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莉玲
摘要: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提出的新命题。为了有效利用校本资源,构建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差异的课程体系,并进行有效实施。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系统规划“启智”课程,从课程设置充分体现校本和满足差异,课程实施充分体现师生合作和分享,评价方式体现多元化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校本特色。
关键词:校本资源;朱棣文精神;“启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A-0027-05
课程资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而提出的重要概念,是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发和利用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所谓校本资源,是指支持学校达到一定办学目的,实现一定办学功能的各种资源,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因素,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先生的名字命名。朱棣文祖籍太仓,是一位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的物理学家。朱棣文伟大的科学成就、严谨的治学态度、深邃的科学思想、卓越的创新精神,均为世人所称颂。我校多年来通过对朱棣文的成长历程、杰出贡献及其人格魅力的研究,从他身上总结、提炼和汲取了优秀的精神特质——“厚积薄发、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和“探索发现、实践创造”的科学精神,并将其命名为“朱棣文精神”,以期引领学校发展与师生的精神成长。这是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资源,也是我校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启智教育”的主张,构建“启智”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基。
一、“启智”课程建设的背景
“启智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智慧生长。“启智”课程,是落实“启智教育”主张的重要载体。课程规划如何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学校特点并满足学生需求,是“启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實施与管理,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向权力下放进行了转变。权力下放也意味着责任分担,地方与学校已不仅是国家课程的管理者与执行者,而且是三级课程创造性实施的规划者、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这不仅对学校提出了课程管理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要求,同时在如何创造性地领导本校的课程规划、开发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尤其是校本课程,它是在学校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校的资源特色,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辅相成,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它是在对学生多样化需求进行科学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它有很多特殊之处,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需要学校的系统规划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
(二)学校办学理念深化的需要
为了实现朱棣文精神的落地生根,学校秉承“沐浴朱棣文精神,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师生最优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分别从朱棣文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出发,培植具有“格物致知”和“书香致远”特质的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精神,涵养人文情怀”的“启智教育”文化品牌。“格物致知”和“书香致远”因此成为我校的特色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使这两种精神在我校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从这两方面着手规划、组织和实施启智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有着不一样的兴趣爱好、认知方式和学习起点,校本课程必须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关注个体差异为旨归。学校应该从课程设置、选课、上课到课后评价,充分体现“学生至上”——课程设置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要,课程实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在自身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发展。
二、“启智”课程的架构和实践路径
“启智”课程的规划,既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又要体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历史传统,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必须开发具有学校特点的、多样态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体需求的高度统一。
(一)“启智”课程的架构
我国第一本教育学专著《学记》认为:教育本质为“化民由学”。“化民”即启智育人,启迪人类智慧。因此,“启智”教育是“启迪智慧”的教育,“启智”课程就是“启迪智慧”的课程。“智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生活的智慧。要培养有道德的人,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我校德育的目标,因此衍生出“修德”课程和“和悦”课程。二是学习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智慧的学习内容和智慧的学习方式。这就决定了“启智”课程的另外两大类学习内容:“书香致远”课程和“格物致知”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实施,营造书香弥漫的学校气质,培养“求知、爱美”的学生,培育“厚积薄发、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格物致知”对应的是“探索发现、实践创造”的科学精神。“书香致远”通过课程设计和实施,氤氲科技学习氛围,培养“求实、爱真”的学生。“启智”课程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智慧的,也就是指让儿童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程的设置正是尊重学生个体需求、满足差异的体现。它的特点是学习过程是自主的,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能关注生成性目标的达成;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能关注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起点和认知风格,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因素;等等。因此,“启智”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通过“修德”“和悦”“格物致知”“书香致远”四类课程,以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朱棣文小学建构了“启智”课程的图谱(见图1)。
(二)“启智”课程的实践路径
“启智”课程是在对朱棣文精神的深刻把握和内化,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基础上而产生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充分体现“校本”和“满足差异”
校本课程要以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指导。首先,在规划“启智”课程结构时,我校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利用问卷星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对学校不同年段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形成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报告的分析结果,是我校设计校本课程结构和门类的重要指针。其次,进行教师能力专长分析。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是一所师资水平较高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力得到下放,让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转向成为课程的管理者、开发者和执行者的多重角色。这给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挑战。因此,学校利用问卷星软件,对每个新人职的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在规划校本课程时,可以让更多具有良好课程能力和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再次,进行学校与社区、家长课程资源分析。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以“朱棣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校本资源。它包括朱棣文的事迹及衍生的精神文化等。为了使其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大亮点,学校对这些资源进行汇总、梳理,对其适切性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对学校后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资源。另外,学校注重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聘请社区内有专业特长的热心人士及家长作为校外专家,担任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与居委会、自来水厂等结为共建单位,为校本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创造条件。
为了达成“为每一个孩子设计适切的课程”的目标,学校购买了“腾讯智慧校园”平台,每位学生的家长都是这个客户端的用户。每学年伊始,学校将校本选修课程一览表以及每一门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内容、教师简介、招生对象、招生人数、材料准备等)在智慧校园平台上发布,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一周后,在规定时间段内,由家长和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进行“抢课”,先報先得。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2.课程实施充分体现师生“合作”“分享”
“合作”和“分享”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成就卓越、获取成功的坚实架构,也是我校“启智”课程的实施理念,它包括教师间、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分享”。
(1)课程纲要,是教师间“合作”“分享”的必要保证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学校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课程专家指导小组,形成“合作”“分享”的组织架构并组织成员间开展探讨和交流;组织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的草根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等。学校还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同质、同类课程的教师结成合作团队,通过研讨提升教师的课程理念;引导培养教师积极开发、合理使用、合作分享校本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研究过程中,重视经验分享、问题解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形式等不断加以改进,提升课程与学生的适切度。采取“现场观摩”“专题研讨”“案例点评”等多种合作形式,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措施是: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课时安排、硬件支持、班组规模等内容。校本课程是教师自主开设的课程,但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不应该是教师个体单打独斗的结果。学校在学期初就对全体授课教师进行课程培训,明确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并且组织教师参与团队校本教研,通过同伴互助拓宽思路,明确自己所开设课程的目标、内容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纲要。课程纲要的撰写要求内容全面、表述清晰、可操作性强,使之成为这门课程的纲领和实施指南,也是期末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通过师生主体的共同参与,逐步完善本课程及其纲要,不断提高实施质量。
(2)制度设计,是师生间“合作”“分享”的有力支撑
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走课制。这一打破原班级建制的组织形式,给课程管理带来了难度。学校制定了《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校本课程规划》,系统规划了校本课程的目标、类别、课程开发、评价方式,成为引领校本课程授课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两方面的制度:
第一,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制度。师生间的“合作”“分享”突出表现在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上。通过“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制度”,引领教师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了解本班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和学生的普遍兴趣,力求选择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儿童化”“学生化”的资源。另外,让教师明确: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人。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积累课程资源,由教师将其系列化、有序梳理,形成适切的课程资源。
第二,师生教学相长制度。一是教师点名制度。利用腾讯智慧校园平台,授课教师在手机上对学生进行点名。如有未签到的学生,教师可点击一键发送,系统会将缺课学生的姓名直接发给该生的班主任老师。如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家长或班主任老师均可通过平台向授课教师请假。这一制度,保证了走班情况下每位学生的出勤率。二是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师生间教学互动的有效纽带,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施民主管理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在校本课程授课中实施,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了解授课教师的状态、课程设计的优势和不足,课程实施的适切性和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授课教师的一种规约和促进。学生评教制度实施的主要对象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通过问卷星软件实施。评价内容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还有满意度的总评等。通过这两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既体现了师生间的“合作”“分享”,又有效规约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