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2020-07-29 10:46刘宝磊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多元化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金融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金融市场变化迅速,农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业发展比较薄弱的部分,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促进了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优化,以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为导向,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金融的转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出不断努力。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转型与构建多元化金融机构的意义,并根据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可行性的措施,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转型;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6-0144-02

0 引言

城市金融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农村金融要赶上城市金融的步伐,就应该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形成以公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机制,建设并完善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重视“三农”问题,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金融机构进行转型,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多样化的发展,合理规划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的有效增长。

1 农村金融转型与构建多元化金融机构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想要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农村金融。党和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村的“三农”问题,现代金融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农村的金融体系尚未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已被提上日程,国家也积极颁布政策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为中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农村金融的转型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有利于金融业的新发展,活跃我国的金融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新发展[1]。

2 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

2.1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制约

我国农村金融的服务模式比较单一,并且近几年来没有改变,农村金融普遍存在着缺乏创新的现象,同时流程比较烦琐,制约了农村金融的新发展,从农村小额贷款来看,小额信贷的业务规模和覆盖范围有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同时缺少中间业务,使农民的信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同时,我国小额信贷的手续比较复杂,不符合农村金融的发展需求,也阻碍了小额信贷的新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办事速度也都直接影响贷款的发放,过于烦琐的手续不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

2.2 农村金融风险制约

金融的发展存在着一定风险,但只要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转型,实现农村金融机構的多元化发展。民间金融因为自身的灵活性比较高,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它存在自发性的特点,很多农民都是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贷款,没有将其落实到纸上,这就增加了农村金融的风险性;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要的贷款对象,不良贷款率逐年增高,因此为了降低风险,信贷公司提高了对贷款资格的审查力度,从而促进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2]。

2.3 农村金融政策制约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相比,差距也比较明显,特别是在政策方面,存在些许不同。中国农业的发展部分需要贷款,而专门设立的农业发展银行还未完全履行职责,在贷款比例方面也更多倾向于粮油和棉花贷款,其余方面的贷款比较少,因此对农业金融的全面发展支持力度不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公司的重要险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农业的发展,但是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使得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2.4 农村金融网点制约

我国农村金融网点的数量不多,不利于农村金融的转型,大部分银行都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为了防范风险,对贷款资格的审查越来越严格,但却忽视了营业网点的建设,营业网点的数量有限,并且大部分都建在了城市,农村的营业网点数量不多,并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网点数量也不断减少,农村信用社都在向着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农业领域的政策倾斜减少,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也在减弱。

3 加强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对策

3.1 创新农村金融模式

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金融模式支撑,加强对农村信贷市场、农村保险市场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指明方向。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形成专业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帮助农民更加科学地种植;加大对农村保险市场的支持力度,使农民能够自主参加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环境,农村金融机构应以市场为导向,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从而提高竞争力;小额信贷公司应着眼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简化农民办理贷款的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尽快为农民发放贷款,促进农业的发展[3]。

3.2 规范农村金融行为

农村金融的转型、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加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规范农村金融的行为,促进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信誉较好的个人给予信贷支持;要规范民间借贷在农村的发展,使借贷手续能够落实到书面上,并且遵守我国金融法律的规定,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借贷流程、借贷合同规范合法,使民间借贷能够步入正轨。相关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还要加快立法与司法工作,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司法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投资环境,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强化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效率,积极解决“三农”问题,通过“风险补偿”等形式加大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4]。

3.3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在推进农村金融转型,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关键一步。国家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调配资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增加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从而不断提升服务农村的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规范农村金融建设,鼓励农民自主参与农业保险,从而降低农村金融的风险;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开展诚信企业和诚信乡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农村信托业的发展,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实行农作物保价制度,增加农民的收入;整合支农资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对“三农”信贷投入的激励和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比例,同时增强农村资金的回引力度,解决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更好地保障农村金融安全。

3.4 颁布农村金融政策

国家支持农村金融是其发展创新的第一步,要想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由政府出资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评价抵押物,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的方式进行抵押,或者将宅基地作为抵押物,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银行也应出台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优惠,减免一定税收,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拓展农村小额贷款的业务领域,在为农民办理贷款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产业信贷链,加大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增强金融产品的推广效果,对于农村个体化的发展,也有针对性的贷款,提高对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使小额贷款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都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促进农业金融的发展与进步[5]。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且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促进自身发展,遵守法律的规定,使民间借贷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使其能够从自身现状出发,探索适合自身的农村金融改革之路,积极应用农村金融政策,加强对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规范农村金融的行为,使借贷流程、借贷合同规范合法,增加金融网点的数量,提高农业的融资渠道,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促进金融机构的转型,从而更好地规范农村金融的行为,实现农村金融的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朱孔彩.关于我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329-330.

[2]周小琪.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转型与多元化的制约因素[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73-74.

[3]周后強.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时代金融,2018(8):49-56.

[4]魏呈呈.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7.

[5]朱孔彩.关于我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328-330.

【作者简介】刘宝磊,男,河南上蔡人,博士,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组织。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