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中职院校已经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同时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也有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融合背景,并分析了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教育;思政教育
中职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后,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觉悟,更能极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作为中职思政教师必须重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能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实践工作和专业发展中充分、有效地展现自我价值。
一、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背景
(一)中职教育提倡敬业精神
在当前的社会中只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具备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具有工匠精神和较强思想道德水平的实践性合格人才,这在中职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这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以此来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精神。
(二)工匠精神要求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职院校要想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积极融入工匠精神,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工匠精神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水平,同时对加速推进中职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融合也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工匠精神提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而创新已经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作为中职院校必须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创新精神上。
二、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促进中职思政教育职能转变
现阶段中职思政教育不能仅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内容进行教育,要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对其工匠精神进行培养。在以往的中职教育中,教师只重视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并没有进行教育和指导,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作为中职思政教师在培养学生思政觉悟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
从当前国家所推出的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的就业需求来看,对于学生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越来越重视。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中职思政教师必须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
例如,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去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大赛、工匠精神演说活动、举办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辩论活动等,以此来有效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对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这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多元化融合形式
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要想将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必须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过多依赖,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和特长,然后让学生从自身的思想理念出发,接受思政教育。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政能力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水平。因此作为现阶段的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推广互联网智慧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完善系统性学习。此外,也要在学校中建立“青马班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然后再积极开展相应的理论教学活动和定岗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政治思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并在思政教学中积极融入工匠精神,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可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拥有良好的工匠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獻
[1]费颖.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98(01):225-248.
[2]闫伟华.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培训,2017,(002):211.
[3]张建文.论新时期中职思政理论课程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2019(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