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觅 樊琦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研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粮食直补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户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提升农业补贴精准性、稳定农产品价格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农民收入;政策效果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5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要素,是国民经济基础,但农业本身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机制的双重约束,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低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暴露无遗。
为了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我国从2002年起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费,还逐步实施了农业补贴政策。从2004年起党中央连续17年发布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推出了“四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减免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建立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四项扶持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社科院《报告》显示,财政“三农”支出规模从2004年的2 337.6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0 781.56亿元,增长近8.9倍,年平均增长速率达到15.68%。并于2006年废除《农业税条例》,重点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随着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13年,粮食产量首次跨上6 000亿kg台阶,2019年更是达到6 600亿kg,比2018年增加近60亿kg,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于2009年突破5 000元后,2019年达到16 021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实际增速高于城镇1.2个百分点。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农业补贴政策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每公顷仅1 500元的农业补贴在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环境下略显单薄。以河南省为例,2004年实施农业补贴仅使农户人均增加10元,农户所得补贴金额太少,但实施补贴成本巨大。农业补贴政策虽然具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但补贴金额过少,一部分农户不以为意。针对这一现象,经研究发现在早期补贴执行的过程中,中央将补贴发放给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给农民,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予以配套补贴。其后,为了保证补贴顺利到达农民手中,各地逐渐开始实行“一卡通”资金给付方式,即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直接转移到农民账户。由于实行普惠式的补贴方式,基本上所有农民都能享受到这种补贴。然而,这种补贴方式的资金用途难以控制,农民既可以将其用于粮食生产,又可以用于生活消费,难以对粮食生产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业理论的发展,国内学者对农业补贴效果呈现两个极端,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每公顷平均补贴水平提高1%,粮食产量提高0.836%[1],政府每增加1元的种粮补贴,农户纯收入增加11元[2];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农业补贴效果并不显著,对农业生产没有产生积极影响或影响甚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以来,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粮食增产和农户增收是否真的缘于农业补贴,农业补贴对粮食增产和农户增收起着多大的作用,效果是否真的如此显著?对此,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通过分析2011—2017年农业数据,评估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并对现行农业政策提出可行性建议。
1 文献综述
農业补贴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补贴政策合理性、农户满意度、农业行为影响和农业补贴实施效果等方面。国外研究学者对农业补贴政策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支持派认为农业补贴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还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农贸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地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农业补贴资金的投入[3-4];反对派则认为农业补贴扭曲了农产品价格,扰乱了市场秩序,粮食直补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出口的增加,造成粮食贸易扭曲[5],因此倡议政府取消农业补贴。
我国农业补贴实施时间不长,农业学者对农业补贴研究较晚。对于农业补贴政策,大部分学者给予肯定评价,认为农业补贴的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发展现代化农业,但是这种积极的、正面的作用是不明显的、是有限的[6-7]。黄季焜等[8]分析对6个省份开展随机抽样调查后获得的1 000多户农户数据后开展,认为粮食直补对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粮食增产和农资投入几乎没有产生影响,没有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初衷。吴海涛等[9]利用2006—2010年湖北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增产均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激励效果明显优于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对粮食增产几乎没有影响。周应恒[10]模拟了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和农业收入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杜辉等[11]认为补贴政策对提高粮食产量没有起到激励作用。高峰等[12]认为补贴政策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不能改善经济整体福利状况。
国家不同,国情不同,研究视角也不同,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基于我国国情和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将结合湖北省远安县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围绕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考察研究。
2 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2017年《宜昌统计年鉴》和远安县财政局。2016年以前,农业补贴由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组成。2016年开始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远安县2011—2017年农业补贴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远安县2011—2017年农业四项补贴资金呈先增后减趋势,2015年最高,为2 463.291万元,此后,连续2年下跌,2017年跌至7年间最低,为1 923.24万元。粮食直补整体趋势平稳,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13年增幅较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在2015年前每年补贴金额稳定,而在2015年大幅增加用于购置农机具后,补贴金额骤减,且呈下降趋势。
2.1 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农业补贴的影响效果主要通过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来评判。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和生产效率上。而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补贴水平、粮食生产收入预期值和农业科技水平。远安县2011—2017年农业补贴水平、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曲线图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和图2可知,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与农业补贴变化趋势大体相同,2011—2015年随着远安县财政局对农业补贴投入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也基本呈上升趋势,2015年后补贴金额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随之减少。这表明农业补贴水平与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农户粮食生产预期决定了粮食生产是否有利可图,而这又与粮食价格和农业成本有关。与其他产业不同,粮食生产具有高风险和低收益特性。为了提高粮食价格和降低农业成本,国家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湖北省2011—201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图如图3所示。
由于2016年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三者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故以2011—2015年的数据来分析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生产预期的影响。由表1可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且由图3可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这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良种覆盖率和农机覆盖率上。发放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农机覆盖率的有力举措。良种的推广可有效提高粮食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农机具的推广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民人力成本,解放农民生产力,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远安县2011—201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曲线图如图4所示。
由表1可知,良种补贴逐年增加,另外图4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综合表1和图4可以发现,随着良种和农业机械的推广,远安县粮食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2.2 农业补贴对农户增收的影响
判断农业补贴效果好坏的另一标准是农民是否增收。粮食直补直接将现金发放到农户手中,这直接增加了农户收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化肥、农药、粮种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种粮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了种粮效率,解放了农户生产力,而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可以从事其他工作,这间接提高了农户收入。此外,农户收入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农产品价格。粮食收入=粮食产量×粮食价格-生产成本。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生产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11—2017年湖北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和远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曲线图如图5~图6所示。
由图5~图6可知,2011—2017年湖北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并不稳定,并且下滑趋势明显,这对农户增收存在一定影响,但2011—2017年远安县农户人均纯收入节节攀升,这表明虽然粮食价格低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但是农业补贴政策对其的积极影响无疑更加明显。
2.3 农业补贴的绩效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发现,农业补贴政策提高了農户种粮积极性,实现了粮食增收,但在四项补贴和价格保护政策中,谁影响力最强,谁影响力最弱需要进一步研究。本小节将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来评估农业补贴政策影响效果。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关程度的分析方法。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yi(k)为关联系数,x0(k)为参考序列,xi(k)为关联序列,k为某一序列样本数,i为关联序列个数。最后对关联系数做均值处理即得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公式如下:
选取远安县粮食产量作为参考序列(X0),选取粮食直补(X1)、良种补贴(X2)、农资综合补贴(X3)、农机具购置补贴(X4)作为相关序列。由于2016年起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因此本文依据2011—2015年数据研究农业四项补贴与粮食产量的灰色关联度。2011—2015年农业四项补贴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如表2所示。
2016年起,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因此将2011—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合计作为2011—2015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金额,并选取农业支持保护补贴(X1)和农机具购置补贴(X2)作为相关序列。2011—2017年农业补贴与粮食产量关联度如表3所示。
由表2可知,粮食直补与粮食产量关联度最强,农机具购置补贴关联度最弱。但2016年实施农业支持补贴后,农机具购置补贴与粮食产量关联度高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结合表1可知,2016年起三项补贴整体水平并没有降低,反而农机具购置补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补贴水平明显弱于2011—2015年中任何一年,从2015年的915.87万元跌至2017年的130.914万元。这是因为农机具购置补贴与另外三项补贴不同,农业机械可以持续使用多年,农机具购置补贴可以跨年份持续作用,并且由图3可知,远安县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总体而言,农业四项补贴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都较高,对粮食生产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为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补贴的灰色关联度,本文选取2011—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参考序列(X0),农业四项补贴(X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X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X3)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X4)作为相关序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农业补贴关联度最强、单位面积产量次之、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第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最弱。四者之间差距不大,并且关联度均较高。这表明农业四项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均有较大的积极影响。此外,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是确保农业政策稳定实施、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考虑的因素。
3 结 论
本文利用2011—2017年湖北农村远安县统计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间接提高了农户收入,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粮食增产有着显著影响。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实施使远安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农户有了闲暇,解放了生产力,为农户增收提供了更多途径和可能。
粮食直补直接以现金形式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确保了农民的基本利益,对实现农户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笔者在研究远安县农业补贴影响效果时发现,远安县每年粮食补贴面积不稳定,时高时低,且粮食补贴面积是否真正用来种粮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另外,研究还发现农户之间土地私下流转比较普遍,有些农户拿着农业补贴外出打工,这使得真正种地的农户没有享受到补贴政策,因此精准补贴刻不容缓。经统计发现,远安县2014—2017年农业机械利用率分别为64.82%、66.34%、66.80%和69.80%,利用率长较为缓慢,利用率不高,这一方面与我国农业大户不多,且全面实现机械化难度较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补贴机制有关,如何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户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待研究。农业价格稳定是保证农民增收,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重中之重。湖北省2011—2017年粮食价格波动较大,且呈下行趋势,但全省人民的生活成本却在提高,因此如何在保证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确保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扩宽农产品收购渠道,保证农民的合理利益值得考虑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连翠,谭俊美.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及产量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9):100-106.
[2]吴海涛,丁士军,李韵.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及影响机制——
基于农户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3(1):104-120.
[3]Page S.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rade Policy On Developing Country Agricultur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4,45(2):171-176.
[4]Zheng S,Dayton L,Wang S,et al.Effects of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ies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Production Protection in China[J].Chinese Economy,2013,46(1):20-37.
[5]Sheldon I M,Pick D H,McCorriston S.Export subsidies and profit-shifting in vertical market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Resource Economics,2001,26(1):125-141.
[6]趙昕.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3,10(5):51-54.
[7]蔡跃洲.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效应的CGE模拟分析[J].财政研究,2007,9(5):96-104.
[8]黄季焜,王晓兵,智华勇,等.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1):4-12.
[9]吴海涛,霍增辉,臧凯波.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19(5):25-30.
[10]周应恒.近期中国主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估[J].农业经济问题,2009(5):4-11.
[11]杜辉,张美文,陈池波.中国新农业补贴制度的困惑与出路:六年时间的理性反思[J].中国软科学,2010(235):1-7.
[12]高峰,王学真,羊文辉.农业投入品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8):49-52.
Abstract:Taking Yuan'an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on enthusiasm for grain production,increase of grain yield,farmersincome increas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y has a positive stimulus on grain production and farmers'income.Direct grain subsidy promotes farmers'income,but the effect on grain production and enthusiasm of grain planting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Finally,according to the deficiencies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we call on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stabilize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subsidies,farmersincome,policy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