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摘 要:铜斝最早在夏代出现,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消亡不见。铜斝使用时间长,形制丰富,数量多,在酒器中有较高的地位。文章拟结合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戈”铜斝,对铜斝的起源、用途、消亡原因以及“戈”族及其族徽进行分析。
关键词:铜斝;族徽;“戈”族
新乡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戈”铜斝(图1),高34.2厘米,口径20.7厘米,口外侈,口沿上有双柱,菌状柱顶,束颈,腹部分裆,三柱足。颈腹间有一鋬,鋬下有“戈”字铭文(图2)。此件“戈”铜斝1952年出土于新乡辉县褚邱的一座商代墓葬。
铜斝在古代是一种贮酒、饮酒器,其形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大致是圆口,基本造型为两柱、一鋬、三足,比爵略大,无流无尾。有些像鬲,腹部分裆。有些平底。
目前发现的铜斝最早出现于夏代,盛行于殷商时期,一直沿用到西周早期,西周中期后消亡不见。
1 铜斝的记载和起源
先秦典籍中多有关于铜斝的记载,《礼记·礼运》:“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周礼·春官宗伯》:“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礼记·明堂位》:“爵,夏后氏以琖,殷以斝,周以爵。灌尊,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
铜斝和陶斝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据目前掌握的资料,陶斝的起源可能是多元的。大约5000年前,伊洛地区和河套、“三北”地带几乎同时出现了陶斝,它们同时兴起,只是形制略有差异。①
关于铜斝是否是模仿当时的陶斝而制作的,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李朝远先生认为“二里头青铜斝与陶斝的关系还不是十分确定”,铜斝并不一定是从陶斝发展而来。郑光则认为青铜斝曾模仿过当时的陶斝,因为陶斝产生的时间要早,他认为铜斝在最初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是模仿和借鉴过陶斝的。②
2 青铜斝的功能
青铜斝主要有两种功用:一种是作为行祼礼的酒器;另一种是作为盛酒、饮酒之器。
2.1 行祼礼的酒器
从先秦文献对铜斝的记载,可以看出铜斝是一种行祼礼的酒器。祼的意义众说纷纭,一般的说法是指祭祀完毕后用酒洒地。
关于铜斝在祼礼中的具体用途,各种学术研究资料中提及不多。有学者认为铜斝在祼礼中有和酒与滤酒的作用,滤酒则要和包茅配合使用。①《周礼·春官宗伯》:“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郑玄注曰:“筑郁金煮之以和鬯酒。”铜斝是和郁鬯的器物,就是用郁金香草混合秬鬯来煮。铜斝三足的器形有利于生火,考古也发现铜斝底部有烟熏的痕迹,同时也在斝内发现了郁金香类植物的残留。
铜斝上的双柱起到过滤残渣的作用。铜斝是煮酒的器物,当时煮出来的酒有很多残渣,需要过滤才能饮用,这就用到了铜斝上的两柱。最初铜斝上的两柱为横置的三棱锥形,并位于远离鋬的口沿端,用束茅插在三棱锥上,手执鋬倾倒,酒液从两柱间流出,渣滓则被过滤掉。②
关于铜斝双柱的用途,还有学者认为“斝的双柱竖起,如鸟的双目,形成观照天地四方的寓意”③,这是对其象征意义的一种说法。
2.2 作为盛酒、饮酒器物
中国传统酒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酒器材质、功能、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分类。按照制品原料,可分为葫芦等天然酒器以及陶瓷、青铜、金银等人工酒器;按照用途功能,可分为祭祀、酿制、盛贮、饮用等类型的酒器;按照器形,可分为尊、壶、觚、斝、觯、爵、杯等酒器。
商代中后期,斝柱逐渐对称立于口沿上,说明斝柱已失去了实用功能,转变成装饰物。柱帽大多形制高大或装饰有华美的纹饰,有的铜斝甚至没有柱,这也说明从商代晚期开始,铜斝在祼礼等祭祀活动中的地位已明显下降,不再用于和酒或滤酒,而仅仅作为容器使用。西周时期,铜斝开始用作实用器。《毛诗正义·大雅·行苇》中有“或献或酢,洗爵奠斝”,形象地描述了主客按照周代礼制互相敬酒的生活场景。
3 铜斝的消亡
铜斝的消亡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铜斝在祼礼中使用,商代末期统治者的祭祀活动越来越少,尤其到纣王时期,不祭祀祖先。《尚书·多士》:“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在殷墟甲骨卜辞中,纣王抛弃了对先祖周祭、合祭、特祭的祀典,以致我們很少见到纣祭祀其父‘父乙或‘文武帝乙、其母及其祖父文丁的卜辞”。④这种社会形态影响了铜斝的数量和质量,导致了铜斝最后的消亡。
第二种,周代建国伊始,新的王朝不能再使用旧朝的礼器作为神圣的灌礼,需要用新的容器代替。所以,在夏商时期一直作为酒器的爵就代替了斝,成了新的灌礼器物。⑤铜斝不再被重视和重用,这也是其最后消亡的一个原因。
第三种,夏、商两代末代君主都因沉湎于酒色,最后导致国家灭亡。周朝吸取前朝的教训,在开国之初就颁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只有在祭祀时方可饮酒;民众不准聚众饮酒,否则押解京城处死;不照禁令行事执法者,同样治以死罪……在这种情况下,酒器的数量和种类大大减少,铜斝作为酒器,其制造数量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的影响,西周中期,铜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4 商代族徽
铭文“戈”是一种族徽文字,族徽是象征本家族的特殊标志。关于族徽起源、来源皆比较复杂。郭沫若先生认为最早的青铜铭文具有自名的性质,主要是私名和族名。荣庚先生认为族名、私名和地名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有学者认为族徽似乎与图腾崇拜有关,是从远古图腾演化而来。但族徽一般都铸刻在鋬阴、内腹、耳下或圈足等不显眼的部位,这与图腾崇拜所具有的神圣性完全不相配。而且有些铭文也见于陶器等日用品,并不具备祭祀用器的性质。⑥
迄今为止,商代族徽已发现了千余种,它们或与其他氏族族徽组合共铸于器上,或单独范铸于器上,或附铸于铭文一隅,也偶尔结合在纹饰中。王蕴智认为“族徽字是一类独具特色的表意符号,它既能体现表意字以形示意的特征,又具有装饰图案的风格”。⑦
周人灭商之后,为了有效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子弟甥舅等亲属及功臣到各冲要地区建立诸侯国。对“殷遗民”采用刻意分散迁移和拉拢利用相结合的方式,使“商民族共同体”分解,使“殷遗民”各族氏开始出现大规模迁移和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殷遗民”与周人开始了彼此之间的融合,而融合的最终结果导致了族徽文字的消亡。
5 戈族
在甲骨卜辞中,戈是地名或国族名,时代在商王武丁时期。对戈地或戈方国之人可称为戈人。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郑樵在《通志》中则认为“斟戈”为二氏名,为斟氏、戈氏的谬误。戈氏家族名号习见于商周青铜器,按其形制可知该族存在的时间相当长久,从商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在殷墟卜辞中,常见“令戈”“呼戈”之类的记载,如“戊中卜,翌庚戌令戈蹄”“王其呼戈擒……”“令戈”“呼戈”之戈,均指戈族。戈族的人卜辞称为戈人,如“乙丑卜,穷贞:翌庚寅令入戈人”。在传世文献中也有关于古时戈方国的记载。戈是帝羿有穷氏所封之国,夏中期为姒少康之子姒杼所灭,文献记载戈人善射。
关于戈族、戈人,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说法。王长丰先生认为殷周青铜铭文“戈”族徽出土地共计七省十二处,推断出戈方国族氏分布非常广泛,进而得出“殷周金文族徽‘戈不应是国族名,应是族氏名”的结论。①朱歧祥认为戈为殷王的驱策号令,有征战的能力,因此为殷王室家族名无疑。雒有仓认为戈是臣服于商的方国,与王族并列,不是同族。陈晓华则认为戈族族徽为实用兵器戈,该族不是因封于戈地而用戈为国姓,而是因为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兵器戈并擅长使用,還将戈器奉为族徽,其聚居地就称为戈地。②邹衡则根据出土族徽“戈”铜器的分布推测,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作为“夏遗民”的戈族,其居住地主要在陕西泾阳与河南安阳两地,但从《左传》的记载来看,戈地更接近郑。③
周初实行分治殷民的策略,使大部分戈人被迫徙居他乡,后逐渐离散于各地,不显于世。
6 结语
斝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特殊且重要的器物,苏秉琦先生称其为“中国文明的火花”。铜斝和陶斝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早期的铜斝仿制陶斝,铜斝形制成熟后,又反过来影响陶斝的形制。方国戈始封于夏,后被姒少康之子姒杼所灭,再后来以国为氏,周灭商后迁徙各处,与当地各族融为一体,族徽也最终消亡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