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班课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30 11:13夏利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云班护理学教学效果

夏利华,简 平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重庆 402763

《急救护理学》是护理专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传授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树立“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应急、急救综合能力[1-4]。本课程知识点多且难以掌握,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达到教学目标是《急救护理学》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云班课”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在线上开展的互动教学新模式。用其来辅助教学,可以实现视频、图片、文字、语音资源上传,实时互动,实时反馈,实施评价等传统课程没有的功能[5-8]。本校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云班课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6级(604例)及2017级(700例)护理专科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由相同教师对相同内容进行授课,选取教材、教学PPT、理论及实践学时数均一致。对照组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即讲课前首先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随后提出本次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授课内容,最后归纳总结。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上课时未讲到的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云班课辅助教学。将《急救护理学》的重点章节融入到云班课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态完整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在学习第一章绪论之前,将电视剧《Chicago Medicine》的第一集上传至云班课,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列举视频中出现的自己学过的疾病和护理技术、未学过的急救技术、震撼心灵的场景进行头脑风暴,学生们可以在云班课的讨论区里进行激烈的讨论。在学习第三章院前急救之前,上传一个真实车祸现场案例并配上图片,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完成“如果你是现场急救护士,简述你的急救思路”。上第六章心肺复苏实践课之前,上传老师提前录好的心肺复苏操作及分步重点讲解视频。学生上课练习期间如未看清或看懂老师的现场讲解,可打开云班课边学边练。每次课上完之后上传同步练习题,将学生的完成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期末考试笔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满意度。期末考试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60 分及格。操作考试总分100分,80分及格。教学效果评分共分为7项:(1)学习兴趣;(2)重难点内容掌握;(3)学习主动性;(4)延伸课堂教学;(5)团队协作;(6)应急能力;(7)批判性思维。按照Likert 5级计分法对评价指标量化:“效果很差”计1分,“效果不好”计2分,“效果不明显”计3分,“效果较好”计4分,“效果显著”计5分。课程全部结束后,由教务处向2016级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017级学生由课程负责人在云班课上发布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2016级学生共发放问卷604,有效回收604份,2017级学生共发放700份,有效回收700份,有效回收率100%,学生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间期末笔试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分的比较 试验组期末笔试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教学效果量化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期末笔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教学效果量化分值比较分)

2.2学生满意度调查 试验组非常满意385例,满意287例,一般28例,满意度96.00%(672/700);对照组非常满意151例,满意352例,一般101例,满意度83.28%(503/604),试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急救护理学》在专科护理学生中教学效果欠佳,专科学生大部分基础差、主动学习能力不够[9]。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模式,存在单一化、教条化的缺陷,与临床对人才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日趋突出[10]。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采取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往往与临床工作相距甚远[11-12]。将云班课融入传统课堂缓解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矛盾。使用云班课,教师可提前上传课件、微视频等资源,基础较差、接受课堂知识困难的学生,可经过课前反复学习,达到课前同起点,经课后反复学习实现课后不掉队,遇到问题可随时向教师和同学咨询。教师通过云班课统计功能,全面把控学生的学习数量及质量。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可提供延伸性资源,供其进行更深入的拓展研究。

云班课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通过云班课数据统计发现,试验组急救护理课程平均出勤率达到98.2%,资源浏览率达100.0%,对照组的平均出勤率为91.6%,充分说明学生的主动性有所提高。期末笔试及操作考试的成绩比也显示了云班课联合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应用云班课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提高了应急、思维的能力。这也是临床医务人员最需要的能力,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欠缺对这些能力的培养。表2显示,两组团队协作、应急能力、批判性思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理论课上,以第三章“院前急救”为例,教师提前上传一段由急诊科护士录制的救护车内的设置及各项设备的功能讲解视频,让学生对救护车有较为形象的认知。另外,上传一个真实车祸现场案例并配上图片,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完成“如果你是现场急救护士,简述你的急救思路”。上课期间,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在云班课里激烈地展开讨论,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避免了传统课堂上因羞涩而不敢发言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机会锻炼应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操作课上,以第十三章“四大技术”为例(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课前老师将理论课件、操作步骤及重难点讲解的视频上传至云班课,让学生熟悉流程,掌握关键点。上课时,老师只用很短的时间讲解重难点,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1学时,其余时间为学生准备了野外创伤模拟现场,同时还模拟了存在急救器材短缺的情况。学生以临时组队的方式进行现场急救。通过类似课堂的反复训练,学生学会了迅速推选团队领导、快速分工合作,学会了选用布条代替止血带,用教科书替代夹板等应急措施。团队协作、应急能力、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云班课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肯定,但对师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较高。本研究仅以学生为对象进行比较,尚未对教师教学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比,所以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方向是以云班课和传统课堂相结合教学模式为导向提高师资综合素质的探索。

猜你喜欢
云班护理学教学效果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护理学杂志》稿约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