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是带领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初级阶段,对其后续的化学学习影响重大。在新时期的化学教学中,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开展化学教学的新型方式,以期提高化学教学的授课质量及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化学学习环境。活动教学是一项学生参与性、自主性十足的教学方式,和化学教学的结合,更能彰显出化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质量。以下在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后,分析开展“活动教学”的活动类型以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活动教学;初中化学;实施策略
一、 引言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客观而言,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但在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化学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也受到了影响。部分教师在授课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简单的理论讲述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化学知识的抽象性更成为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活动教学融入化学教学后,单一的教学方式改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更多学生能在活动参与中实践及运用个人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并提升学习主动性,对化学教学的进步影响深远。
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
(一)升级教师授课方式
活动教学的一大特征在于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和以往的化学教学存在着形式上的重大不同。对以往的化学教学研究可知,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倾向于教师主导型,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程度上扮演著倾听者的角色,这一角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吸收,使得学生的化学学习往往呈现被动局面,学习效果有限。而对活动教学研究可知,该类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参与活动、讨论、操作及游戏等,利用动态性、自主性、系统性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及技能,这是教师教学方式上的一大革新和升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十分有益。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充分参与,利用活动教学的模式开展授课,更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以以往的化学教学为例,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有限,能亲身操作的机会仅限于实验室中。因而在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中,化学学习难度、教师授课方式都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但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可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留出时间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和探索,在技能锻炼中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学习和操作。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得到提升,这种动态性的教学活动,也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在探索发现中了解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师要关注的一个重点,但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需求。开展活动教学能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中锻炼个人能力,逐步强化化学素养。例如在合作讨论中,能锻炼学生对已知知识点的把握、分析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并考验学生的化学思维及问题分析能力。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一般以合作方式来进行实验,此时在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交流、合作等能力进行了培养,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后续发展都十分有益。
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活动类型
(一)体验型活动教学
体验型活动教学顾名思义,重视学生在化学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该类教学和情境创设有着一定的共性。教师可利用化学模型的演示,或者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方法,将化学知识融入活动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活动体验来感悟和理解化学知识,进而提升个人的化学能力。该类活动教学往往适应于存在一定抽象性和难度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个人理解,并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为学生设计体验型的教学活动。
(二)操作型活动教学
结合化学教学的特征来看,操作型教学便是引导学生在化学技能实践、实验操作中完善个人的实验能力。在遇到需要进行实验,或者仅凭理论无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有关现象进行观察,以此理解教材内的所学内容。操作型活动的开展,安全和可行性是一大前提,教师要保障为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材料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并提前告知学生一定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学生因不安全操作对自身带来伤害。可行性在于操作活动要能满足当下实验室的操作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改良后的实验供学生操作,为学生的化学技能培养提供充分环境。
(三)探究型活动教学
探究型教学一般和问题探究、实践探究存在着互相关联,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某一知识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部分存在探究意义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探究活动,并为学生留出课内时间,或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探究。探究活动的内容存在着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可选择教材内的探究内容为主题,也可结合学生生活、时事热点来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活用化学,化学实践的充分机会。但在探究活动开展时,教师要保障探究活动的设计合理性,确保活动的难度适宜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提前为学生阐述探究主题,或以师生合作互动等渠道,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找到探究方法,弥补学生实践探究经验的不足。
(四)交流型活动教学
交流型活动教学可理解为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主要在于利用交流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充分机会。交流型活动的类型灵活,教师可针对某一知识点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或就一类似、系统知识点组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再利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力量,让学生的化学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在交流活动开展前,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交流主题,在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及尾声时,教师要及时视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交流指导以及成果总结和问题分析,帮助学生把握交流重点。
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抽象知识构建体验型活动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很多知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抽象性较强,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了难度,该情况常见于化学理论当中。为提升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并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教师可利用抽象知识构建体验型的活动教学,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将抽象现象、流程直观化,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点。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一般以合作参与的模式为主,利用小游戏、角色扮演等趣味活动完成教学,并在活动教学后积极组织学生来总结和巩固。例如在“原子的结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来扮演质子、电子及中子,并利用带正电的请站出来、带负电的请站出来、不带电的请站出来的问题,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粒子的带电属性。
(二)以重点实验组织操作型活动教学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对重点实验的掌握及理解状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更对其升学发展有着潜在影响。在重点实验中,实验内容、器材、现象、过程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但对实验教学开展理论教学往往效果不佳,无法加深学生印象。因此在重点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来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前带领学生总结一定的实验注意事项、流程等等,再让学生在实验中互相合作完成实验,以亲手操作、亲眼所见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例如在“制取氧气”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开展了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身操作,他们明白了利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条件和步骤,并掌握了利用木条复燃来判断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
(三)以实践活动开展探究型活动教学
初中化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具备着重要意义,是学生联系生活与化学,提高个人知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教材中,或者教师认为具备一定实践意义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出实践活动的目标、开展条件以及简要过程等等,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此外,为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收集学生的实践成果,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分享各组的实践问题和结果,强化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爱护水资源”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就本地水源如河流、湖泊来观察水源是否有污染、枯竭状况,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和资料查阅,掌握了当地的水源污染及治理状况,了解到了水资源受到污染带来的危害,培养了爱护、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四)以重点问题组织交流型活动教学
化学是一门存在难度的学习科目,教材内的重点问题往往仅经教师讲解无法让学生充分掌握,也无法提高学生对此的印象和记忆。初中学生的化学基础各不相同,各自在面对重点内容时会出现的学习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提高教学效率,保障重点知识的教学效果,教师可组织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交流探讨,在进行小组探讨后,由小组总结所遇问题再次和教师进行探讨,利用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师生间的交流分析,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化学学习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的化学素养。例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对两类物质进行了交流探讨,在对比式的交流活动中,学生掌握了两类物质的各自特征,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准确辨别和分析两类物质。在学生交流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就两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的主要内容,学生之后也极少出现化学式的书写错误,巩固了教学效果。
五、 结语
结合以上,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且重要的教学科目,化学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及教师双方都会有直接影响。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化学教育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教师应结合授课需要及学生需求,积极探索活动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融合,利用高度参与性、自主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化学学习的优质环境。
参考文献:
[1]莫天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新一代,2017(1):100.
[2]赵宝红.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神州,2019(7):175.
作者简介:
王小林,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大公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