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竹(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 北京 100032)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密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在“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中,要求学生能描述真菌、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并建议开展“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实验活动;在“生物技术”主题中,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真菌等类群的重要概念。学生对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术语早已耳闻目睹,甚至知道形态差别显著的酵母菌和蘑菇属于微生物不同的类群。但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知之甚少,仍有许多疑问亟待解决。北师大版《生物学(八上)》[2]在有关章节中,提出的“发现身边的微生物”建议活动,很适合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解决一些问题,但因实验设备条件所限,实验准备工作复杂,以及教材对微生物个体的形态结构描述得多、而对不同微生物菌落的识别方法介绍得少等原因,教师对选择和开展这项探究实验活动尚有困难。笔者在初中开展的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带领兴趣小组学生开展“发现身边的微生物”等实验探究活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是初学微生物学知识,笔者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发现身边的微生物”的探究实验活动分3 个阶段完成(表1)。
表1 “发现身边的微生物”探究实验的活动安排
2.1 制作对照组菌落样本
2.1.1 对照组菌落样本制作方法 许多细菌和真菌是病原微生物,为保证安全,笔者选择大肠杆菌(或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作为实验材料。制作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菌落样本的操作步骤包括:纯种菌液稀释、平板涂布接种、培养与观察记录等。学生接种和培养平板菌落样本,并以此为标准对照鉴别与区分实验组菌落样本。要求培养基平板上无杂菌污染,菌落分布稀疏、不重叠,形态特征明显而易于鉴别。
为获得预期实验效果,事先在接种室的超净工作台或简易接种台上,对学生进行无菌操作技术训练。采用稀释涂布法,获得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单一菌落平板。在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各个小组成员要在规定时间内依次完成下列工作:1)在超净工作台的无菌区,将1 滴大肠杆菌浓菌液滴入离心管中,加入2 mL 无菌水充分摇匀,再将少许稀释菌液倒在培养基平板上,涂布成均匀的薄层;2)用无菌水稀释酵母菌液,用涂布法将酵母菌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3)将接种针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挑取少许青霉的孢子(或菌丝),用划线法接种至培养基平板上;4)将接种的培养基平板分别作好标记,倒置于培养箱进行菌落培养,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成状况。
2.1.2 初识3 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实践表明,菌落的颜色、大小、透明度、边缘等特征比较明显,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初步认识细菌、酵母菌与霉菌之间的菌落差异(图1,本文附图见封四),3 种微生物类群的菌落差别归纳为表2[3]。
表2 3 类微生物菌落特征的比较
科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的概括,笔者借助学生制作的不同菌落的平板,使其真正理解各类微生物的典型菌落形态及特征;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图片,丰富学生对不同微生物菌落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将对微生物菌落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对实验组样本的鉴别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2.2 制作实验组菌落样本
2.2.1 分组采样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有很多来自扬尘、水滴和动物皮肤脱落物携带的微生物,动物口腔内的微生物则通过咳嗽、喷嚏等方式进入空气,这些微生物可附着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粒表面,并借风力到处传播,再附着在各种物体表面,因此,人们的生活环境中确实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通过菌样采集(接种)、菌落培养和菌落鉴定等实验法,探索问题解决的答案。身边微生物的接种活动是实验探究过程的关键,需要每个学习小组在课余或课外时间完成。为此,笔者发给每组6套经灭菌处理的普通培养基(SM)平板(平皿),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菌样采集时间、地点、来源和接种方法,各自对实验组样本的培养结果作出“有没有、多与少”的预测。接种后,要妥善保管并尽早送到实验室的培养箱里,与对照组菌样放在一起培养,定时观察和记录。4 个小组8 名成员采集的12 个实验组菌样情况见表3。
表3 小组成员采集的身边的微生物实验组菌样
2.2.2 实验数据分析 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迅速繁殖而形成菌落,不同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温度条件有所不同。由于培养箱数量少,只能将所有已接种的培养基平板置于同一个培养箱内,条件设置为28℃培养24 h 和37℃培养24 h。各小组采集的身边的微生物实验组菌样如图2。教师叮嘱学生避免到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场所采集菌样。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技能训练的有利时机。教师先让各小组根据实验预测与数据之间的差异,提出“意外”问题并开展讨论,通过组间交流取得共识。问题包括: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有哪些种类?不同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如何?微生物的类群分布是否均匀?原因是什么?什么环境或物品更“干净”些?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人的口腔中至少有500 多种细菌,数目多达2 000 亿个,为什么人不生病?微生物都有害吗?长时间未清洁的冰箱低温储藏室(4℃)为什么也存在种类颇丰的微生物?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上述问题基本能作出合理解释,例如,学生通过制作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平板,可宏观区分酵母菌、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初步鉴别和判定实验组微生物的种类及相对数量的多少;霉菌孢子数量多、质量轻,适于空气传播,因此操场、树荫下霉菌数量偏多;人的双手接触带菌物品或液体机会较多,体表和体温为细菌繁殖提供适宜条件。由于主观认知的偏差,学生对实验样本中菌落数量的多少会有分歧,但并不影响微生物类群的鉴别。对实验数据的合理解释,意味着实验数据是真实可信的。因此,通过数据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人们身边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具有可靠性。
作为实验教师,为了协助任课教师顺利开展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微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选取大肠杆菌、酵母菌、白毛霉和青霉等菌种,让学生亲自制作液体或固体培养基,接种和培养这些对身体无害的微生物,显微观察细菌和真菌细胞,识别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实验探究日常用品和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并尝试接种和栽培蘑菇等。兴趣小组安排“发现身边的微生物”的活动时间先于班级实验教学,不但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实验资源保障,而且为实验教学实施培训一批实验小助手。
得出实验结论后,让学生思考“发现身边的微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意义。学生议论纷纷,最终统一到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上,尤其认识到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增进公民身体健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