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红
摘 要:疫情下线上教学成为一种临时救急措施,但线上教学本身的潜力因此而被激发。本文以建筑学专业课程线上教学为例,简要比较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效果,对建筑学线上教学的改进和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高校其他的线上教学应用场景。
关键词:线上教学; 高校互联网+; 建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26-002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大流行,使高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指导下,高校师生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赶鸭子上架,开启了这场疫情下的互联网+线上教学。这是一场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高等教育已经有几年了,但成果并不多,利用率也不是很高。这一次疫情推动了全国大范围的线上教学,产生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对推动高校线上教學的发展,肯定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线上与线下教学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仓促之间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本来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因此线上教学的效果肯定不如线下,这个应该是大家的一个共识。但教学效果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以我校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在整个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再加以比较发现,线上教学效果并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不堪。建筑设计类课程大致分为理论及案例分析,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及建筑认知、设计指导几类,对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进行大致比较。需要说明的的是,这种比较依据教师的主观感觉,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学生作业等部分定性比较,不一定准确但可以大致说明情况。
理论和案例类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比较起来,教学效果没太大的差距。老师一样的讲解,学生一样的听课,只是课堂的场所有所不同。当然线上教学效果也许还是比线下略差一些,但也只是教学方法上的改进问题。这类课程是比较容易被线上课程取代的。
基础技能训练类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比如美术、钢笔画、绘图训练等,线上教学效果明显不如线下。主要原因是教学氛围的缺失。虽然教师依然可以单独指导学生,但缺失了建筑学专业教室这样的教学氛围,还是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影响更大。这些学生没有专业氛围的熏陶,本身基础和悟性就较差,独自在家学习无人监督,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教学氛围,只能在线下的课堂才有可能产生,线上教学无法完全取代。
实践和认知类的课程,基本无法在线上开展。这类课程在建筑学教学环节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但目前看不到有在线上教学的可能,只能等待学生返校,再来安排实际和认知环节的教学了。
设计环节的线上教学与线下相比,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线上教学能够保证教师对学生的一对一指导,这点和线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如果一定要说线下课堂里,老师的亲身示范指点更好,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线上和线下的指导,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共享给其他同学,这点其实是比较好的方面。不过,线上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做模型。学生虽然也可以在家里做模型,但是问题很多。首先是做模型的条件差,各种工具材料不齐全。其次是缺乏氛围,在专业教室的氛围和在家里自己做,这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总的来说,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不能完全被取代,但也能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建筑学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改进与应用
线上教学效果的改进首先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软件方面目前来看,比较多而且比较杂,短短时间内大量的软件开发出来了,功能也从开始的简单功能慢慢地开发出来各种各样的教学功能,比如白板功能、讨论功能、课件共享、课堂回放等等。相信随着线上教学的发展,软件功能会越来越完善。硬件方面主要就是网络以及个人设备。随着网络的发展,云计算的应用,从最开始网课的卡顿,到后来基本能比较流畅的上课,线上教学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建筑学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环节的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就是点评交流的方便性。这次疫情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这次疫情各大学组织的作业点评,很容易就能够共享给其他所有高校师生观看。这应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在日常教学中,其实也可以将各自学生作业点评采取线上点评的方式。以往线下教学中,组织一次作业集中点评是非常麻烦的,老师、学生、场地等等都要组织好,现在如果能以线上点评的方式,就简单多了。师生都可以在线上,场地也不需要了。此外,日常设计教学指导也可以加入线上点评的教学环节。各个小组的指导点评,可以约定在某个教学阶段一起采用线上点评的方式教学,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共同观看交流,一个大的设计课安排两三次这样的教学环节。这样的好处是,学生虽然仍然由各自的老师指导,但同时可以看到其他小组其他教师的点评,看到其他老师的观点、倾向,使学生的能够接受到尽可能多角度的建筑认识。线上教学给了建筑学教学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其他线上教学的场景应用
目前的防疫形式虽然在国内大致上控制住了,但局部的反复恐怕是避免不了的。线上教学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或者至少是局部的线上教学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一些需要合班上课的理论课程,有可能会被线上课程取代。合班的课程,学生太多了,不利于防疫。这样的课程即使是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这种线上教学一直延续下去,对大教室的需求也会减少,起码减轻了学校对教学场所压力。
第二种可以预见到的教学场景应用,就是跨校区教学。很多大学都有不同的分校区,各分校区往往在不同的地点甚至在不同的城市,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起来效率低而且成本很高。如果能合理利用线上教学方式,跨校区教学的成本必然下降很多,学校的资源更容易整合,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是有好处的。
第三种线上教学场景的利用,就是教育资源的扁平化,促进教育公平。这次疫情期间,全国建筑学专业的线上教学,多次组织了学生作业点评,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师、学者、建筑师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互动、教学与点评。如清华大学组织的毕业设计中期评图,在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类的教学场景虽然是被逼出来的,但很明显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应,说明了线上教学的确是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这类线上教学活动,拉近了各个大学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到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教学成果和师生的状态。这类教学场景应该是可以在疫情结束后持续发展的。
第四种线上教学场景应用就是翻转课堂了。国家现在大力推广MOC和翻转课堂,主要走的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之路。这次的疫情大大地推动了高校的教学网络化进程,很快大量的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就会上线,可以预见到,这类线上教学场景的大量应用,对全民教育的提升是一个良机。
第五种线上教学场景应用就是讲座。众所周知,名牌大学的各类名家讲座是非常多的,其他一般大学就很难有太多名家的讲座了,而各类讲座其实是大学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疫情期间各类讲座就比较多了,原因之一就是讲座的成本降低了,不需要教授们跑来跑去,在家就可以开讲座,时间成本大大下降。可以预见,将来各类讲座会是线上教学的一种主要的场景应用模式。
目前的线上教学,由于仓促上阵,教学效果的确有限。具体到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来说,还有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从本次防疫过程中线上教育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线上教育也有很多优势,合理地利用线上教育,促进线上教育科学的发展,必然会改变现有教学的格局,使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场景应用更加丰富,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找到教学提升的契机,化危为机。
基金项目:长江青年基金项目(2015cqn21)
参考文献:
[1]刘燚,张辉蓉.高校线上教学调查研究[J/OL]重庆高教研究
[2]穆肃,王雅楠.转“危”为“机”:应急上线教学如何走向系统在线教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