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代久远而背负着厚重历史的文物,在尘土的掩埋下,仍散发着文化的光芒。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带领我们领略厚重的文化气息。故而,面对文物,我们应秉承尊敬与爱护并存的态度。
新闻速递
八达岭长城出台《惩戒办法》 破坏文物者终身不得登长城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 为了强化对破坏文物的违法及不文明行为的惩戒,《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规定,破坏文物者终身不得登长城。4月9日,万里长城八达岭微信公号发布《惩戒办法》全文,其中明确了七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规定指出,对于破坏文物的违法及不文明行为,景区将其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并列入景区“旅游黑名单”。
具体来看,《惩戒办法》明确了七项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其中包括在长城主体上设置摊点、通讯设备;组织游览未经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长城;攀登未经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长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长城;非法移动、拆除、污损、破坏长城保护标志;在长城上架梯、挖坑、竖杆、堆积垃圾;对其他危及长城安全的行为等。
《惩戒办法》还规定,对于破坏文物的违法及不文明行为的人,景区将依法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构成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同时对于破坏文物的违法及不文明行为将纳入景区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并列入景区“旅游黑名单”。景区将不再接受相关行为的人预约购票和参观游览。
同时,对于监护人监护责任缺失或存在过错,导致被监护人发生破坏文物行为的,景区将对监护人采取与违法行为的人同样的惩戒措施。
近日来,八达岭长城也出现了不少不文明游客的行为。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新闻发言人李东此前表示,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出台的《惩戒办法》,有力震慑了不文明及违法行为,同时让景区管理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选自《北京商报》2020年4月9日,有删节)多维解读
1.保护意识的淡泊无视。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着实为一件令人讶异的事。这不仅是对景区文物的不尊重,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事实上,无论是政府政策的支持,还是先进技术的捧场,抑或是修复大师们的精心打磨,都需要我们打心底认同,并懂得对文物多一点爱护,少一些破坏。因为文物不是个人私欲的见证,而是一个国家文化领域的记录。
2.政府景区的相关制度。相关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文物保护的重视。除了依赖自觉的保护观念外,政策法规的出台,也体现着我国国力日益强盛之后对文化的看重。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也不能没有见证者。我们需要对文物多一些关怀,从而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下去,不被遗忘。
3.守法公民的责任义务。保护文物古迹,应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本应深入内心、深入头脑的社会认知,违背者却依然屡见不鲜。这些破坏公共利益、违背大局观念的行为,也会遭到舆论的广泛批判。保护文物古迹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守护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更应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社会认知中。
匠人匠心
王勉:让破碎的古瓷重焕新生
王勉,从事文物修复47年,曾为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圆明园等单位修复古瓷器,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凭借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他能快速判断碎瓷片原来的器形,通过多种手段让它们获得新生。
一如往常,王勉换上白大褂,心平气静地坐在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左手小心地扶着一件清代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右手拿着砂纸慢慢地打磨,不时地停下手,凝神打量纹路的走向,手指轻轻地在瓷器表面摩挲。
“这是找平。一定要处理到手摸上去很平整,感觉不到粘接缝的存在。”王勉轻声说着,目光始终没离开绣墩。很难想象,眼前这件几近完整的瓷器,不久前还只是一堆碎瓷片。“一共132块碎片,最小的比指甲盖还小,许多碎片互不相连。”
“当年英法联军将能带走的物品都带走了,瓷器不易运输,就被打碎了。因此圆明园出土的瓷器,无一是完整的。”王勉话语中透着惋惜。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圆明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仅瓷器碎片就多达10万片。
圆明园的瓷器都是官窑精品,对于修复技艺的要求非常高。为了还原这些历经沧桑的瓷器,圆明园特意找来了业内颇有名气的王勉。
“修复瓷器要经过清洗、拼对、粘接、补配、找平、做色、仿釉、做旧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王勉告诉记者,一般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修复好一件瓷器。
要从一大堆碎瓷片中拼对出一件器物,非常考验修复者的眼力。“每种器物的形状和纹饰,包括各个部位的厚薄都不一样,靠近火口和背面的颜色也略有差异。只有熟悉了这些情况,才能正确拼对。”在长期的修复中,王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遇上残缺不全的瓷器,补配成了关键的一步。“这是绣墩现有的花纹,依照中国器物对称性的特点,我们先用胶和瓷粉的混合物去造形,然后再一一描出残缺的花纹,每一笔都不能出错。”王勉强调,修复文物不能主观臆想,要有根据。如果器物的某个部分缺失了,可以参照其他类似的器物,也可以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地进行修复。凭借着高超的技艺,王勉曾将一件元代青白釉观音坐像缺失的9根手指成功复原,修复的部位与原物浑然一体。
“修复师是杂家,历史、美学、书法、绘画、物理、化学都要学。”王勉深有感触。为了便于学习新知识,他60多岁时学会用电脑。如今,王勉已经79岁,每接手一件工作,他都要先上网查阅大量资料,做足功课。“南京博物院老院长曾叮囑我们要做知识型人才,不要满足于简单的修修补补。”
静心,是交谈中王勉常用的词,也是他工作时的状态。他常常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老半天,满脑子都琢磨着如何把手头的活干好。“我几乎不接私人的活,博物馆的瓷器修复好后能让更多人欣赏,这更有意义。”
(选自“人民网”2020年5月13日,有删节)
素材解读
有敢于吃螃蟹的人,就有敢于奉献的人。我们的祖国从来不缺乏勇敢向前、为民众付出的人。王勉为了让文物能被更多人看见而投身于修复行业,奉献数十载青春年华,这是他被别人所敬重的魅力。
适用话题
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 匠人的艺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