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玮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 教研室,上海 201620
产业集群党建是指“依托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产业集群内所有的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机构”[1]。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党建有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推动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当前,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服务于G60科创走廊建设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优势,是上海新桥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上海新桥镇拥有众多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如全球工程机械制造5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龙工,欧盟标准委员会制定机柜标准5个成员之一的威图公司,拥有7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锐奇控股,以及国内唯一拥有螺旋式压缩机转子齿型世界专利技术的复盛实业等。2017年9月,新桥镇“同心圆”党建联盟成立,从1.0版升级到2.0版,再发展到3.0版,从最初的6个企业扩展至28个企业。2018年7月,新桥镇党委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的标准,组建了新桥镇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委,下辖镇域范围内的2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整合企业资源,组建了25个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195名、流动党员32名。近年来,新桥镇党委主动作为,贯彻落实G60科创走廊建设和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同心圆”党建为抓手(图1),积极探索推进产业集群党建,注重在“运转、赋权、有效”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党委的引领力、服务力和整合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集群发展同频共振的初步成效,为新桥镇和松江区经济集群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始终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桥镇产业集群党委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注重发挥党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引领作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开展“集群党委红色课堂”“主题党课进企业”“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让党的最新政策、党的声音进企业,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持续送进企业基层一线。
积极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数量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引导“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不断推动“两个覆盖”取得实效。采取“组织主动上门”等方式,对非公企业党员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和研判,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档案。通过党组织培养把企业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为企业骨干。
加强服务引领,营造优质环境。凸显“部门+”的组织优势,注重发挥“同心圆”党建联盟的合力,着力推进一门式党建服务,形成资源清单、服务清单,推动党的政策、政府服务、先进文化进企业,落实党建、科技、人才、法律、文化等服务项目直达企业,持续深化党建服务项目,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努力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人才服务,激发人才活力。产业集群党委注重发挥G60科创走廊人才平台和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优势,积极搭建校企联动平台,打造产教融合品牌,扎实推进“基地建设+技能培训”。创建特色工匠小镇,落实“政策帮扶+创业服务”,不断做细做实“同心圆”党建联盟服务品牌。深化“政策宣传+优质服务”,制订《党建联盟服务指南》,落实“1+10”人才新政实施方案(1)《松江区关于加快G60科创走廊人才高地建设的实施办法》和10个配套实施细则,逐渐形成吸才引才聚才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指导。产业集群党建坚持服务创新链、产业链,以创新链、产业链助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主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科技创新做好政策指导,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当好企业的“娘家人”,打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党建项目与科创项目的深度融合、支撑保障。新桥镇产业集群党委重点围绕创新创业、科技攻关、专利突破、转型升级、工匠培育和品牌塑造等内容,以精准的供需服务对接企业,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指导、项目指导,不断推进党建项目与科创项目的深度融合,对 “双融合”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上海新桥镇产业集群党建虽然具有良好的“两新”党建基础和产业竞争优势,但目前产业集群党建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尤其在推进产业集群党建的运转、赋权、有效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亟需破解。
理论研究薄弱,理论推进路径不明确。产业集群党建不仅是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产业集群党建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近几年来才逐渐凸显,所以,目前在理论研究上,系统性、全面性研究不足,直接成果较少,间接成果居多。在实践中,产业集群党建的目标定位、功能设置和推进路径等都处于摸索阶段,缺少可借鉴的经验;而企业对产业集群党委的定位、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也比较模糊,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党委和政府能为企业提供哪些具体政策倾斜和具体服务项目等内容。
龙头企业的主动性、带动力不强。一般而言,龙头企业都具有规模大、效益好、品牌认知度高等特点,本身已具备了对产业链各企业“以大带小”的功能和作用。但是,部分龙头企业更多关注企业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产业经营状况,对产业集群党建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不高,难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发挥“传帮带”作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提升、人才优育和制度创新等,充分发挥龙头一颗“子”推动集群产业发展一盘“棋”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区域内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分散。产业集群的类型不同,决定了党建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依据空间分布进行划分,产业集群的类型主要包括集中型、分散型和游离型。其中,游离型是指产业集群模式下企业群体之间对产业的依赖关系比较松散,即企业与企业之间并没有非常紧密的、固定的产业链关系。因此,企业既可以依托产业链条而生存,也可以选择跳出产业链条去独自发展。新桥镇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属于游离型产业集群,虽然在大类别上同属于制造业,但是,各企业的产品、经营范围和分销渠道等相关度都比较低,较难实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共识和愿景。目前,新桥镇现代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以服务企业为主,相对集中型和分散型而言,深入推进游离型产业集群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比较多。
产业集群党建的相关配套制度、实施细则不够完善。虽然为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产业集群党组织的有效运转,松江区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产业集群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集群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赋予产业集群党组织推荐权、建议权、审核权等,但是部分内容原则性、笼统性、宏观性特征明显,弹性空间比较大,质的规定较多,量的规定较少。有的制度缺乏具体、明确的要求,不利于制度的贯彻落实,如产业集群党建日常工作的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例会和走访调研等缺乏长效机制,实施细则没有及时跟进,产业集群党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企业党组织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如“同心圆”党建联盟是以新桥镇综合党委牵头推动为主,但是在职级上,综合党委与其他联盟成员属于平级,两者属于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并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在实际推进工作中也会缺乏约束力。目前,针对党建联盟成员的党建联盟服务也没有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所以,产业集群党委对产业集群企业党组织还缺少强有力的监督考核。
对产业集群企业党组织的服务内容、服务力度不平衡。工业园区、人社局、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力度比较大,服务内涵丰富,服务内容详实。相对而言,其他政府部门的服务项目比较少,发挥的推动作用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党组织联动服务的主动意识不强,积极性、参与性不高,其更多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对贯彻落实产业集群党建任务的责任心不强。
党建活动经费管理不到位。一是对党建活动经费来源的稳定性保障不力。党建活动经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党员缴纳的党费,一部分是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党员缴纳的党费有限,而财政拨款也没有党建活动项目,只能以打报告的形式获取党建经费,申请手续比较繁琐,一些企业党组织因经费紧缺而放弃开展活动,有组织、无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党建活动经费在使用上不便利。对党建经费的使用规定比较严格,使用流程繁琐,导致企业党组织在使用奖励资金上不便利,甚至个别党组织选择直接放弃经费。
在激励机制上发挥效应不强。对党建与科创“双融合”开展良好的企业,有何商誉上的影响、有何评优争先的优先权等方面,区级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积分机制,镇级层面也缺少政策的出台权限。针对“双融合”示范、优秀项目、优秀书记工作室等一批示范类项目的激励评比比例有限,导致对产业集群企业党组织的激励效应不强,激励效果不明显,覆盖面有限。
党建与企业融合发展产生同频共振效应的质量比较低。主要表现为优秀项目对企业商誉、其他项目申报评比等参考意义有限;在长期效果上不明显,优秀项目的评比奖励多数为一次性奖励,对长期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还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产业集群党建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条件下提高产业集群党建质量,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党委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实现产业集群党建的运转、赋权、有效,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优势。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产业集群内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关注度高、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活动,容易为企业所接受、为党员群众所欢迎,增强产业集群党建工作的显示度。加强调查研究,通过谈心谈话、座谈访谈、组织活动等方式把准企业职工的思想脉搏,了解其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产业集群党建工作的认同感。
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征,建立健全制度是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党建的基础,起着根本保障作用。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党组织工作机制,服务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制定制度的实施细则,细化配套方案,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确保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有指导、建设有标准、考核有措施,推动实现“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同频共振效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骨干党员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在企业创新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中发挥着方向引领、精神塑造和服务保障作用,这种方向引领、精神塑造和服务保障的合力,构成了党建工作对科技创新的驱动力。”[3]坚持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着力,把企业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服务企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产业集群党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其在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中能站出来、看出来、作用发挥出来。
明确管理清单。在发展党员方面,加大对产业集群党组织党员发展的倾斜力度,注重优先发展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业英才、产业工人和科技骨干等产业集群内的优秀群体,坚持把企业骨干吸收到党的队伍中。在推荐评优方面,在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评选中赋予产业集群评价权,提升产业集群党委在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影响力。主动对接企业的用工需求,对当地职校毕业生应优先考虑输送到产业集群成员单位,化解企业的用工难题。在人才公寓租赁方面,应赋予产业集群一定比例的推荐权,对产业集群成员单位中的领军人才等给予优先租赁权及适当的租房购房优惠政策。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在招生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对集群企业优秀人才子女入学入托等服务帮助,给予子女托育园、寒暑假托班、青年中心课程等优先报名资格。
明确建议咨询清单。在重大事项建议方面,针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重大事项、行业发展、企业诉求和党建工作情况,赋予产业集群企业一定比例的决策建议权,在广泛调研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向上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党建资源等各方面支持,并为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在政策制定建议方面,涉及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的应优先征求意见。在评比表彰建议方面,针对优秀企业年度评比、表彰等,赋予产业集群党委推荐权及设立评比项目的建议权。
明确监督评价清单。在听取政府业务部门意见方面,赋予听取、收集产业集群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窗口服务单位、行政执法审批单位等开展服务、指导、审批情况的意见建议,并开展监督评价。在营商环境方面,赋予听取、收集产业集群企业对园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项目办理指导、劳资纠纷调解等开展情况的意见建议,并开展监督评价,逐步构建有效制约的监督机制。在人才服务方面,赋予听取、收集产业集群企业对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开展监督评价。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坚持对产业集群党建实行精细化管理、指标化考核、实绩化评价,如开展“两新”党组织星级评定,应科学设置指标,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星级评定以评分表总分评星定级,60分以下为无星;60—69分为一星级;70—79分为二星级;80—89分为三星级;90分以上为四星级;五星级党组织由上级党组织在四星级党组织中选定,报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根据年度星级评定情况增星摘星,实行动态管理,发挥星级评定的激励作用和星级标准的导向作用。
探索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考核。产业集群党组织可通过定期抽查、互动督查、验收考查等方式对本级和下级党组织的工作进行考核,并接受集群企业和职工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必要时也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考核评估。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评先评优和兑现奖惩的重要依据。坚持岗位管理,激发人才创造力。在产业集群内部深入开展以党团工会参与为主的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员职工结合岗位需要,把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流程优化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工匠精神,成为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引擎。
加强党建项目宣传。结合实际,与当前企业党员职工的思想动态相联系,与新时代企业党建的根本任务相一致,努力打造一批优质、特色的党建项目。加大党建项目的宣传力度,对富有特色、适宜推广的项目,利用报、刊、网以及新兴媒体、自媒体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采取现场会、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推广,扩大产业集群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提高产业集群党建工作的集中度、显示度、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