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体质分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处方之我见

2020-07-28 11:24曹晋萍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处方中医体质

[摘要]作者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从中医扶正祛邪的总则,出发,独辟蹊径,对国民九种体质的机理,充分的引申和发挥,并做了有益的探索。揭示了改善体质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体现了整体和辨证施治灵魂。对全民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有新的启示。

[关键词]:中医;体质;防治;处方;新见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266-02

2019年12月,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中医来看,属于古代的“疫病”范畴,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黄帝内经》:“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由此可知,养正才是预防疫病的关键。同时说明调整体质对防治疫病的重要性。祖国医学曾经从各种不同角度对体质及其在疾病的过程中的意义与规律作了深刻的探讨,形成了独特的中医体质学说,成为中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不同体质对疾病的发生转归影响及易感性不同,因此疾病防治必须参照体质的差异对证论治。《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把人分为术火土金水五种主要体质类型,仲景把人分为强人,贏人,感人等多种体质。后人又讲;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乃正气不足之时。《伤寒论》中隐含着丰富的体质学术内容,体质因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体质差异决定发病类型的多样性,个体体质特殊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从而影响证的形成,不同体质决定不同的疾病。体质差异,决定发病类型的复杂性。

《温热论》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明确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从口鼻而人,先犯手太阴肺经。卫表不固,疫气就会趁虚而入。预防此病一方面要扶正祛邪,另一方面要调整体质,中医不仅是治病,而且是治人,不管是什么病和人的体质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人、年龄、体质、防治方法不完全一样。从而突出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倦怠,食欲不好,咳嗽舌苔厚膩,脉濡等表现,体温达到39度以上,迅速发展到危重的状态,喘憋气急。结合患者舌苔脉象症状,判断其病因正气不足,卫表不固,湿阻中焦,湿困脾闭肺,气机升降失司,湿毒化热,阳明腑实,腑实不通,又会加重肺气郁闭。由此可见

中醫药在防治此次疫病优势明显,发挥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良好作用,可有效的遏制疫情的蔓延。因而预防上既要扶正祛邪,又要“分型论治”,方能适众防治,起到“标本兼治”“强基固本”的作用。

围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结合人的九种体质辨证论治特拟以下方案:

1〉气虚体质:总体上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常见易感冒,精神不振,舌淡红,脉弱。便溏、腹胀、不耐受寒邪、风邪、等症状特点。

宜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人参10克,麦冬6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藿香10克。

方解: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易感外邪,鼻为肺之门户,肺在体合皮毛故肺最先受邪,因此多用益气实卫之药,以防御外邪侵。处方用大量补肺气之药:黄芪、白术、人参等兼顾健脾理气化湿的陈皮及霍香。达到扶正固表癖秽作用。

2》阴虚体质:常表现为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千咽燥,咳嗽、发热等。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宜方:麦冬15克,沙参15克,芦根10克,金银花10克,桔梗6克,黄芪10。

方解:肺阴不足易感风燥之邪,因以滋阴清热为主的麦冬、沙参、金银花、芦根,兼顾扶正益气之药黄芪、桔梗载药上行,又具有清肺化痰之功。从而促进肺脏宣肃呼吸顺畅。

3>阳虚体质:总体上发病多为寒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体倦嗜卧,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不耐受寒邪及冬季,耐受夏季,易感受湿邪。

宜方:千姜10克,桂枝10克,霍香15克,防风6克,苏叶10克,黄芪15克,白术十克。

方解:阳气不足,易感寒邪湿邪,因此多用温阳散寒之品,(千姜桂枝,藿香苏叶)而方中的防风黄芪白术起到固表实卫的作用。以达到温肺化饮预防痰湿阻肺所致的呼吸不利。

4>痰湿体质:先天遗传、过食肥甘、缺乏运动,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血津液运化水湿停聚,而成痰湿内蕴表现,脾气无力运化聚集生痰,而痰湿相混,黏腻难解,阻碍各脏腑的功能,从而变生多种不适和疾病,痰湿留于肺,阻碍肺气的宣发肃降,造成咳嗽痰多、喉中痰鸣、打鼾、喘促,甚则睡眠时呼吸暂停。常表现为痰湿凝聚,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口黏苔腻等症状。

宜方: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瓜蒌15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薏仁15克,焦山楂15克,茯苓20克,苍术十10克,防风10克。

方解:痰湿多为脾虚运化失常造成痰饮水邪积聚体内,导致三焦气化失司,肺气失于宣降,易致咳嗽气喘,因此多用健脾燥湿的苍术,茯苓,薏米仁防风,白蔻仁以及化痰利湿的法半夏陈皮瓜篓。方中的杏仁起到润肺止咳降肺定喘的作用。以促进气机畅通。

5〉湿热体质:总体表现为湿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苔黄大便黏滞不腻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主要特征。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弱,使“水湿内停”;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过食油腻甜,脾虚的人易受外湿入侵,困阻脾胃。

宜方:杏仁10黄芩8克,白蔻仁15克,薏苡仁20克,白术10克,桑白皮10克,桑叶10克,浙贝母10克,茯苓20克防风6克,陈皮6克,黄芪10克

方解:脾湿生痰,上壅遏肺气,痰热蕴肺,肺失肃降,因此须用清热肃肺豁痰止咳的黄芩桑白皮,杏仁,浙贝母,桑叶。健脾利湿的白蔻仁,薏米仁,茯苓,防风等。

6〉血瘀体质: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致体内血液不畅或瘀

血内阻的体质,常表现肤色晦黯、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舌质紫黯不耐受风邪、寒邪等主要特征。

宜方:桃仁15克,杏仁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桔梗6克,瓜蒌15克,丹参15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

方解:血淤会致气阻,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不利于肺的呼吸,因此以多用桃仁川芎赤芍丹参等以活血化瘀为主。

7〉气郁体质: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常见表现: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有乳房及两胁部胀痛,胸闷,叹气,心悸,咽喉异物感,易失眠;胸胁、脘腹胀闷或疼痛,痛胀常随嗳气、肠鸣、矢气等减轻。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秋冬天和阴雨天。

宜方:柴胡6克,木香10克,陈皮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桔梗8克,枳壳8克,菊花10克,桑叶15克,佩兰10克

方解:气郁体质,肝气瘀滞,三焦气机不畅,从而影响肺的宣发肃降之功,肝木克脾±,肝郁会致脾运化无力,生痰湿,阻碍肺之宣降致咳喘,因此多用疏肝理气之品(柴胡木香陈皮香附)开通上下气机(桔梗枳壳)郁久化火,须清肝肺之火(菊花桑叶)。达到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运行。

8〉特秉体质: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即易感体质,容易感受外邪,肺为华盖,最先受邪,尤其是风邪,因此重用防风黄芪白术荆芥,以御外邪人侵,内服灵芝马齿苋蜂蜜,提高正气。

宜方:灵芝20克,马齿苋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甘草6克,蜂蜜适量,红枣八个。

方解:此体质容易感受外邪,肺为华盖,最先受邪,尤其是风邪,因此重用防风黄芪白术荆芥,增强固表能力。以防卸外邪入侵,内服灵芝马齿苋蜂蜜,提高正气。

9平和体质: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以“避瘟”为主。

宜方:陈皮6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桑叶10克,藿香10克,贯众6克。连翘6克。甘草3克。

方解:此种人阴阳平衡,所以普用益气固表的防风黄芪白术,润肺清肺的桑叶,健脾温阳燥湿的白术藿香以预防新冠肺炎。普用固表避瘟之药(防风黄芪白术藿香贯众)。

作者简介:曹晋萍,女,1978年生。山西原平市人。中醫执业医师兼中药师,一直从事基层临床医疗及中医传承中的古籍整理工作

猜你喜欢
处方中医体质
兼加体质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