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真实课堂 提升教学智慧

2020-08-02 11:04贾利军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球门学练体育器材

贾利军

《从“弊”到“利”的华丽转身》一文,重点描述了魏玉柱老师采用制作简易器材、测算器材数量、规划布置时间的教学方法,解决了学生学练技能与体育器材布置之间的矛盾。学习中,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慢慢映入笔者眼帘。

教学中,诸如跳箱摆放、单杠数量等场地器材的问题,笔者自己也常常存在一些困惑。魏老师通过反复的思考实践,制作仿真、便携的简易球门,解决了实需器材大、重、少的问题;观察学生学练状态,合理设计器材数量,使体育器材得到精准的利用,且发挥最大功效。案例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没有浓厚的氛围营造,但恰恰是这种源自于教学中的动态存在,唤醒了阅读者仿佛置身其中的真实感,笔者时而为魏老师暗自鼓劲和为他的教学智慧喝彩,时而思考自己该如何解决应对。的确,教学中一定存在难点和困惑,需要教师反复研修、揣摩,魏老师为我们推开了一扇便于借鉴的窗,铺设了一条利于实施的路。笔者深深感受到真实、高效的教学源自体育教师无穷的智慧。

迈过了第一道“坎”,接踵而来的就是摆放球门的时间。练习时间和密度是学生掌握新技能的关键;不同练习场地的器材擺放是针对性解决学练问题的必需。如何使用“分身术”求得两者的兼顾和平衡呢?魏老师给出了“见缝插针”式的方法,即安排学生练习已经掌握的“耍球”,设计学生自主体验的射门环节,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换取教学中的“缝隙”,教师“分身”完成场地器材的调整和布置,并让球门的功效,从学练部分一直延伸到比赛环节与体能部分的“抢球游戏”。既展现了教学的自然、流畅,又切实发挥了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一用到底的使用原则。略有浅建的是,新授课也可以直接设计“学生布置场地器材”的环节,一是布置场地器材学生也在活动;二是借助布置场地器材,增加学生对场地器材的感知。方法万千,适合自己习惯、符合课堂特点、便于学生学练的就是最适切的方法。

真实感、适切性是为魏玉柱老师鼓掌的原因。但教学难于完美,正是因为突发的事件,教师或精准解决,或遗留问题,才能展现动态课堂应有的魅力,引发执教者、观摩者学习思考、研究论证,促使大家完善课前设计,从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手段,以应对日后教学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球门学练体育器材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可伸缩变形球门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认识足球(二)
有效运用体育器材的教学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