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学玲 胡咏
写作源于生活,也就意味着写作内容必须是生活的再现。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写作既不能令人信服,也不可能达到“反映现实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写作目的。如何引导学生紧扣现实生活写作呢?
一、还原人物的社会性,在社会场景中展现人物
受生活阅历所限,中学生在写人叙事时,往往出现人物单薄、事件相似、景物雷同等毛病。例如,不管写什么样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父母、老师都是永恒的写作对象,内容也多是生病、做饭、送伞、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等,他们不但是父母、老师,更是保姆、司机、厨师、医生等,他们的身份虽然多变,却没有个性特点,只有一个共性——“爱我”。
为了让学生把人物写得丰满真实,笔者常常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人物社会身份的多样性、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人物情感的多样性,从而让学生从“这一个”的个性中去認识“这一类”或“这一群体”的社会共性。写作指导课上,笔者常常把两篇同是写人的学生习作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变换身份,站在评卷人的角度去审视文章的优缺点,比如下面的两个片段。
片段甲 我正绞尽脑汁地演算一道数学题,母亲推门而入:“喝杯牛奶吧,时间不早了,早点睡。”我灵光一闪的思路一下子被打断了。我失去了理智,对着母亲大吼:“大晚上的喝什么牛奶?我刚有一点思路就被你打断了,又要花好长时间去想……”母亲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委屈,或是自责,我不懂。“那你早点睡吧,别太晚了。”母亲转身轻轻地把门关上,就在一刹那间,我发现母亲那一头青丝中也出现了几缕耀眼的白,腰肢也有了佝偻的样子。
片段乙 吃饭了,家人相继落座。爸爸夹了一块牛肉给爷爷,爷爷眼一翻:“牙都掉光了,用得着你装模作样。”爸爸的手开始抖了,夹在半空中的牛肉晃了晃,又缩了回来。爸爸闷声放下碗筷,起身,来到弟弟房间门口,吼道:“吃饭了,一天到晚只知道打游戏。”弟弟灰溜溜地从房间里出来了,他嘴里哼哼着,声音不大。“上梁不正下梁歪,来,到爷爷这边。”爷爷又开始护孙子了。爸爸的手又剧烈地抖了起来,脸也红了。“爸,今天这鱼汤烧得特别好,您尝尝。”姑姑大声说着,拿起爷爷的碗,给爷爷盛了半碗鱼汤。姑姑给爸爸使了一个眼色,爸爸会意,沉默着坐下来吃饭。
两个片段各有千秋,甲片段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但是人物关系单一,只有“我”和母亲;乙片段展现了一个处于多种关系中的父亲形象——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状态;对长辈隐忍顺从,对子女简单粗暴。他很孝顺,也想管好儿子,但是,他也很无奈,也很压抑,他继承了简单粗暴的子女教育方法,对待子女时也只能简单粗暴,这样就耐人寻味了。在学生理解了这些后,笔者引导学生:要想写出有社会普遍性、有社会意义的人物,就必须将人物和事件放置到一个较为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因为生活从来不是单一的联系,人物的社会性只能通过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
从人物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观察、分析、描写人物,在复杂的社会场景中展现人物,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人物性格的普遍性才能形成。这样的人物描写才有可能具有社会性,也才能让读者信服。
二、还原事件的社会性,看到事件的复杂性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无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抑或是实用类作文写作,名称虽有不同,但都明确要求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与任务设置中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对很多具体的事件或现象表明观点、发表看法,很少有学生能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认识、分析问题。
有鉴于此,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我”所需要的内容或材料,并要求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或事件中挖掘其社会价值、社会意义,以此体现文章的普遍性、社会性,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学生写作时并不缺少此类素材。但是,在写作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认识肤浅,议论多停留在表象上。为了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复杂性,笔者设计了一个作文题目:写一篇辩论稿,甲方观点是“战胜疫情更需要爱心与奉献”,乙方观点是“战胜疫情更要靠科学和理性”。学生选择其中一方观点进行写作。一名持甲方观点的学生这样写道:
控制疫情传播,需要科学与理性,但是更需要爱心与奉献。疫情猝不及防,当“人传人”成为共识,在“封城”这一科学理性的解决方案出台的时候,为什么中国普通的民众都可以安然有序地接受,而其他国家却闹出“抗议”“突围”的集体事件呢?难道中国民众最懂科学、最理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科学与理性的决策必须由爱心与奉献来实施,如果没有广大民众尤其是武汉人民的爱心与奉献,疫情是很难控制的,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爱与奉献,是中国战胜疫情的关键。
科学与理性,普通人很难左右,爱心和奉献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控制的……在这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的抗疫中,更需要我们的爱心与奉献。
这名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视野开阔,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辩证地看待“战胜疫情”这个问题,确也不易。
于是,笔者借助这个例子引导学生:看待社会生活现象或事件,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思维发散,如此,才能从纷繁的生活现象和事件中剥离出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写作内容,文章才不至于雷同,说理才不至于肤浅。
三、还原事物的社会性,展现时代感和人情味
很多事物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物品甚至是人们情感或精神的寄托,古代诗词所咏的那些物,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经典散文里的那些事物,总能让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社会性、时代感和人情味。
为了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事物的社会属性,笔者常常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老照片:有时代感的服饰,有年代感的建筑,有时代烙印的物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池塘残荷、校园雕塑、清晨露珠,等等。引导学生联想——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学生由露珠而联想“蒸融自己,莹润别人”,从“稻穗低头”联想到“充实者谦虚”,从“秋池残荷”联想到“时不我待”等。一名学生从笔者提供的缝纫机照片中联想到奶奶的故事。
“缝纫机不能卖!”奶奶态度很坚决。“妈,你现在眼睛不好,用不了缝纫机了,放在这里多占地方啊!”爸爸苦苦劝导。“这台缝纫机是给你结婚买的,没有它,你们还结不了婚。为了买它,我和你爸攒了一年多的钱,买了之后,你们都不用,只有我用它给家里人做衣服,现在倒好,什么东西都买,不合适了就扔,哪天我不中用了,你们是不是也把我扔了?”奶奶愤愤然。“妈,现在没有人穿自己缝制的衣服了,小龙现在都上高中了,平时课业紧张,我们想给他买台跑步机,用来锻炼身体,可是家里没地方放啊!”爸爸搬出我这个杀手锏,他知道奶奶疼我,只要是我的事情,奶奶总会让步的。客厅里安静了。
片段中的缝纫机是一件普通的物件,但它身上折射出的时代印迹却非常明显,作者抓住缝纫机在婚姻中的作用这一时代印迹,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观念冲突,凸显了缝纫机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把事物放进生活的长河中,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事件,写作对象才可能具备社会性,文章才有可能展现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黄石市黄石二中)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