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塞伊玛
——图尔宾诺式铜矛简介及相关研究

2020-07-30 09:08古慧莹
文物季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尔山西省博物馆

□ 古慧莹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1912年发现于苏联塞伊玛火车站旁的墓地及1891年发现的图尔宾诺墓地而得名[1]。该文化发源于阿尔泰山地区,横跨欧亚草原,东起南西伯利亚,经乌拉尔山,西至乌兰克草原,南界大致在中国西北。迄今为止,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铜器数量并不多,除塞伊玛、图尔宾诺、列什诺耶、罗斯托夫卡及萨特加墓地外,其余塞伊玛—图尔宾诺铜器均为零星发现,但其分布范围不小于三百万平方公里。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典型器有“山”字脊倒钩铜矛、弧背刀、空首斧、马头刀等。

近年来,我国境内塞伊玛—图尔宾诺铜器的不断发现,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林梅村、胡保华、李刚、高江涛、刘翔、刘瑞等先生都曾撰文对此类铜矛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各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塞伊玛—图尔宾诺倒钩铜矛,并对我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进行了类型学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详尽的资料。

一、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阔叶倒钩铜矛

该铜矛为太原铜业公司于1979年拣选,后入藏山西省博物馆第二专题陈列馆。2004年,山西省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博物院,2007年山西省博物馆第二专题陈列馆挂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该铜矛(图一,1)遂藏于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至今。

该铜矛为矛叶前窄后宽的阔叶形,尖部圆钝,中起棱脊,中脊根部两侧各有一条形似尖刺的短脊,呈“山”字形(图一,2)。骹管呈圆筒形,管壁厚度不均,骹根部饰三道凸弦纹,弦纹处有环形钮,钮同侧的骹管与叶底部连接0.9厘米处有一残倒钩。倒钩一面为弧形,一面为平面,说明铸造时只在上面的范刻了槽。铜矛通长34.6厘米,矛叶长22.2厘米,矛叶最宽处10厘米,骹长12.4厘米,骹口直径2.9厘米。倒钩残长1.6厘米,宽0.8厘米。

原来矛叶中上部残缺约1厘米近菱形小孔(图一,3),后修复。保存现状较好,仅矛叶的一面有轻微锈蚀剥落,另一面光亮如新。叶面不平直,略有起伏。骹管底部靠近钮的一侧有一小豁口,矛叶边缘不甚光滑,有多处轻微凹陷,有使用痕迹。

图一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阔叶铜矛

图二 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典型器物

图三 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演化规律

经检测,此铜矛为红铜质,只含有少量锡元素和微量铋元素(铜97.1%、锡1.3%、铋0.2%、其他1.4%)[2]。

二、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演变规律

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最典型特点为骹管与矛叶连接处有“山”字形脊。此外部分铜矛在骹管上靠近叶底部位置有倒钩,如罗斯托夫卡墓地(图二,1)和恰雷什河畔发现的铜矛,该铜矛断裂为两部分(图二,2)。

林梅村先生推断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演化规律为:窄柳叶形“山”字脊铜矛——宽柳叶形“山”字脊铜矛——阔叶形无“山”字脊铜矛[3]。

阿尔泰山北麓特里季亚科夫矿区出土和阿尔泰边疆区巴尔瑙尔博物馆藏铜矛(图三,1)为窄柳叶形“山”字脊铜矛代表性器物。宽柳叶形“山”字脊铜矛代表为阿尔泰边疆区布尔雷县乌斯季—扬卡墓地出土铜矛(图三,2)。青海西宁沈那遗址出土铜矛(图三,3)则符合阔叶形无“山”字脊铜矛特征。

三、中国境内零星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

截止目前,我国境内发现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共16件(表1)。其中征集品11件,分别为:山西省艺术博物馆1件、山西博物院1件、青海大通县文管所1件、甘肃博物馆2件、陕西历史博物馆1件、辽宁朝阳县文管所1件、国家博物馆1件、河南南阳市博物馆3件。发掘品5件,分别为:青海西宁沈那遗址1件、河南淅川下王岗H1814件。

依据骹叶交界处是否有“山”字脊将其分为A、B两型。

A型铜矛:2件。中起棱脊,圆锋阔叶,骹管略呈圆筒型,底部饰三周凸弦纹,并附有环形钮,骹管与矛叶连接处有“山”字形脊。

此类铜矛根据骹管上端有无倒钩可以分为两个亚型,即Aa型与Ab型。

Aa型铜矛: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骹管上端有倒钩(倒钩残),倒钩与钮位于骹的同一侧。通长34.6厘米,矛叶最宽处10厘米。

Ab型铜矛:辽宁省朝阳县博物馆藏,骹管上端无倒钩。通长34.7厘米,矛叶最宽处9.9厘米,矛叶厚0.2厘米。

B型铜矛:中起棱脊,圆锋阔叶,骹管略呈圆筒型,底部饰凸弦纹,并附有环形钮,骹管上端有倒钩,无“山”字形脊。

B型铜矛根据倒钩与纽的相对位置分为Ba、Bb两亚型。

Ba型铜矛:2件。特征为骹管上端有倒钩,倒钩与钮位于同一侧。

南阳市博物馆藏0232号铜矛,矛叶一侧边缘中部有一近长方形豁口,倒钩末梢似有残断,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弦纹旁的钮已断。通长38.0厘米、宽12.5厘米。

Bb型铜矛:12件。骹管上端有倒钩,倒钩与钮位于不同侧。

青海大通县文管所铜矛,矛头扁平,骹管下部饰两周凸弦纹,通长34.2厘米,矛叶最宽处11.4厘米。

甘肃博物馆铜矛47922,矛头扁平,且边缘不光滑,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通长38.9厘米,矛叶最宽处13.5厘米。

甘肃博物馆铜矛12308,棱脊直通矛尖,矛叶一侧边缘中部及下部有两豁口,倒钩残断,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通长35.1厘米、矛叶最宽处11.7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铜矛,棱脊直通矛尖,矛头圆钝,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钮由于外力挤压已弯折,通长35.8厘米,矛叶最宽处12厘米。

国家博物馆铜矛,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通长 37.9 厘米[4]。

南阳市博物馆铜矛0233号,矛头扁平,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与钮相对的凸弦纹处有一不规则金属颗粒,反映出其铸造技术的不成熟,通长34.7厘米,矛叶最宽处11.9厘米。

南阳市博物馆铜矛0234号,矛叶边缘粗糙,棱脊直通矛尖,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通长36.4厘米,矛叶最宽处11.2厘米。

沈那遗址铜矛,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骹管尾部未经打磨,凹凸不平,尺寸硕大,通长61.5厘米,矛叶最宽处20厘米。

河南淅川下王岗H181出土4件铜矛。其中一件被报道过,骹管下部饰三周凸弦纹,通长37.0厘米、矛叶最宽处12.5厘米。另外三件于安阳市博物馆举办的“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中展出[5](图四)。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A型铜矛有“山”字脊,形制更为接近塞伊玛—图尔宾诺典型铜矛,年代早于其他14件铜矛,其中Ab型铜矛由于骹管上没有倒钩,稍晚于Aa型铜矛。B型铜矛骹叶连接处“山”字脊消失。矛叶宽度和长度比值开始增大,矛叶边缘弧度变大[7],与塞伊玛—图尔宾诺典型铜矛差别较大,年代较晚。

此外,典型塞伊马—图尔宾诺文化铜矛矛锋都十分尖锐,而我国境内的阔叶铜矛矛锋圆钝,无法运用于实战,应该是作为礼器存在。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倒钩与钮均位于同一侧,而我国境内的此类铜矛,倒钩与钮的位置相对随意,同侧异侧均有发现。因此可以推断我国境内阔叶矛应该为本土工匠受塞伊玛—图尔宾诺铜器影响所做的仿制品,并非由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区直接传入。

图四 河南淅川下王岗H181出土3件铜矛

表1

有关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年代,切尔内赫先生认为在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18或17世纪,并得到学界大多学者认同。据林梅村先生推断,塞伊玛—图尔宾诺人进入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大举南迁至新疆及天山北麓地区,而后又与祁连山附近的四坝文化和齐家文化相互碰撞,西宁市沈那遗址铜矛出土于沈那遗址齐家文化层,最后与中原的陶寺文化产生交流。由此可见,塞伊玛—图尔宾诺的青铜铸造技术的传入与中国青铜文化的产生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因此可以推断最接近典型器物的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铜矛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四、结 语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倒钩铜矛充分反映出东西方早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其本身既保留了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文化典型特征,即有“山”字脊、倒钩与钮位于骹管同侧;同时又有其自身特点:矛锋圆钝,不作为实用器,可能作为礼器存在。因此其处于典型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与其他14件颇具本土特征的“仿制品”中间的过渡阶段,年代略早于我国境内发现的其他同类型铜矛,年代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它为今后中国青铜文明的起源和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1][俄]E.H.切尔内赫、[俄]C.B.库兹明内赫著,王博,李明华译《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4、5页。

[2]刘瑞、高江涛、孔德铭《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合金成分》,《文物》2015年第10期。

[3]林梅村《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2期。

[4]李刚《中国北方青铜器的欧亚草原文化因素》,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91页。

[5]胡保华《试论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铜矛的年代、性质与相关问题》,《江汉考古》2015年6月。

[6]线图2-13出自刘翔、王辉《甘肃省博物馆藏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调查与研究》,《西部考古》第13辑。

[7]刘翔、刘瑞《辽宁朝阳县文管所藏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调查及相关研究》,《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图尔山西省博物馆
图尔敏模型在法律论证中的应用与深化——以于欢案为应用实例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求学之路
博物馆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我只能给你及格
我只能给你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