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妮
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和汉字识记的规律,引导学生从字理出发,加强汉字的系统联系,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从小培养学生爱识字的习惯,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识字教学中还存在着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的现象。这样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缺乏兴趣,识字效率低,识字能力不强。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要从汉字本身的规律和汉字识记的规律着眼,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效地识字。笔者认为可以着力关注以下几点。
一、字理出发,识记生字
汉字有几笔,有什么偏旁,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的。这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简称字理。教学中,如能根据汉字的字理进行识字,汉字就能记得准确些。如学习“染”字时,可以把这个字分为三部分:シ、九、木。“シ”表示和水有关,“木”表示草木染料,“九”表示次数多。把三部分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把草木染料和布帛放在水里浸煮数次。学生明白了“染”字的构字理据,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字。又如,学习“初”字,通过课件演示“初”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初”字的意思是“做衣服,要先用剪刀剪开布”,因此其偏旁是衣字旁。这样引导学生把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学习,学生识字快。
又如,汉字当中有80%以上的形声字,形声字包含形旁和声旁。形旁能表意,声旁能表音。引导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对形近字的分辨能力。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有“饱、泡、跑、抱、袍、炮”这些形声字。当学生弄清每个字的偏旁所表示的意思,以及声旁的读音后,那么带有相应偏旁的字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也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另外,在学习象形字、会意字等,如果能引导学生根据其字理进行识记,都会取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二、系统联系,多记生字
汉字虽然总数很多,但构字部件却是有限的。构字部件中有声符和义符,声符表音,义符表意。很多的声符和义符具有很强的构字能力,这就形成了汉字内部结构的系统性。引导学生遵循汉字的系统性,能大大提高识字的有效性。以相同的义符组成的系统,其内部的汉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以相同的音符组成的系统,其内部的汉字有语音上的联系。如“隹”的意思是表示指短尾巴的鸟,那么“雄”指雄性的鸟,“雌”指雌性的鸟,“雀”指形体小的鸟,“焦”指鸟在火上烤等。又如,“青”这个声符,就可以组成“晴、清、情、蜻、请”等字,这些字的音节是一样的,有的只是声调的不同,记住了声符,也就能记住一系列的生字了。以义符、声符为中心把一串串的汉字组织起来学习,可以加强记忆,又多记生字。
三、加工信息,牢记生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建立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就是对汉字充分而深刻的加工,不仅能大大强化记忆,甚至可以借此推论出本来已经忘记的字形或字音。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强调把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避免孤立地教,同时又要将生字放入词语中学习,词语放入句子中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还可以与说话联系起来,把生字的学习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例如,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中的“抓”这个生字,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生字,笔者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个字读准,接着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从文中找出带有这个字的句子“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抓”是用手或爪拿取的意思,并用“抓住”这个词说句子,学生在说词造句中,初步理解了“抓”的意思,懂得了“抓”字与手或爪子有关。使“抓”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当书写时,忘记右边的部分时,可以凭借“抓”字与手或爪子有关,推出右边的部分不可能是“瓜”,也就不会写错别字了。这样有意义的加工,学生识记的生字也会记得牢固。
四、方法多样,乐记生字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左右。要认识这么多汉字,如果用单一的方法,学生便觉得识字枯燥无味,无法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用故事识字法、谜语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口诀识字法等。例如,教学《比尾巴》这篇课文时,有位教师将课文以一次有趣的动物比赛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动物成为有灵性的、能说话、与小朋友交流的好朋友,让小朋友和动物一同比赛。在比赛中,他们共同活动,一起参与活动过程,让学生当观众、当裁判、当领队、当评委等。在活动中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生字“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不知不觉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这样将识字教学趣味化,就是赋予识字教学以生命的活力,学生学起来会倍感轻松。
五、养成习惯,好记生字
崔峦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笔者引导学生课外留心生活中的用字,以及開展课外阅读活动,并逐步养成习惯。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包装袋、广告牌、商店名、车站名、家具名、电视节目……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因此,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每一个汉字,例如,上街买东西,一路上看到的商品名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笔者要求学生注意看自己看到的字,认一认自己会了哪些,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一问身边的人,或记下字形,回家后再查字典或问家长。在家看电视时,要求学生多看看字幕,并动口读一读等。
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中识字外,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识字。《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相结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因此,可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把在课内学到的生字再次复现,又新识了不少字,识字能力得到了提高,知识又增长了,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当学生能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生活中的字,喜欢课外阅读,并养成勤识字的习惯,学生便觉得识字是件快乐轻松的事。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和汉字识记的规律,引导学生从字理出发,加强汉字的系统联系,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从小培养学生爱识字的习惯,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3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