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分析法对塑造角色的帮助

2020-07-28 09:14杜长瑾
广告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话剧矛盾戏剧

杜长瑾

摘要:从上古时期祭祀活动的出现到现如今众多表演流派的产生,戏剧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回顾其历史,戏剧从最开始简单的肢体动作到开始产生简短的语言也是前期最早的台词形式,又慢慢有了观众,产生了剧情,直至发展成今天较为成熟的话剧体系,这期间也经历了从“简单戏剧”到“繁复戏剧”的转变,舞台上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和数字技术等等。在郑君里《角色的诞生》一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中国表演艺术发展历程的艰辛,从最开始春柳社的文明戏到以田汉为首的南国社,以袁牧之为代表的上海辛酉剧团,再到重庆中国万岁剧团,这些在逆境中成长的剧团无疑是在为表演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话剧理论体系也日趋完善,故而才有了我们目前戏剧繁荣发展的今天,一批批新鲜血液的注入也让戏剧更加具有活力,但不管戏剧如何发展,怎样塑造好一个角色是艺术家们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戏剧;塑造角色

一、人物小传丰富演员内心情感

演员成功的把某一角色搬上舞台绝不是随意勾勒的产物,而是经过演员不断创作和摸索呈现出来的,需要一定的创作方法和理论的支撑,而斯坦尼提出的案头工作分析法是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及演员创作角色时运用最多的创作方法。洪深曾说:“斯氏体系是先进的表演创作方法”。在《演员自我修养》一书中我们可看到斯坦尼对于案头分析法的详细表述,如何运用案头分析法来塑造角色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人物小传在演员创作角色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演员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也是剖析角色、理解角色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个演员在拿到角色时都不可能是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百分百相似的,这就需要演员根据剧作者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去填补除剧本以外的人生经历,从而缩小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例如话剧《原野》剧本主要围绕仇虎复仇这一中心事件所展开,剧中也有提到焦、仇两家的关系以及仇虎、花金子与焦大星三人之间的关系,但如果仅仅只是根据剧作家给出的剧本信息去塑造角色未免有些干瘪,这就需要演员根据剧本信息去丰富角色之前的人生经历,从而找到符合角色的一种舞台表现方式。

二、剧本分析对塑造角色的帮助

(一)时代背景

在表演初期很多演员拿到剧本之后会习惯性的立马开始排演而忽略掉了对于整个剧本的分析和揣摩,从而导致角色太浮于表面丢掉了角色的灵魂,类似的问题在一些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老演员身上也很常见,这些演员由于塑造过很多的角色,有些角色之间存在着共通性,为了减少工作量他们往往会从自己之前所饰演的角色中摘取相同的点安插在新的角色身上,看似与角色相贴切实则却是貌合神离,抓不住角色的内心事项,变成了刻板化的复制。

在塑造角色时应仔细分析整个剧本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大背景之下人物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例如话剧《伏生》与《北京人》两部话剧,《伏生》讲述的是秦朝时期焚书坑儒下的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于儒学的保护,而《北京人》则讲述的是中国旧社会时期与新中国初期人民生活的一些转变,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充斥着对当时旧社会的批判,两部剧因其时代背景不同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必然是不同的,人物性格与最高任务也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时代背景弄清楚了对于整部剧便可有个大概的定位。

(二)规定情境

斯坦尼在《演员自我修养》中解释了“规定情境”的涵义。规定情境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两个方面。外部的情境就是剧本的事实、事件,也就是剧本的情节、格调,剧中生活的外部结构和基础。这是演员创作所必须依据的一切客观条件的概括,也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各种外因的根据。规定情境则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角色的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演员在创作角色时所有的行动线依据规定情境而产生,而行动线恰恰又反映出剧中角色人物性格、意向、情感等,对剧中规定情境的把握在整个创作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心事件

中心事件一般是全剧的核心,剧中人物的行动也是围绕着中心事件所展开的,矛盾冲突和主体思想也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现的,例如上述的案例《原野》整部剧一直在围绕着仇虎复仇这一中心事件而展开,也正是有了这一中心事件故事情节才得以展开,人物的行动也有了依据,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才得以展现,每个角色的内心事项和主要目的也越发明了。

(四)矛盾冲突

戏剧情节发展的变化其实就是矛盾冲突的变化,没有矛盾冲突便不能称之为戏剧,一部剧作中矛盾冲突可能会有很多,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剧中环境的冲突、角色自我与内心之间的冲突。还以《原野》为例,剧中仇虎与焦母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最为明显的,因焦大星是仇人之子,故而在剧中仇虎与焦大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在仇虎杀焦大星这一情节中,因两人人物关系所致,在实施杀害之前仇虎内心是无比矛盾的,故而此时仇虎与自己的内心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矛盾冲突,在整部剧结尾时,仇虎与金子逃到一片荒地时迷了路,此时两人与环境又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冲突。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演员只有仔细研读剧本找出不同的矛盾冲突才能更好的理解角色当时的内心事项,准确把握人物内心与基调。

(五)主题思想与风格体裁

主题思想一般是作者在创作剧本时想反应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是剧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与认知。如話剧《日出》全剧以陈白露为主要线索反应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以及当时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展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引起人们的反思。风格体裁一般分为正剧、喜剧、悲剧,悲喜剧。“”正剧”这一词汇最早是由戏剧家狄德罗提出的,他曾把这一剧种称之为“严肃的喜剧”,后由博马舍定名为“严肃戏剧”,例如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喜剧”顾名思义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引人发笑的剧种,例如话剧《夏洛特烦恼》,“”悲剧”一般是指主人公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遭受着身体或心里的迫害,但精神却在这种磨砺下得到肯定,例如话剧《雷雨》,“”悲喜剧”这一词汇最早是由瑞士作家迪伦马特提出的,其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以喜剧的元素表现悲剧的主题,通常会让观众笑中带泪的反观剧中想要表达的社会现象,例如话剧《贵妇还乡》。

三、人物分析缔造准确的人物性格

人物分析在整个角色创作中也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对角色的理解程度与最终体现在舞台上的人物是成正比的。故而演员在人物性格的理解上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人物的性格又分为内部性格和外部性格,内部性格又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家庭观、思维方式,外部性格又包括性格、年龄、身份、社会地位、服饰发饰等。另外人物与其他人的人物关系、人物的行动发展线索以及人物的贯穿行动与最高任务在整个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把控中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人物关系不同台词处理方法及行动方式上肯定也就存在一定差异。

人物三观和思维方式的养成不可能是在剧本的某一瞬间形成的,都是人生经历的堆砌,所以在做这一工作的时候就需结合人物小传和剧本信息综合分析。人物的贯穿行动与最高任务以及发展线索关系到人物舞台行动的目的以及如何组织与人物性格贴切的行动。故而每一个流程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物的塑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演员运用正确的方法并保持不断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而案头工作分析法的开创和运用为戏剧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和借鉴的理论依据,也让角色创造更加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郑君里.《角色的诞生》[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9.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猜你喜欢
话剧矛盾戏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再见啦,秋天!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