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坤
摘 要: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成长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由于家庭关系、自身性格等原因,导致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问题。为此,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当协同努力,采取多种方式,以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德人际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应该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精神面貌,来化解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培养;自我实现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综合素养状况,不仅影响着个人成长,更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人际交往能力作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关系密切。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在分析青年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个人、家庭与学校等多角度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同时也在青少年性格塑造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家庭关系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產生着深刻的影响。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关系紧张,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形成不健全的性格。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子女数量较少,使得家中长辈对其宠爱有加,进而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形成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缺乏分享意识,难以考虑他人感受。
与此同时,由于居住环境与社会节奏快捷,青年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较为深入接触与互动的机会与事件较为有限,缺乏通畅的交流机制。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往往处于自我封闭的是世界之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生活是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生活。除了学习,与宿舍其他同学的相处、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等均需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此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与认知,集体环境中性格差异、作息规律等原因导致的偶然冲突,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应的情绪也难以排遣,进而容易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
校园生活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身心发育具有相当的影响。尽管素质教育及相关的改革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行,但由于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制约,中学阶段仍主要强调学业成绩,对人际交往等能力的缺乏重视。经历过中学高强度学习之后,初入大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存在着环境适应、心态调整等诸多问题。环境改变所引发的心境调整,尤其是在早期阶段,集体认同与归属感的缺失,影响着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反馈与策略。
与之相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些年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普及,在极大方便信息获取与分享的同时,也因其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对分辨能力与社会经验的尚为不足的青年学生的心理与认知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虚拟世界的诱惑,不仅消磨了青年学生的理想与激情,也成为其逃避现实压力的主要途径。因而,当生活和学习不尽如人意时,投身于网络成为了众多学生的选择。客观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未因此得到解决,反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划界方式和途径,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往往由此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多元互动与有效合作
不同于中学阶段,大学期间的学习更具有综合性。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由校园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加之大学生活的多元性,部分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生理上的日渐成熟与心理发育不足之间的反差,使得大学生在面对人际交往等问题时,出于各种考虑,而羞于表达,以寻求帮助。作为关系最为亲密的父母,虽然由于空间阻隔无法与子女共同生活,但网络通信的便捷,仍为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因而,父母首先应当将青年学生视为平等的沟通对象,对其个人隐私予以充分尊重。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关心子女,并通过间接询问、观察等方式,了解其精神状态。既能让青年学生感受到亲情与家庭的温暖,缓解其在学业与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更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出现。此外,父母也可利用假期的难得机会,适当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多与亲朋好友走动,以锻炼其待人接物的能力与意识。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难得能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宝贵时光。然而,自主学习并不等于闭门造车。良好的学习氛围,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构成空间,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对彼此的影响非常深刻。因此,营造融洽、积极的生活氛围,应当成为宿舍成员之间的共识,也是学校与家长所希望的。宿舍成员之间基于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等开展系列活动,即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更能拓展视野,为今后的不断成长夯实基础。基于专业而组建的班集体,作为大学生集体归属与认同最为集中的存在,是其不断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专业学习上的切磋与交流,既可以促进各自学业的进步,更能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的深度。同时,专业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对于青年学生树立自信与职业规划也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大学校园里种类多样的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兴趣学习与人际交往的平台。大学生可根据自身喜好适量参加,以丰富课余生活,塑造良好心态。
青年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需要引导。辅导员作为大学阶段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角色,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入校伊始,要适时引导学生树立利他、奉献的担当意识,有意地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分享经典案例、组织专题活动等多重形式,让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高校可根据大学阶段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与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组织大一学生认识彼此、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归属感的活动;组织大二学生开展提高观察研究能力的活动;组织大三、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方面的活动。邀请阅历丰富的资深教师加入活动,适时加以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辅导员及相关机构,在加强自身心理学等方面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其能够客观全面的认识当前阶段的问题与状态。
三、正确归因与自我实现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应当在心智方面不断成熟,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与国家的栋梁之才。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对个人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同时,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之下,个人自信与个人魅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对人际交往等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树立人生理想的前提是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通过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逐渐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入学之初的适应阶段对于大学生目标的制定具有深刻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的集体生活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性格差异则影响着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进度,活泼开朗的学生能很快融入其中,进而主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内向孤僻的学生则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明确的人生目标则成为人们在困惑中的明灯。理想所给予的力量与信念,能够帮助部分存在交往问题的学生克服困难,为拘泥于暂时的被动,进而有意识的努力适应环境。同时,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误会或矛盾。对此,能够客观评价自身言行,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进行解释,尝试解决,在动态之中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
集体之于个人,犹如水之于鱼。人际交往能力与意识需要在集体活动中不断提高与培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集体活动中,既要积极参与,同时也应该平等相待,尊重他人。大学生来源广泛,相互之间在生活习惯、方言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应当以开放与学习的态度主动交流,不可有高低优劣之分,伤害同学感情,僵化人際关系。当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积极态度面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将个体封闭于集体之外。个人的努力,对于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十分重要。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根据人际交往心理效应中的首因效应,人们最初形成的印象往往不会轻易改变,并且直接影响着之后的判断。换言之,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因而,大学生应当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当代大学生受网络、影视等影响,思想活跃、观念开放,进而有部分同学在着装、发型等方面过于追求新潮,偏离了大众审美,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这就提醒学生不论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教室等场合,都要注重个人形象。外在形象是内在素养的体现。人际交往要遵循真诚原则。大学生在学术交流、社交活动之中,应当坦诚相待,不能心存侥幸,隐瞒欺骗对方。否则,个人口碑受损,不仅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更对学习生活造成困扰,制约着今后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完善自身,扬长避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良性的人际交往是双向和互补的。让他人发现自身的光芒,感受到独有的“价值”,进而有互动的意愿,如此的交往才是有效的。因此,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大学生,应当充分发挥其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好等优势,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以推动人际交往的开展。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政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才会产生正面的晕轮效应,别人看到你的光鲜亮丽,会认为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从而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结语
人际交往能力作为社交能力是主要构成,是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个人成长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发展,也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题中之义。同样,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协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其加强引导和锻炼。作为大学生自身则应当在建立准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修养,积极主动参与到集体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薛敏.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02).
[2] 李晓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实证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 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