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森
摘 要:在焦化厂炼焦过程中,通过将现代炼焦技术应用到其中,对于提升炼焦质量有着明显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热量的消耗,焦化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会随之增加。本文从焦化厂现代炼焦关键技术要点分析入手,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焦化厂现代炼焦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焦化厂;现代炼焦技术;问题;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业对炼焦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原煤的需求量也在随之提升,特別是随着高炉规模的不断提升,对于焦炭质量也随着增加。因此,在焦化厂炼焦过程中,通过将现代炼焦技术应用到其中,对于提升炼焦效果有着明显作用。
1 焦化厂现代炼焦关键技术要点
1.1 炼焦煤预处理技术要点
从当前各种类型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来看,粉煤热成型入炉技术是当前使用效果较好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煤质有效利用效果提升明显。在具体使用时,主要有选择性粉碎工艺与预粉碎两项技术要点。预粉碎技术要点是在配煤之前对较难粉碎的硬质弱黏煤,主要是类气煤体煤质、气煤和需要进行细粉碎的贫煤、瘦煤等进行单独粉碎,确保炼焦使用的煤粒达到对应的细度要求。选择性粉碎主要是将粉碎与分选相结合,按照密度、粒度等对配合煤进行筛选,对于大密度与粒度相对较大的煤进行针对性的粉碎加工,对于密度小、粒度小的煤则不需要进行粉碎。
根据当前炼焦实践表明,在密度较大、粒径较大的煤炭颗粒中,灰分与惰性成分较为集中,表1为粒度不同的情况下煤质的不同。从表1可看出,超过3mm的煤质相对较差,G值相对较低,成焦显微结构中包含的惰性成分相对较高。通过细粉碎的方式,可以将其在配煤中均匀分布,推动配煤煤质均匀,同时有效降低焦炭内部裂纹生成。煤中粘结性相对较好的活性组分,粒度相对较小且容易进行粉碎,对于这类煤在进行预处理时,一般不粉碎,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由于过度的细粉碎而导致自瘦化问题出现,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对于提升炼焦质量较为明显。
从当前炼焦情况来看,粘结性相对较好的炼焦煤粒度中超过3mm的煤粒所占的比例在1/3之内,通常情况下,配煤的粒度超过3mm的煤粒所占的比例在40%之内,也就是说在配煤时60%的煤不需粉碎,所以,技术人员选择使用选择性粉碎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破碎设备运行的负荷与能耗。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湿煤中超过1/2的煤粒是细煤粉黏结起来的假性颗粒,通过破碎机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散碎效果。所以,在预处理环节,可通过将流化床煤干燥技术和选择性粉碎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较好的炼焦效果。
1.2 配煤掺油技术要点
在进行配煤掺油之后,因为煤粒吸附碳氢化合物,可以在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薄膜,可产生油润的效果,降低因为煤粒表明水分而形成的颗粒间附着力,提升煤料的流动性,堆密度也会随之增加。同时,随着掺油量的不断提升,煤料的堆密度也随之增加。根据炼焦实践表明,在配煤中加入0.5%的轻柴油,因为煤料堆密度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全焦率一般可提升6%左右,冶金焦的产量可增加6%左右,炼焦得到的焦炭耐磨程度改善较为明显。
1.3 捣鼓炼焦技术要点
首先是方法原理。在配煤在捣固机内全部捣实,确保其相对于炭化室中的煤饼较小,然后推入到炭化室内部进行炼焦,也就是捣固炼焦。在对煤料进行捣固之后,堆密度可实现较好的提升,煤粒之间的接触紧密度随之增加,在结焦过程中,胶纸体充满程度会随之增加,气体析出的速度有效下降,较好增强粘结性与膨胀压力,炼焦得到的焦炭结构一般均较为致密。随着粘结性的不断提升,煤料结焦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压力也会随之增加。所以,若煤炭的粘结性较好,炼焦得到的焦炭裂纹提升明显,强度与块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若在配煤中使用的气煤数量较多,在通过细粉碎之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煤、焦煤与少量的瘦化成分,炼焦得到的焦炭耐磨强度与抗碎强度均相对较好。
在进行振捣炼焦时,必须选择使用细粉碎的方式,这样得到的煤粒容易结合成为坚固度较高的煤饼,装炉过程中形成的煤饼不容易出现塌落。配合少量的瘦化成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收缩应力,同时可有效提升焦炭块度,煤料中的瘦化成分与粘结成分可达到较好的比例,焦炭气孔壁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加。通常情况下,通过提升瘦化成分所占的比重,将少量的肥煤与焦煤加入到其中,可有效调整粘结成分所占的比重,提升焦炭粘结能力。
选择使用捣固炼焦的方式,焦炭质量改善明显,气煤用量也较好扩大,从国内外这种生产工艺来看,国外高挥发成分中煤用量相对较少,煤料细度较好,大煤料堆密度也随之增加,为了提升捣固焦的总体质量,在具体炼焦时,对于煤料中的水分必须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控制在10%为最佳。若水分过少,煤饼捣实难度增加,在装炉时不容易出现塌料。若水分含量较大,则对捣固与炭化均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2 提升焦化厂现代炼焦效果的相关对策
针对当前对炼焦技术应用效果要求不断增加的实际,可从如下方面对炼焦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首先,从当前现代炼焦情况来看,选择使用炼焦煤预压块技术,能够较好提升炼焦清洁、节能效果,同时投入的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是当前使用较好的煤预处理技术,同时,炼焦煤块快速预热可得到350℃左右,在下一步炼焦过程中,应当以该技术为基础,结合粉煤热成型入炉技术,进一步提升煤预处理技术的使用效能。
其次,在选择使用炼焦煤预粉碎技术时,对于预粉碎的力度必须严格做好控制,同时,技术人员必须认识到对炼焦煤细度的控制,不能较好改善炼焦的整体质量。
第三,随着需粉碎弱粘结煤参与到配煤炼焦的最佳粒度的不同,其给炼焦效果带来的影响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这一比例在确定时,应当通过实验的方式确定。
第四,贫瘦煤与瘦煤通过细粉碎的方式达到最佳粒度时,焦炭在热反应的过程中,强度可有效增强3%左右,在确保焦炭质量的基础上,配入量能够增强到1/5以上。
第五,在炼焦过程中,通过选择使用炼焦煤力度调整技术,可较好增强炉内各种类型的煤质分布均匀化,有效提升堆煤密度,炼焦效果也会得到加好改善。
第六,针对当前炼焦技术不断增加的实际,全面加大对炼焦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能力工作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应当从培训环节入手,对具体炼焦技术人员强化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在理论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培训的形式与内容,对于培训形式的选择应当尽量避免选择使用灌输式与填鸭式培训,而应当将当前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的座谈会、讲座及交流会等现代培训方式应用到其中。在对培训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当推动炼焦技术理论和具体的炼焦技术案例相结合,提升培训内容对具体炼焦技术的指导性,防止出现过于陈旧的理论培训内容。同时,在理论培训过程中,还应当将实践培训的内容穿插到其中,推动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融合,通过具体实践培训对理论培训进行强化。在实践培训过程中,注重结合具体炼焦技术的案例,让炼焦技术人员接受了理论培训之后,通过具体实践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的炼焦技术理论进行强化,提升整体培训效果。此外,在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之后,还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炼焦技术考核,对于能够取得较好考核效果的人员,才能够进入到具体的炼焦技术岗位,反之,则不能进入到具体的岗位中。
第七,从先前炼焦技术情况来看,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杂乱性,影响到炼焦技术使用效果,特别是随着炼焦规模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控制模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从体制机制的层面上对炼焦技术使用进行完善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国家层面上应当结合炼焦技术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对炼焦技术工作提出一个整体的规范,各个省市区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的大框架下,对炼焦技术的内容与方式进行具体的细化完善,提升炼焦技术的可操作性。其次,对于具体的炼焦技术,应对相关的炼焦技术制度进行细化完善,推动炼焦技术工作在科学规范的领域内开展。此外,加大力度征集取得较好炼焦技术效果的具体案例,提炼其中的做法,并从制度的层面上实现对好的经验做法的研判力度,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将相关的经验上升到制度的层面,推动各项工作更为科学有效的开展。
3 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焦化厂炼焦过程中,通过将现代炼焦技术应用到炼焦过程中,对于提升炼焦效果有明显作用。但是从当前焦化厂应用现代炼焦技术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影响到现代炼焦技术作用发挥,因此,这就需要焦化厂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应用现代炼焦技术的重要性,结合现代炼焦技术特点,更高质量的将现代炼焦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明明.焦炉运转的坚固防线——太原煤气化焦化厂炼焦车间热工工段[J].现代班组,2010(04):14.
[2]罗亮.自动化监测手段在炼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6,43(06):36-37.
[3]姚维学,石小阁,刘立伟. 焦炉烟道气吸氨新工艺研究及其对大气CO2减排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06):48-50+53.
[4]劉文秋.焦油渣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4.
[5]卜二军,黄世平,余诚桓,王晓晖.利用焦化厂焦油渣配煤炼焦的工艺研究[J].河北冶金,2013(0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