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三
摘 要: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数学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起点。教师能引导学生动起手来,学生能不怕犯错误,大胆质疑,养成勇于尝试探索的精神,这应该成为数学家常课堂的主旋律。
关键词:动手;动脑;玩转;圆锥体
圆柱和圆锥是生活中非常容易遇到的几何体,是小学立体图形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结合实物直观图“去看”固然是展开探索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鼓励并引导学生动起手来主动探究、边玩边思考,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持久兴趣。以下结合日常课堂教学,重点以圆锥体为探讨对象。
一、找一找,从自由观察到重点聚焦
孩子天性爱玩。会玩的小孩无形中玩出了成长的智慧,而不会玩的小学生则玩出了麻烦,更不可能玩转数学。在学习圆锥体之前,我布置了一项神秘的家庭作业,即让学生回家尽可能多地找一找家中的圆锥体,能带来的则带到课堂,不能带来的可以绘制草图。
(一)圆锥体是有温度的
第二天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晒宝”的大比拼。学生甲带来了自己吃过的蛋卷冰激凌筒,上面还散发着满满的香味;学生乙的爸爸是一位辛勤的瓦工师傅,他带来了爸爸砌墙用的沉甸甸的铅锤;学生丙则展示了一幅草图,大体形状是书房台灯灯泡上面圆锥形的灯罩。学生自己动手找到的圆锥体,有味、有情、有形、有分量,这样的圆锥体才是有温度、有故事的。
(二)圆锥体是有生命力的
学生们是非常善于观察的,教师往往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启示”,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有学生带来了儿时玩过的陀螺,虽然陈旧,但是残留自己玩过的痕迹;有学生出示了自己刚刨过的铅笔尖,刚被削出的小小的圆锥体近在手中;其中有一位学生笑着说,“撑开的雨伞”也是一个近似的圆锥体,多么动感,多么饱满,多么可爱的圆锥体。学生们经过这一番比拼,蓦然发现原来传说中的圆锥体并不陌生,它们就时刻潜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今天的课堂学习,我们只是有重点地把目光聚焦于此而已。
二、转一转,从直观判断到理智分析
晒宝结束,质问开始。我提出若干问题:这些所谓的圆锥体到底都长啥样?哪里有“圆”?哪儿有“锥”?“体”“面”怎回事?
首先,我给四人小组每组发放一根小木棒、一张卡纸,然后拿出一个小木棒,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要做什么。当我把一张直角三角形卡纸的一条直角边固定在木棒上,他们开始猜测我的行为动机。此时我却停下来了,鼓励学生们去继续下面的游戏,让他们旋转木棒、决定直角边的长短、裁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
或快或慢,到底转出了什么图形?转动的图形中,各个特征在哪?有无神奇的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交给各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相互交流玩转的圆锥体的劳动收获。
三、剪一剪,从综合认知到课外拓展
学过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法后,面对圆锥体的展开图,有学生理直气壮地问我,怎么书本上没有圆锥体表面积的求法?难道无法求解吗?我没有直接回答能或不能,只是给他提供了一道选择题,题目如下:从一张圆形纸板剪出一个小圆形和一个扇形,分别作为圆锥体的底面和侧面,下列的剪法恰好配成一个圆锥体的是()。
他在仔细观察、对比之后,还是不确定,但凭感觉他很慎重地选择了D。我没有给他提供正确答案,只是撒了个善意的谎言说,老师也懵了。我知道他不服输的劲儿是出了名的。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可以回去剪一剪、做一做嘛!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到我办公室说他找到答案了,而且还攥着拼凑成功的得意作品。我笑着说,应该是“剪”到答案了。而且在剪拼的操作中,他還发现——小圆的周长与扇形的弧线长必须相等,才能搭配成一个完整的圆锥体。
四、倒一倒,从对比关联到建立模型
课本刻意把圆柱与圆锥放在一起编排教学,既显示出编著者的良苦用心,也表现出圆柱与圆锥二者之间确实存在诸多的对比关联,利于学生的对比学习。
(一)从古籍中领略先人智慧
实际上,我们先人早就研究过如何计算物体体积。《九章算术》记载圆柱体体积计算“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圆锥体体积计算“下周自乘,以高乘之,三十六而一”。通俗地说,即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即底面周长的平方乘高,再乘十二分之一,圆锥体体积即底面周长的平方乘高,再乘三十六分之一。
(二)从实验中感知体积关系
准备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各一,等底等高。先用沙子填满圆锥形容器,再倒入圆柱形容器,观察需要几次才能填满。利用这个直观的小实验,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三次正好能填满。所以,圆锥体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
这种关系,也可以通过切一切来感知。例如将底面直径长2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橡皮泥切成圆锥体,这个圆锥体最大体积是多少?这种通过切割处理,能非常形象地揭示出两者的体积关系。
(三)从模型中发展思维水平
建立圆锥模型不只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这种模型不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圆锥物体,而是在学生的思维深处抽象出一个可大可小、可合可分、动感十足的活圆锥。
生活中处处都有圆锥体的影子,只有做个有心人,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将身边的实物抽象为圆锥问题,进而感知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重大价值。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别有用心地将圆锥问题贴近生活,在动手玩耍中将课内看似枯燥干瘪的理论知识注入更多的生活气息,迫使理论更接地气。如此这般动手又动脑,学生玩转的又何止是圆锥体。
参考文献
[1]楚平.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闫祯.有效学习指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余文森.名师怎样观察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教育部制订.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王策三.教学论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