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裕红 邓扬嘉 龚巧巧 刘 晶 黄俊凡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0)
太阳病风寒表证首见《伤寒论》,以发热、恶寒、身体疼痛、食欲不振,寸关尺三部脉均浮紧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学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该病以冬季和春季最为常见,发病率高,其自然病程呈现周节律现象。张仲景同时在《伤寒论》提出对于病不愈“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可见,针刺足阳明穴位能激发经气、提高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削弱邪气(炎性物质)。本研究通过针刺风寒表证患者足三里,观察其对太阳病周节律及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根据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风寒表证的辨证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发病超过24 h;腋温大于38.5℃;WBC>10×109/L;合并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者;对针刺过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者;精神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重庆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太阳病风寒表证患者68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1.59±9.86)岁。对照组34例,男性1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2.29±9.79)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纳入病例均接受口服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3063)1粒,休息,避风寒,泡脚30 min,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足三里针刺治疗。操作方法:患者仰卧,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位予皮肤常规消毒,以“环球牌”无菌针灸针直刺1.5~2寸,进针后平补,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 min后出针,行针结束后按压针刺部位5 s,每日1次,疗程3 d。
1.4 观察项目 1)指标检测。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其中血常规采用迈瑞BC-6800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hs-CRP、IL-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器为Bio⁃RAD imark酶标仪,试剂由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感冒症状分级量化表,其中主症3项,为恶寒无汗、发热、肢体酸痛,根据轻中重程度按2、4、6计分;次症6项,为头痛、鼻塞、流涕、咽痒咽痛、咳嗽、恶心呕吐,根据轻中重程度按1、2、3计分。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感冒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以临床痊愈作为随访的终点事件,并记录总病程;其中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全部病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总病程比较 针刺组总病程(4.53±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24±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3 d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且针刺组证候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针刺组对照组n 34 34治疗前14.47±6.68 14.18±6.65治疗后4.03±3.78**△6.52±4.07**
2.4 两组炎性免疫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WBC、LYM、NLR、hs-CRP、IL-10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3 d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均上升(均P<0.01),且针刺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均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1),且针刺组NLR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hs-CRP及IL-10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
表3 两组炎性免疫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免疫指标比较(±s)
组 别 时 间WBC(×109/L)LYM(×109/L)NLR(×109/L)hs-CRP(mg/L)IL-10(pg/mL)针刺组(n=34)对照组(n=3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81±0.84 5.22±1.16*6.36±1.91 5.60±0.94*1.09±0.25 1.63±0.31**△△1.16±0.31 1.34±0.21**3.34±0.68 1.59±0.85**△△3.52±2.03 2.34±0.84**3.12±2.06 1.64±0.96**△△3.11±1.89 2.48±1.50 51.83±16.39 32.53±10.21**△△53.34±20.99 45.42±12.87
《伤寒论》太阳病篇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2]。两千多年前张仲景就已经认识到外感病的发展变化在人体中呈现一种时间节律,即“周节律”现象。他认为太阳病自然病程以7 d为1周期,如果在这1个周期中人体的阴阳自和能力较强或尚未完全丧失,机体同时无并发症或合并症,则病按期而愈。本临床研究入选风寒表证患者,以发热、恶寒为主症[3],病发于阳,常规治疗以休息、避风寒为主,口服新康泰克改善鼻塞流涕症状,结果表明该组病程5~7 d,接近周节律现象。“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后世医家认为针刺阳明经可以激发阳明之气,不仅杜绝邪传阳明,还能鼓舞太阳正气抗拒流连之邪;而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合治内府,所入为合”,合穴脉气盛大;所以笔者在风寒表证早期针刺足三里,通过健运脾阳、培土化元、益气养血、温中散寒,增强机体阴阳自和能力,从而达到截断病程的作用[4]。
中医学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主导作用,如《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里的两虚即为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不足,与现代医学促炎-抗炎理论相合[5]。李杰等检测风寒表证模型小鼠血液白介素及血常规,发现IL-10及白细胞含量在疾病初期逐渐增加[6-7],病程第3~4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持续1周恢复正常,与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时间节律基本吻合,并认为白介素是中医正气的免疫学物质基础之一[2,8-9]。IL-10最初认为由Th2细胞分泌,Th2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11]。后续研究发现持续病毒感染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均可产生IL-10,该细胞因子具有刺激免疫释放、抑制免疫亢进和抗炎活性的免疫调节作用[12]。本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风寒表证患者经针刺足三里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增加,IL-10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这说明针刺足三里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截断抗炎介质上升以减轻炎症因子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达到机体促炎-抗炎双向平衡,该实验结果与吴凡伟运用电针刺激脓毒症患者足三里后对IL-10作用相一致[13]。
本研究发现风寒表证患者经针刺足三里后NLR降低更明显,说明能针刺促进机体免疫增强同时炎症减轻[14]。hs-CRP是机体的炎性因子,能极灵敏地反映全身炎症状态[15]。本临床研究结果发现中低热入组的风寒表证患者血液中hs-CRP轻度升高,针刺治疗后下降明显(P<0.01),提示针刺足三里能减轻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太阳病风寒表证常规治疗的患者病程接近周节律现象,而早期针刺足三里能缩短病程,防止传变,其机制可能与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减轻炎症反应、调整促炎-抗炎双向平衡相关。后续研究中可扩大病例数,进一步从CD4+、CD8+方面探讨针刺风寒表证患者足三里的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