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利弊分析及其对策

2020-08-02 11:02李亚湉
声屏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

李亚湉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融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型社交媒体在大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新型社交媒体在某些方面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开放自由的传播特点也使其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新型社交媒体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取长补短,以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型社交媒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微博

新型社交媒体是互联网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虚拟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人们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建立复杂的社交关系网络,并依靠这个社交关系网络与其他人或事物产生联系,以此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观点。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于一般的事件,其成因的多样性、分布的差异性、传播的广泛性、影响的复杂性、治理的综合性、种类的多样性、事件的频发性、危害的严重性等都远远超出一般事件。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需依靠新型社交媒体的及时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型社交媒体的优势

传播速度快,反应迅速。在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每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牵动着人们的心,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发布最新消息是关键。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型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迅速的优势,其往往无需像传统纸媒那样多篇文章的复杂排版,并且省去了印刷、发行的流程,又不像广播电视那样需要专业的场地、设备、剪辑技术及固定的播出时间,可随写随发、随拍随发,大大节省了时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型社交媒体“短平快”的优势非常明显。

传播范围广,用户众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在互联网与融媒体的冲击之下,传统报业的广告量、阅读率、发行数都在持续下降,广播和电视行业也并不景气。新型社交媒体脱颖而出,其凭借用户量巨大的特点,形成了传播范围广的优势。以微博为例,其月活跃用户达到5.16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严重,公民关注度高,新型社交媒体则能够海量发布权威报道,波及面广、影响力大。

发布门槛低,内容丰富。2003年“非典”时期,互联网还未普及,大多数人都没有手机,人们只能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来了解信息。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官方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在“非典”期间共刊发有关疫情报道近1500篇,成为关于疫情报道的主阵地。疫情前期,《南方都市报》共接到市民热线电话2700余个,无一例外都是咨询有关疫情信息。《人民网》“人民强国论坛”则成为当时少数网络使用者的讨论阵地。当时大众主要通过主流纸媒等传统媒体了解“非典”疫情,对“非典”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对疫情的紧张感也会少很多。

新型社交媒体的环境相对开放,用户基数大,用户发布信息也非常容易,因此上到专业机构、下到普通百姓,都可撰写或转载文章、发布照片、传递信息。人们可将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想在社交媒体上与大众分享。不同角度、不同来源的声音相互补充和矫正,使人们更轻松地获取丰富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的情况,并紧跟发展进程,随时了解每一时段、每一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程度,讨论度、关注度和紧张程度都会提高很多。

技术手段新,跟进及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分布广泛、综合治理难度大,公众可能会因为了解认知不够引起恐慌。新型社交媒体的全新手段运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是极大的创新。新型社交媒体提供了许多新的形式,例如直播、VR、AR等技术,提高了大众的参与程度。通过24小时无间断的直播、实时跟进的深度报道,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全面了解公共卫生事件发展进程。VR、AR技术则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型社交媒体的报道更加深入、全面、详实。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型社交媒体的弊端

由于新型社交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环境相对自由,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因此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包含非权威话语,易产生谣言。虽然主流媒体为了顺应融媒体时代,纷纷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但在庞大的社交媒体用户中,这些官方媒体仅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用户是普通百姓,其并不具有权威性,所传播发布的信息只是自己的猜测或小道消息,其真实性往往无从考证,于是就会产生谣言。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与此同时,谣言的传播速度也变得很快。谣言不再是一传十、十传百,而是通过社交媒体账号直接传递给所有的社交媒体用户。在这种环境下,很多言论的真实性都有待考证。在复杂的局面下,谣言对于大众的影响非常巨大。这些谣言涉及方方面面,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干扰了大众的判断,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包含非理性话语,易产生情绪化言论。现在很多人喜欢用社交媒体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人们在被谣言误导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发表充满情绪化的偏激言论,那么就可能影响其他人的判断,从而使真相渐渐被掩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具有影响面广、危害程度高的特点,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和真实报道,则会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型社交媒体的应对策略

严格信息审核,注重信息质量。新型社交媒体的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避免错误、偏激的言论扰乱大众思考,社交媒体审核部门应加大审核力度。目前,许多社交媒体都有自己的审核机制,并且能够及时删除部分不正确的言论,对于情节严重者甚至可予以封号处理。以微博为例,在微博社区管理中心有社区规则,其中包括《微博社区公约》《微博投诉操作细则》《微博商业行为规范》《微博人身权益投诉处理》《微博社区娱乐信息管理》《微博信用规则》《微博视频上传注意事项》《微博服务使用协议》等,清晰地罗列出各种违规行为及处理办法。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谣言和舆论的影响比往常要大,这个时期信息的审核则显得更为重要。加强信息的审核,减少谣言的误导,也是抗疫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虚假或不良信息,相关平台要立即进行删除,并對该用户进行警告,指出删帖原因及其所触犯的相关条例。

鼓勵以身作则,善用举报机制。维护信息的真实度还可通过群众的力量,依靠网民自身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判断言论是否正确或不恰当。网民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言论,还要行使舆论监督职责,对于颠倒黑白的言论要主动举报。

新型社交媒体应设有举报功能,如果一则信息被多人举报,审核人员应查实内容是否违规,请举报双方举证,如若确认含有违规行为,应立即对违规信息进行处理,删除违规内容甚至查封账号。

加强正确引导,发挥核心作用。为避免谣言大肆传播,主流媒体和官方媒体需在第一时间解释事情的真相。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来自各方的消息和观点极多、更新极快,汹涌的信息流中有大量政策举措需要解读、有大量专业信息需要传播,其中不乏因未知导致的误读误判和非理性恐慌,亦不乏舆论漩涡或别有用心者夹杂的“双标私货”。所以,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理性严谨、一锤定音的权威之声显得尤为重要,以观点引领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尤为必要。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期间,主流媒体每天都会通过微博账号发布最新、最确切的情况,减少了因大众猜测而产生的谣言。另外,主流媒体和微博官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针对不实传言进行辟谣。新浪微博的虚假消息辟谣官方账号“微博辟谣”也在整个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通过微博小秘书实时发送近期虚假消息,切实做到了“抵制疫情谣言,助力科学防控”。

此外,意见领袖的作用也非常之大。如果意见领袖发表的是正确、积极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整个群体都会持有这种正确、积极的看法,反之亦然。在新型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可能是大V博主、明星艺人,还有可能是科研学者,大众更愿意相信意见领袖所表达的看法,而不是陌生人的言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艺人、博主、学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转载或发布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内容,例如科普辟谣、医护人员感人故事、鼓舞人心的话语等,这些内容可使大众了解到科学的防疫方法、有效的防疫措施,了解到医生护士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并且树立抗疫的信心。

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重大性和复杂性等一系列特点,仅仅依靠传统媒体的力量已远远不够,还需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一系列优势。如何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了新型社交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新型社交媒体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利用自身互动性与参与性强的特点,正确引导舆论方向,传递精确及时的信息,杜绝谣言的传播。(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程博:《全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传播特点》,《视听》,2020(4)。

2.范三成,毛颖颖:《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引领舆论的号角——以北京日报抗疫评论为例》,《新闻与写作》,2020(4)。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佳木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
科研院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探析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