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斌
【关键词】战国;中山国;鼎;铭文;释读
【摘 要】中山王鼎铭文“夫”可读“睿傅御”,意谓燕王哙的智慧在文武百官之上;“于天下之勿矣”一句中的“”当释为“37”,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燕王哙“明察于天下之事”;“克38大邦”之“38”当读作“剔”,训“治”。
1鼎,又称中山王鼎,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中山王一号墓。器物通高51.5厘米,最大径65.8厘米。鼎有盖,盖上附三环纽;鼎身扁圆,中部饰凸弦纹一道;三足均系铁制,呈蹄状。此器自盖纽以下至足部以上刻有铭文78行,除末行只有1字外,其他每行皆6字(盖上2字,腹部凸弦纹以上3字,以下1字),共计469字[1],是目前所见最长的战国青铜器铭文。铭文内容涉及燕王哙让位于子之、中山王世系、中山伐燕以及越国灭吴等重要史实,为先秦中山国史乃至整个战国史研究提供了殊为可贵的资料。然而,由于本铭数个字形甚为奇特,不少文句相当古奥,学界在释读上仍然存在诸多分歧和存疑的地方。笔者在研习本铭及相关研究成果的过程中略有体会,因此不揣谫陋,草率整理成文,祈请方家批评。
一、3940夫41
昔者,郾(燕)君子42(哙),夫,43(长)为人44(主),(45)于天下之勿(物)矣,犹46(迷)惑于子之,而47(亡)其邦,为天下48(戮),而皇(况)才(在)于49(少)君50(乎)?
2,不见于传世字书,学界一致认为乃《说文》所载“51”或“睿”的异体,可以理解为“深明”“圣”“智”等意思。
3,学者大多直接隶定为“52”,指出字形中增加“口”见于本铭,如“今”作“含”,“53”作“22”,“後”作“8”,而在口内加一横为填空,甲骨文已有先例,因此“3”内的“日”应视为无义偏旁[2]。此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学者在词义的训释上存在分歧:或理解为“深”,认为与其前的“睿”意思相近[3];或理解为“掩盖”[4];或读作“54”,“5152”意谓“聪明受到蒙蔽”[5];也有学者疑当读为《说文·新附》中的“恰”字,义为“用心”[6]。
夫,学者提供了两种读法:一是读为“博”,“夫悟”意谓“博识”;一是读为“肤”,《诗·大雅·文王》“殷士肤敏,55将于京”,传:“肤,美;敏,疾也。”[7]或疑读恰,《说文·新附》:“恰,用心也。”[8]或认为不必改读,“夫”指担任中山国相邦的子之,《诗·陈风·墓门》“夫也不良,国人知之”,传:“夫,傅相也。”[9]
4,学者多读作颖悟之“悟”[10];或读“56”,“夫56”意谓“师傅忤逆不道”[11];或读“寤”,谓“不明也”[12]。
按:“2”从“见”,应与“见识”有关,可以理解为“深明”“圣”“智”等意思;“3”乃“52”之异体,与“掩”“奄”相通,《尔雅》:“52,盖也。”释“3”之义为“掩盖”是可取的;“夫”可从学者读“傅”;“4”从“吾”得声,可读为同属鱼部的“御”,《续汉书·百官志》“执金吾”注:“犹御也,又为57。”是“4”“御”二字相通之证。“傅御”一词见于《诗经·大雅·崧高》“王命傅御”,毛传:“治事之官”;郑笺:“贰王治事,谓冢宰也。”“23夫4”意谓燕君子哙的圣智掩盖了治事诸官的才华,也就是说他的治国能力比文武百官要强得多。
二、79.于天下之勿矣
58,学者读作“贯”[13]“娴”[14],谓其义为“娴习”;或云“58”不能解释为《说文》所载“闾里之门”义,当读作表示快乐之义的“59”[15];或读作“捍”,义为“捍御”[16];或读“58”为“居”,释其后的“勿”为“利”,谓《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乃其例证[17];或谓“58”同“干”[18],“本铭‘58……勿可读‘干……物,与典籍‘干……事同义。……本铭‘58于天下之勿矣犹‘堪任天下之事。”[19]
按:“58”可读作“60”。《说文·见部》:“60,察视也。从见,9声,读若61。”9又从干得声,《说文·火部》:“9,小热也,从火,干声,诗曰:忧心99。”58亦从干得声,《说文·门部》:“58,门也。从门,干声,汝南平舆里门曰58。”因此,“58”“60”声近可通。“60于天下之物矣”意谓燕君子哙“明察于天下之事”,与其前文“睿52傅御,长为人主”吻合,也同其后“犹迷惑于子之”呼应。
毛公鼎铭文“亡不58于文武耿光”,其中的“58”字,学者释解纷纭。徐同柏、马承源引《尚书·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作比,谓“58”相当于“觐”[20],颇具启示。“觐”通“见”,《风俗通义·序》“《尚书》觐诸侯”,校注:“觐,《尚书大传》作见。”《经籍62诂·震韵》:“《书·舜典》‘乃日觐四岳诸牧,《史记·五帝纪》作‘见四岳诸诸牧,《汉书·郊祀志》作‘见四岳诸牧;《书·舜典》‘肆觐东后,《史记·五帝纪》作‘遂见东方君长,《汉书·郊祀志》作‘遂见东后。”均二者可通之证。“见”“60”音义均近,故《尚书·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之“觐”有可能乃“60”之借字,意谓“以体察文王光烈”。同样,毛公鼎铭文“亡不58于文武耿光”的“58”,亦当读为“60”,意谓往昔不臣王廷的方国,现已为周王朝所怀柔,他们“无不体察到文王、武王的光烈”。有学者指出,毛公鼎铭文“58”按文意相当于“60”,即“明、察视”义[21],颇有见地。《广雅·释诂》与《方言·卷十二》均训“9”为“明”,“9”加“见”当是会观察清楚之意,“60”应该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察视”,引申义为“体察”。
三、克64大邦
今65(吾)老66,67(亲)12(率)参(三)军之众,68(以)征不宜(义)之邦,69(奋)桴(70)晨(振)铎,71(辟)启72.(封)73.(疆),方74.(数)百里,剌(列)城74.(数)十,克38大邦。
,学者读作“奠”,认为“克大邦”意谓“能够奠定大邦的基础”[22]。多数学者倾向读作“敌”,但理解有别,或视之为动词,谓其义为“匹敌”[23];或视之为名词,谓其义为“敌人”[24]。
按:曾伯2075.有铭文“克狄淮夷”,学者援引《诗·鲁颂·泮水》“狄彼东南”及郑笺“狄,当作剔,治也”为解[25],对本铭“克大邦”的训释颇有启发。“”“敌”均从帝得声,古音“帝”属端纽锡部,“狄”属定纽锡部,声近韵同,郑玄注《周礼·秋官·序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曰:“西方曰狄”,贾公彦疏:“狄即敌也。”说明“”“狄”可通。“克大邦”与“克狄淮夷”语法结构相近,“”或亦可训为“治”,“克大邦”意在称赞司马78.能够平定燕国的内乱,重新确立其“君臣之19,上下之体”。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79年1期。
[2][24]蔡哲茂:《平山三器铭文集释(下)》,《书目季刊》1987年4期。
[3][7][13]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2期。
[4][12][18]徐中舒,伍士谦:《中山三器释文及宫堂图说明》,《中国史研究》1979年4期。
[5][9][11][15][23]张政91:《中山王1壶及鼎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第223页。
[6][8]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
[10][17]朱歧详:《中山国古史彝铭考》,台湾大学年硕士论文,1983年,第134页。
[14]汤馀惠:《战国铭文选》,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6]商承祚:《中山1鼎、壶铭文刍议》,载同[5],第49页。
[19]何琳仪:《中山王器考释拾遗》,《史学集刊》1984年3期。
[20]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574页。
[21]《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22]《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山三器铭文考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53页。
[25]于省吾:《双剑80.吉金文选》,中华书局,1998年,第206页。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