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2020-07-28 07:30:56陈颖娟陈旦平
河北中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透药经期原发性

陈颖娟 陈旦平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中医妇科,上海 200072)

痛经为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常见病[1],近年来,我国痛经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原发性痛经是区别于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的痛经。原发性痛经痉挛性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3]。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与瘀密切相关[4]。目前,中医外治法在痛经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5]。2017-10—2019-07,我们采用痛经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并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36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痛经症状积分和血清前列腺素F1α(PGF1α)、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6]。以经期前后或行经期中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冷汗淋漓、面色发白;B超、妇科检查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8],辨证为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可伴有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痛经疼痛程度参照文献[8],重度:痛经症状积分≥14分;中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13.5分;轻度:痛经症状积分<8分。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16~45岁,病程>2个月经周期;③可定期复诊者;④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①未能坚持完成规定干预措施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评价者;②服用过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者;③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受试者;④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⑤精神病患者;⑥哺乳期、围绝经期女性及准备妊娠者;⑦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72例均为我院中医妇科门诊治疗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年龄17~45岁,平均(25±0.4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16±0.56)年;轻度8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未婚14例,已婚未育10例,已婚已育12例。对照组36例,年龄17~45岁,平均(25±0.61)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23±0.58)年;轻度9例,中度18例,重度9例;未婚14例,已婚未育11例,已婚已育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选用WND-ZZ-2TD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桂林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透药电极片选用威诺敦一次性理疗用电极片,为无纺布垫片,含有薄荷素油、甘油、酒精等成分。取关元、中极、大赫(双)、命门、腰阳关,将透药电极片置于上述穴位,用绑带固定,热疗温度分5级,调制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从经前2周开始直至本次痛经症状结束,每周2次,每次20 min。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痛经膏穴位贴敷治疗。药物组成:延胡索、川芎、乳香、细辛,配比10∶10∶5∶2,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加黄酒、饴糖为膏,搓成药丸,压成直径约3 cm,厚度约3 mm的圆形药饼。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结束后,将药饼贴于所选穴位上,用穴位贴片固定,贴敷4 h。从经前2周开始直至本次痛经症状结束,每周2次。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评价 2组分别于治疗前1个月经周期第1 d和入组后第4个月经周期第1 d进行疼痛程度评价。①疼痛VAS。在空白的纸上画一条标有刻度的10 cm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指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表示疼痛的程度[9]。②痛经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8]中痛经症状评分标准,包括主要症状、体征、日常活动影响情况等,共计16项评分点:经期及其前后有小腹痛(5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能暂缓(0.5分),伴腰部痠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0.5分),疼痛在1 d以内(0.5分,每增加1 d+0.5分)。

1.4.2 实验室指标 2组分别于治疗前1个月经周期第1 d和入组后第4个月经周期第1 d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8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F1α、TXB2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R&D Systems公司。

1.4.3 安全性评价 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并分析其与药物间的相关性,对于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测。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8]中痛经的疗效标准,结合疼痛VAS、痛经症状积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痊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0分,症状基本消失,疼痛VAS 0~1分;显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治疗前积分的1/2,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好转,疼痛VAS 2~3分;有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为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疼痛VAS 4~5分;无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治疗前积分的3/4,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者,疼痛VAS>5分。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及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及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分,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及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及痛经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PGF1α、TXB2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PGF1α、TXB2水平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后2组PGF1α、TXB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4 安全性评价 2组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经期子宫内膜及体内前列腺素(PG)、TXB2、血管加压素、雌激素、催产素等因子水平的改变有关,疼痛由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组织缺血所引起[10]。目前,痛经的治疗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口服避孕药、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激动剂也可用于缓解症状[11]。但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且有文献报道,常规治疗存在20%~25%的失败率[12]。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有其独特优势,治疗方法多样,且毒副作用小。

原发性痛经属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气血运行不畅是痛经最主要的病理基础,因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堵,不通则痛,发为痛经[13],故而“瘀”是病机关键[14],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能变为致病的原因[15]。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治疗原则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分为内服和外治疗法。内服中药由于熬制耗时、口感差等因素,患者往往不能坚持治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的充分发挥。而中医外治法具有费用低、易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16]。本研究中,对照组所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将生物电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微电脑技术相结合,具有中频仿生按摩及热、磁治疗、经络穴位贴敷等多重功能的治疗[17]。中频电流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炎、消肿、镇痛、疏经通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对穴位进行脉冲电导刺激,可以很好地激发经气[18],以疏通经脉,通利脉道。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取穴中极、关元均属任脉穴,通于胞宫,为女子蓄血之所在,可调和冲任,温通胞脉;命门、腰阳关属督脉穴,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可疏通经气,使上下、前后贯通,阳气通达;配伍冲脉之穴大赫穴可以加速胞宫经脉之气血运行,起到活血止痛之效。透药电极片所含的薄荷素油具有镇痛解痉的功效[19],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继用痛经膏穴位贴敷治疗。痛经膏穴位贴敷由海派蔡氏妇科第八代传人陈旦平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结合海派蔡氏妇科化瘀理气治疗痛经经验而得。方中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治一身上下诸痛;川芎通达止痛,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又入血分,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乃血中气药;乳香行气活血,止痛定痛,善治气血瘀滞之痛证;细辛性温辛窜,温经止痛,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将痛经膏贴敷于上述穴位,能使药效更深入、更快速地到达病灶,延长治疗时间,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此外,以皮肤给药的方式既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又避免了药物对肝、肾的损伤,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

有研究表明,经期子宫内膜合成的PG、TXB2与原发性痛经有密切关系。PG含量的增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引起疼痛[20],故检测PGF1α含量可反映患者疼痛情况。TXB2系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可强烈地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栓形成,产生疼痛[21],故检测TXB2含量可反映体内瘀血情况[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PGF1α、TXB2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及痛经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提示痛经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痛经症状,降低血清PGF1α、TXB2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透药经期原发性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研究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全科护理(2023年19期)2023-07-14 00:18:48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伴侣(2023年3期)2023-04-10 16:18:45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