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芬
幼儿教育倡导“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影响下,幼儿教育正在发生从“教师中心”到“幼儿为本”、从“学科中心”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课堂中心”到“寓教育于幼儿园环境和一日活动之中”的巨大变化。那么,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该发生哪些转变呢?
基于儿童发展的目标定位。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确定的参考依据,是课程实施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借助课程目标勾勒出幼儿的最终发展水平和状态,也就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目标经历了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化,表述方式也由“发展目标”转变为“培养目标”。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幼儿教育目标始终坚守着“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一个好的教育活动,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基于发展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核心素养。
基于儿童经驗的内容选择。对于幼儿来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好的课程内容一定是符合儿童实际情况、基于儿童兴趣、促进儿童发展、超越已有经验、面向儿童未来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在一日活动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及本地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现实资源条件、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在读懂幼儿的基础上研发基于儿童经验的教育内容,创设符合发展需要的活动环境,在大自然、大社会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提供操作和探索的活动材料、游戏与学习机会,鼓励、支持、引导和帮助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使他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主人。此外,环境是幼儿园的隐性课程,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环境创设的初衷不是为了装饰环境和迎合检查,只有尊重儿童的想法和需求,站在儿童立场,尽可能让儿童参与环境创设,儿童才会喜欢,所创设的环境才能实现其教育价值。
基于儿童需求的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衡量标准是课程是否基于儿童兴趣需要,真正促进儿童发展。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和隐性化的特点,决定课程的实施应基于“在生活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重视生活体验、互动对话等学习过程,通过平等、民主的参与式交流获得积极体验,通过协商互动,激发学习探究兴趣。同时,应高效分配、利用一日活动时间,使潜在课程、微型课程、领域课程和生活实践课程内容相互结合,全天覆盖,促进幼儿全面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