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0-07-31 12:32郭士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高中历史新课改

郭士粉

摘  要: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多元化授课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立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展开对有效策略的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教学创新

一、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新课改更重视教学面向全體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的刻板施教,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帮其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使其能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应考压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束缚,用成绩高低定位学生的能力强弱,忽略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为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树立生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

(一)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对而言,高中历史知识庞杂、相互间的关联性较强。这便需要教师更好地教授学生认知历史、了解历史、掌握新知,从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同时,需教师深入分析与探究高中历史新教材,明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内容。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分离,教师只是单纯地从时间维度上来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忽视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关联性。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能够学贯古今、关联中外的人才[1]

因此,教师可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专题梳理,让学生能够对某一历史事件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使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来评价与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并延伸到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学力。例如:在人教版《罗斯福新政》教学中,可与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相结合,并延伸到当时中美差距与现代化社会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历史理解能力。

(二)创新性与生动性

新课改的核心便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中学阶段的历史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会存在教学内容多、课程安排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逐步提高自身的施教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并推进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并不具备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故此,需要教师创新施教,通过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将丰富生动。例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讲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师可配以回顾讲解,在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发起革命时,也曾摘译过马克思的某些著作,并认为社会主义“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是由于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使其并未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分析和深刻认识十月革命,使其具有客观的历史解释,形成良好的历史价值观。

三、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使历史学科备受学生与家长的关注。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与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例如:在《“蒸汽”的力量》学习中,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交流日益密切,在英国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中,让大家思考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尊重并发挥其历史学习的主体作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纯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的局面。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营造良好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

(二)提倡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了给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教师可适时引入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微课授课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其中,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验,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赢得更多教学时间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启迪了学生分析与研究历史的智慧。例如:高一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依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其实施层次化引导,让其在课下进行自主预习、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促进其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习交流,再由师生共同解决存在分歧、疑惑的问题。以立足新时代我国新的发展,使学生依据史实,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学习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以往历史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让评价变得单一性、缺乏合理性。基于此,教师要将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的讨论成效与课外自主学习的成果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以综合的视角对学生施以全面评价。例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班级辩论,促进学生了解诸子百家,选取几家较具代表性的思想,与当今社会发展相对比,使学生理解其思想主张,让其亲近传统文化。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观点视角、学习主动性等一并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更好地取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

结语

总之,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具有创新教学能力;其次应将学生当作课堂学习中的中心,具有反思、总结意识,并将其作为调整施教策略的依据;最后需关注学生学科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协同发展,以便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及历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鹏德.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2):18.

[2]师强飞.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当代家庭教育,2019(5):5.

[3]李喆.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理念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5):29.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高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