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历史照亮生活

2020-07-30 13:55张英
考试周刊 2020年63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现实生活生活化

摘 要:历史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反映,现实生活是不断演变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來。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能让学生“怀古通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寻找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穿行历史,照亮生活。

关键词:历史课堂;生活化;现实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是杜威的观点。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一个孩子,首先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刻意而为的教育。而且,美好的生活也是任何人的最终指向。教育与生活应该是唇齿相依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只有生活化的教育才有根本性的现实教育意义。

许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是因为历史课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脱离人文教育的精神。历史教学趋向于功利性,以考试为中心,抹灭趣味性,惯用题海战术。虽然学生解题技巧和考试成绩会提高,但是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学生耗费青春年华,只是学到了一大堆僵死的教条,或者敲门砖,这些东西不仅与青春隔离,也与未来隔离,一旦敲开门就作废。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应该是用全部的生命拥抱生活,拥抱真知。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教育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来自生活的一切都是最鲜活、最真切、最贴近生命的。

文本世界是由单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而生活世界则是由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体验建构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构建植根于生活现实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这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那怎么发掘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

一、 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

遍览二十四史,从来都是帝王将相谱,鲜血盛开帝王花。梁启超说过“我们的史学,尤其是中国的二十四史就是一个帝王的家谱、记传,几乎都是帝王将相”。伟大辉煌的年代,记载的常常是战争,而升斗小民的衣食住行、生死爱欲早已湮没在时光流逝留下的历史地质层垒深处。自1949年政权鼎革以来,中国史学在意识形态的领引下转型为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在极端政治的约束下,史学成为政治的婢女,沦为阶级斗争的活报剧。当改革开放放松了极端意识形态对史学的箍扼之后,过去被遮蔽的历史场景纷纷进入史学研究的视野,微观史遂现云合景从之势。

中学历史教材叙事往往以宏大为主,虽说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范畴,但仍以精英的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大人物、大事件为主。历史于我们,是帝王将相,是才子佳人,是经史子集,是爱国主义,是英雄情怀。然而这些,都是令我们仰望的,只能钦羡的存在,我们看到兴衰成败,看到悲欢离合,看到壮士沥血,看到百家争鸣,但我们也只是远远地看着,只能默默地唏嘘感慨,而这样的距离,让我们无法体会到历史的真情。我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时光旧影,如何白首之约?古代女子长裙拖地,大袖翩翩,怎么走路?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是怎样的盛唐美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怎样精致的宋朝?

所以,我们要立足教材的宏观建构,增加微观细描的史料叙述,统筹整合,科学输出,才符合学生对人类逝去生活的感受和认知,更有利于把握历史脉络。史学不仅仅是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焦虑,更应书写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赋予人情温度。历史课堂上,我们应当将小民琐事与大国重器放到同样的地位来强调,再现古代的日常生活和历史的细节,重构被宏大叙事遮蔽的社会日常生活史。上至帝王将相,风云雷雨,下至田父邻媪,花鸟鱼虫,具有温度和厚度,缀入立体感和细节化的日常生活微观史,才能打动人心。

现在我们所应该关注的历史,应该是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为幸福的历史。我认为,让学生了解大唐时期一户农家的田园诗比了解唐太宗的文治武功重要。让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比认识工业革命产生的两大对立阶级重要。

除了缀入立体感和细节化的日常生活微观史的教学内容外,我们的教学观念也要改变。

二、 历史教学观念生活化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古希腊修昔底德说:“历史会重演。”《圣经》写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西班牙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提出:“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大戴礼记·保傅》记录:“往古者,所以知今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回答:“历史是生活的教师。”毛泽东概括得最精辟:“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历史就是一把钥匙,一个引路者的角色,立足当下,勾连起过去与未来,为前行的道路提供一些光亮。概括地说,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变为现实所用,指引未来。

近年来,生活化的历史试题在高考中大量出现,这表明高考逐渐注重将社会现实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考查历史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堂上的教师不是阔谈遥远的过去,不是精读陈年的史料,不是教授解题的技巧,而是让历史成为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让学生有更幸福的、更通透的人生。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现实生活问题,发掘课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客观联系,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本知识巧妙地“嫁接”到生活情境之中,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其实就在他们身边。

2020年伊始,红烛欲燃,年关将至,万事万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与祥和之中,却无人发觉,一场新冠疫情灾难正悄然生长!历史课堂上,我们谈及疫情灾难之惨痛,让学生忽然间与黑死病肆虐时代的欧洲人一样心有戚戚,洞悉了号称万能、救世的宗教与教会,在灾难面前竟然同样毫无作为,于是神学的光芒逐渐褪色,人的意识和生命的尊严开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萌芽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大幕被揭开。历史课上引入相似的现实生活事件,会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的感悟与思考。同样,新冠病毒从爆发以来的种种事件,都能在过去的千年历史中找到影子。历史课堂上,我们翻开世界历史上数次大瘟疫的记录,能知晓瘟疫对历史进程、人类文明的影响,进而体悟在一次次生死之间人类与瘟疫共生、共存的智慧。不断“抗疫”的历史就是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胜利的历史。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下,瘟疫迈着老套熟悉的步伐走来,我们不要慌、不能乱,可以从历史中有所参照,有所借鉴。我设计了课后延伸作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和社会,如何敬畏自然、关怀生命,如何以谨慎坦然心态面对瘟疫危机,如何利用现有手段更好地为人类自身服务,如何在寻求生存之余抓取进步的契机,从而推动某些社会机制甚至社会思潮的修正和发展?学生思考和想象的过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能落地生根。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当下是历史的翻版。历史是凝固的现實,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紧密相关的考点备受高考青睐就是因为这些事情背后凝重的历史积淀。回顾历史,似曾相识的事情还在发生,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可以预见现实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展趋势。“穿行历史,照亮生活”才是历史课堂的意义所在。

三、 历史教学语言生活化

大多数的历史,一直未能上升为国民级爱好。上学时背得要死要活,考完试就全忘了,力气费了不少,却内化不成精神食粮。没有不好奇的人,但有不喜欢学习的人,知识本身是迷人的,但是如果面对是板起面孔的老学究和干巴巴的知识,是很难下咽的。教师满口的“之乎者也”生硬晦涩的语言,学生必然如入云里雾中,不得要领。所以,教师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尤其是对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的讲解要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空城计不符逻辑啊,司马懿十万大军开过来了,他诸葛亮叫几个老兵去扫地,大开城门,再叫两个小孩在他身边,他自己呢,拿张琴唱卡拉OK……”,这些易中天的讲史妙语让人忍俊不禁,也寓教于乐。2006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鸣惊人,前所未有的白话写史,如清风扑面,又如清夜闻钟,原来历史可以这么生活化呀!这引发举国读史的狂热大潮。近年一个自称“二混子”陈磊的年轻人说史引发民间读史之巅峰,因为他的表达方式很现代,很接近我们平时的生活。“唐太宗呢,发现隋炀帝就是一本人肉错题本,上面记载着几乎所有败家的招式,于是就跟他反着来,比如隋炀帝刚愎自用,唐太宗就不,他每天鼓励大臣们给自己提意见,就喜欢被‘啪啪啪打脸。”。幽默诙谐地用生活化的语言阐述历史,让不喜欢历史的学生能爱上历史。

受到他们的启发,当历史课堂上讲到千年缠足陋习,我的结语是“金莲鞋楦凝刻辛酸,小脚悲歌永不复唱。时代不同了,今天的女性可以自信地立足于社会之中,从事喜欢的职业,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真是感谢我们的美好时代!”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使课堂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会营造出一种轻松,生动的学习气氛,让古板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在笑声中领会历史知识所蕴涵的智慧和哲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历史课堂应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我一直尝试着摆脱“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魔咒。在教学中,我力求历史教学生活化,利用激活教材、活跃学生、生成趣味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他们生气勃勃的精神,不断充盈和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使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现他们的生命之花“诗意地生长在大地上”。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主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成长环境里,这些孩子将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穿行历史,照亮生活,应该是每一位教育界的同仁义不容辞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共同携手“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3](法)阿利埃斯,(法)杜比.私人生活史[M].李群,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版.

作者简介:

张英,福建省武夷山市,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现实生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