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南部,一座逶迤的大型山脉横亘在广东北部、湖南西南部和广西东北部,谓之“南岭”;又因其山不连脉,从东至西分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五大岭,世人称其为“五岭”。南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高林密,难以逾越。
然而,中国人向来不缺乏勇气和智慧,人们在危险重生的山间峡谷中开辟出小道,将天然阻隔的岭南和岭北连通:在尧舜时期就有“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之说,其中的“交趾”,指的便是广西东北部;到了商代,《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当时岭南人民从此地向商王朝进贡的情形;春秋战国时期,《史记·吴起列传》记载楚悼王派将军吴起过南岭“平百越”的故事。南岭交通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动了征服岭南之地的念头,派大将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攻打岭南越族,都庞岭与越城岭位于五岭最西段,两岭之间形成的狭长山谷相对平坦,其间更有河流相依,成为五路南下大军重要的行军路段之一。于是,闻名后世的“湘桂走廊”便在秦军的“铁蹄”下逐渐发展起来。
所谓湘桂走廊,是指从湖南永州至广西桂林的一段交通要道,由都庞岭、越城岭及其余脉围夹,其间有湘水、漓水及其支流密布,构成水陆兼具的交通网络体系。这是中原通往岭南最便捷的要道,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从秦帝国开始,湘桂走廊便是历代中央朝廷“北镇衡岳、南控百越”的军事要道,在岁月的长河里,纷飞的战火让这条走廊独具一份壮烈而绵长的家国情怀。
时间回到湘桂走廊发展之初,刚取得统一大业的秦军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地进入都庞岭与越城岭之间,意欲快速拿下岭南蛮夷之地。但事实并非秦军所想那般顺利,桂北山间树木茂密,多瘴气,当地西瓯民族依靠自己对地势的熟悉,与秦军展开丛林之战,“夜攻秦人,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军苦不堪言。为保障军队粮草供应和部队的驰援,秦始皇做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决定:开始修建灵渠,一条“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城往东南约3公里,便到了灵渠的渠首位置。湘江源头自东而来,在这里便碰上灵渠水利工程系统的铧嘴。铧嘴全长171米、宽22.8米、高2米,功能与都江堰鱼嘴功能类似,起分流作用,由于铧嘴设计的位置、高度得当,使得湘水约按照3∶7比例严格分流。较小部分水流经南渠注入漓江源头大溶江,较大部分水流则流入北渠,蜿蜒3.25公里后,注入湘江下游。
铧嘴两边是大、小天平。北侧为大天平,长约344米,南侧为小天平,长约133米,均为片石竖砌,达壅高水位的功能,方便船只通行,若是遇汛期,洪水还可通过大天平溢入湘江故道,起到防洪防灾的作用。在大小天平与南北渠连接处还设有陡门,这种陡门是灵渠体现古人智慧的又一大作。所谓陡门,与今水闸工程类似,即在枯水期时,在陡门中架起杠,铺上竹席等挡物,就可蓄水至行船水深要求,让船只得以顺利通行。
从渠首沿南渠而行,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常常会在沿途去拜谒三将军墓。三将军墓位于兴安县粟家桥附近,墓前石碑为清代所立,上刻“明朝敕封张刘李镇国将军神墓”。相传,三将军墓埋葬的是为秦朝负责修建灵渠的三位石匠,其中张、刘两位石匠因无法按期完工被处以极刑,李姓石匠吸收前两位的经验,如期完工,秦始皇大悦,封李石匠千户侯,然李石匠认为灵渠得以完工主要得益于前两位石匠之功劳,不能一人受禄,便提刀自刎而亡。百姓深为感动,将三人合葬于灵渠边,其代表的凌然义气也随着这灵渠水,默默地流淌了两千余年。
沿南渠继续下行,行约不足半里,便到了另一个为纪念“灵渠人物”而建的地方——四贤祠。四贤祠为庭院式建筑,典雅庄严。祠内供奉着四位为灵渠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秦代史禄——主持开凿灵渠;汉代马援——主持灵渠疏通工作,使得长期淤塞的灵渠得以复航;唐朝李渤——为铧嘴筑堤以扼旁流,并作陡门以蓄水;唐朝鱼孟威——举人力物力对灵渠进行维修。对于灵渠两岸的人民来说,祠内四贤不只是修筑改善灵渠的“伟人”,更成为人们寄托心灵的神祗。每到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到此祈福,抑或在干旱洪涝之际,来此祈求消灾解难,路过的官员、贩夫走卒更会停船到此祭拜,以求前路平安顺利。此外,在四贤祠内还存放着历代石碑,其中“树吞碑”被誉为奇观:一棵树的树根部分覆盖在石碑上,恰如“树口吞碑”。时至今日,该树还以每三年1厘米的速度吞噬着石碑。可以预见,将来这石碑终会成为“树内之物”,世人难以再见。此外,古人立碑多为歌功颂德,但四贤祠内却有一块石碑专为“贪官”所立,碑文曰:“浮加赋税,冒功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聪颖的人民把对这位贪官的嘲讽刻入到字句中,如其中的税字字头两點变三点,表示多加赋税,德字右边四字一分为二写,表示此人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