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永权
【摘要】2020年端午节前夕,笔者组织了一场以学习制作本地特色粽子为切入点,以弘扬端午文化、促进亲子和谐为目的亲子活动。活动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不同以往的召集方法、教学方式,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总结活动经验、成果,获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关键词】端午节;传统文化;亲子
2020年端午节即将来临,我想策划一期以亲子为对象,以了解本地粽子文化并动手操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如何让活动有传统文化味?如何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如何让参与活动的亲子有更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这是提升传统文化知识性、趣味性的关键。为此,我开启了此项活动的策划。
我所处的地方是珠海市斗门区。这里位于珠江出海口,有着历史悠久的疍家文化,疍家人的粽子颇有特色。我知道有一位很热心的志愿者,他的妻子经常参加斗门区美食节活动,经打听,原来她叫阿玉,她做的就是疍家人的粽子。短暂了解后,我还发现她善于讲故事,能讲出个为什么来,非常适合做这项活动。
为了把这个活动做好,我们决定前往她做粽子的地方看个究竟。
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小托村,阿玉和她的帮手们也已经准备好裹粽的原材料,打算演示一遍给我们看。为了将这一过程更好地呈现,我们决定以视频的形式,将这一过程摄录下来,最后以一个完整的成片供给大家学习。从原材料的挑选到处理,再到裹粽时的方法要领及烹饪时间,我们对裹粽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并被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触动。当然,单靠视频学习,难免仍会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因此,为让参与活动的亲子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过程,我们邀请阿玉和她的帮手到现场进行指导,让孩子、家长们及时对困惑的地方查漏补缺,从而真正的了解、学习这门手艺。
此外,我们策划开展一场关于端午的知识科普,从端午的来历原因到端午的民俗文化讲起,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巩固孩子们对端午知识的记忆,并通过重点讲屈原“心系国家,一心为民”的精神,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观念,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公民精神。
中国的传统手艺需要传承,而时代进步的产物亦需体验。因此,在学习传统手艺的同时,我们也想将现代化智慧便利的裹粽方法传授给参与活动的亲子们体验。因此,我们设想策划一个使用“包粽神器”包粽子的环节,通过视频及现场教学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使用“包粽神器”,体验智慧包粽子的乐趣。同时,为增强参与活动的亲子在包粽子过程中的体验感与参与度,我们策划在包粽环节的最后,进行粽子的评奖,颁发“最佳学习奖”,肯定孩子在学习端午文化中的表现,并希望以此激励他们对端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为了让活动策划更有创意、活动形式更丰富,我们试图通过看、听、做等多种途径,提升传统文化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获得感,本次活动整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和思考。
1.定准主题。亲子活动是年龄偏小孩子及家长最想参加的活动,这类活动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卻又往往机会较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化生产粽子已成为可能,买粽子易,但想亲身体验包粽子不易,以亲子包粽子的形式,必会大大吸引家长和孩子们的参与,为此,我们定一个以“亲子携手‘粽是情”的主题,从参与活动报名的情况看,这种形式很受亲子的欢迎。
2.召集有方。之前的很多活动,我们把相关活动信息发布出去后,由家长到青少年宫前台报名,先报先得,报满即止。为此,很多家长看到免费的活动,不管想不想参加,先报名再说,报名之后,不参加者常有。本次活动,我们采用通过有关端午的知识问答,答对且用时短的才有资格参加,有的家长为了获得参与机会,利用每天可以参与的规则,不断挑战,让想参加的亲子有机会参与,实现了主办方与参与者的双赢。此外,我们通过“你最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为题写评论,引导大家对粽子的风味进行表达和讨论,从而引发大家对中华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思考,最后通过评论点赞量进行筛选,从而在该过程中实现对活动的推广宣传。
3. 体验感强。现场以PPT、视频资料、成语接龙游戏、亲手制作、亲口品尝等形式,让大家学习了解端午文化。这种视觉、味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综合体验,让孩子们更快乐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端午节日的文化意义。
4.调查反思。为了更好地了解参与者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受,以便于我们后续对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策划优化,我们在活动前后均设置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参与者在活动中对端午传统文化了解的变化及收获,进而让我们可以有依据的对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反思,从而让活动越来越好。
本次端午节活动的策划,实现了多种有趣项目的结合,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将端午节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传承给了下一代。我们也希望梳理总结好这次活动的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策划相关活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继续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