为作者再次撰写论文时写作表达水平已显著提高。总之,学术编辑的工作经历能促进本人的写作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术编辑本人的职业发展。另外,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时有需参与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工作要求,学报学术编辑的工作实践也可作为社会服务得到学校认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现代期刊出版业的常态,高校学报也在数字化出版方面进行了不少实践,它们利用网络采编系统平台,从收稿到发稿的各流程均能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管理。笔者所在的《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利用三才科技公司的采编系统,经不断的工作优化和流程完善,现已基本实现了基于网络的无纸化稿件处理和全程数字化出版。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于1979年创刊,现为月刊,逢单月出版自然科学论文(每期出版论文约20篇,篇幅约为140页),逢双月出版社会科学论文(每期出版论文约15篇,篇幅约为110页)。《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现为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基本上涵盖了学校现有的所有学科。然而《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的专职编辑只有3人,远远达不到《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编制要求。为完成学报的出版任务并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报编辑部近年来在各学院相关专业聘请了一批学术编辑,通过编辑流程的改正和编辑部相关制度的完善,现已能较好地实现学报的数字化编修工作,实现了按需印刷和电子期刊的推送,出版质量也得到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逐年提升,于2018年荣获“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荣誉称号,学报社科版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评为“2018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最受欢迎期刊”,并在2019年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颁发的“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整个稿件处理基本流程包括策划组稿约稿、作者网络在线投稿、初审、专家外审、编辑部审核、杂志社定稿,以及编修校对、安排刊期、出版发行推广等,如图1所示,图中的文字加粗部分为学术编辑需参与的工作内容。学报稿件处理整个过程均通过网络和电脑实现操作,流程中专职和学术编辑的具体工作和任务目标有所不同。编辑部经过策划组稿约稿,在采编系统中收到作者来稿后,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送专家外审,然后根据外审意见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外审通过要求的稿件作出退稿或退改处理,部分退改后仍不能决定是否可用的稿件将再次送外审。编辑部对于通过外审的稿件根据稿件的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编辑进行编审。学术编辑或专职编辑编审结束后将合格的稿件送编辑部其他专职编辑进行复审和终审,然后根据复审和终审意见分别完成稿件的编修。编辑部定期对采编系统中完成编修的稿件进行会稿,然后依次送主编定稿、排版部门排版;排版完成后送作者自校,然后分别由负责各稿件的学术编辑或专职编辑进行一校;一校结束后由专职编辑完成其他校对和出版工作。在期刊论文出版后学术编辑将继续参与期刊论文的发行推广工作。
在图1整个稿件处理流程中,学术编辑参与的具体工作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参与策划组稿和约稿,中期为稿件实务性处理,后期为参与出版发行推广。学术编辑各时期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不同,但要求与专职编辑一样。中期的稿件实务性处理工作又分为三个阶段:稿件通过外审后的编审、通过终审后的编修和作者自校后的一校。学术编辑在中期的关键工作为第一阶段,即在接到稿件任务后进行稿件的编审工作,需要根据专家意见和稿件内容,对稿件仔细审核,进行加工整理、查重检测等工作,并提出具体的退改意见反馈作者。在这一阶段可能需要专职编辑与作者的来回几轮修改,才能达到这一阶段的目标,即稿件在内容和规范方面达到录用要求。第一阶段的工作量最大,需要的时间也最多。第二阶段学术编辑的工作任务为根据复审和终审意见对稿件进行再次修改和整理加工,以完全达到录用要求,这一阶段一般为一周左右。第三阶段为排版后根据排版内容和作者自校后的稿件进行第一次校对,主要任务是校异同,并对稿件进行规范性审查,一般安排3天左右时间。总体上看,学术编辑要完成的任务不多,但通过参与编辑工作可有效地分担专职编辑的工作量。在大数据时代,期刊编辑工作不同于传统的编辑模式,不仅需要在前期通过大数据分析策划组稿和在中期坚持“内容为王”,而且更需要重视后期的发行推广,因为“酒好也怕巷子深”,数据只有有效地传播才能更好地发挥功效,学术编辑在流程的各阶段均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
由于学术编辑主要是由各专业老师组成,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不固定,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编辑专业培训,对编辑工作中的一些要求和规范的了解主要来自编辑部的培训和平时的学习,因此需要专职编辑的帮助和指导;另外,学术编辑平时工作于作者群体周围,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在编辑协作过程中需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流程中稿件初审和派外审工作需由专职编辑担任,达到外审要求的稿件再分派给学术编辑,可避免部分学术编辑学术小圈子的一些偏向性问题。由于学报稿件的特殊性,大多数稿件作者和审稿专家都是校内或学术小圈子成员,学术编辑负责的稿件也主要是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人情交往。由专职编辑进行初审和完成送外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同时,也避免了学术编辑的一些交往尴尬,保护了学术编辑。其次,在采编系统中设置各编辑的权限,编辑只能查询自己负责稿件的基本信息,同样也可避免前述类似现象出现。再次,需明确学术编辑稿件各阶段的处理时限,并由专职编辑进行不定时的提醒和督促,因为学术编辑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他们的主要精力不会用在稿件处理上,不会与专职编辑一样有固定的时间来规律性地处理稿件,因此需要专职编辑不时提醒和跟踪。另外,应建立及时顺畅的沟通反馈机制,现在即时性的QQ和微信等网络交流软件完全可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加强对学术编辑的培训和建立激励机制也是提高编修质量和传播效率的有效办法。
提升高校学报办刊水平,关键是编辑队伍的建设。在当前大多数学报编辑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争取高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增加学报的人员编制数量和资金投入诚然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在目前高校学报边缘化的大环境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聘用学术编辑来增强编辑部的力量。总而言之,大力发展学术编辑对高校及学报和学术编辑个人都有积极意义。聘用学术编辑不仅可节约学报办刊成本,而且在分担编辑任务的同时,可起到为学报宣传、组稿约稿、引稿审稿及与各学院的联系桥梁作用,另外,参加学报工作对学术编辑本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学术编辑在学报工作中的作用,可更快更好地推动学报的发展。编辑部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术编辑,在专职编辑和学术编辑间的分工要合理,做到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出更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为高校的科技交流和发展服务。总之,建设一支熟悉编辑业务、了解专业知识的学术编辑队伍,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目标贡献一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