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就是凿石佛的石匠本人。
那时,南京是京城,皇帝最信佛。有一次,他到栖霞寺去进香,看见栖霞山的山势好,就说要在栖霞山上凿一千尊佛像。太监一听,就到处去找手艺好的石匠。凑巧,在栖霞山脚下,有个石匠年轻力壮,手艺又好,被太监打听到了,就把石匠带去见皇帝。
从前,见皇帝的规矩大着哩,先要三跪九叩首,皇帝讲话时,只能跪在地上听,连头也不能抬,等皇帝把话讲完,石匠已经跪得两条腿都站不直了。石匠心想:你皇帝也是人,叫我替你办事情,还让我跪了老半天,总有一天,也要叫你给我跪。
石匠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讲,凿石佛的事更不敢马虎。从此以后,石匠就日夜不停地在栖霞山上凿石佛了。石匠的手艺确实高,凿一尊,是一个样子,尊尊石佛都不一样,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坐的、站的,各有各的神态,各有各的姿势。就这样,他凿呀凿呀,一连凿了九百九十九尊,就差一尊了。这时,太监过来告诉他,明天皇帝要亲自来朝拜石佛,一千尊石佛一定要在天亮前通通凿好。
石匠一拍胸脯说:“保证误不了事!”于是,他当夜就把最后一尊石佛凿了出来。
哪晓得,第二天天亮起来一看,最后凿好的那尊石佛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石窟窿。这下,石匠急坏了,早不丢,晚不丢,刚巧皇帝今天要来,偏偏丢了一尊石佛。这不是要人命吗?再凿一尊,时间也来不及了。
很快,皇帝到了。那皇帝倒是诚心,见一尊石佛,就跪下来,磕一个头。石匠看见了,反倒不急了,心想:今天我倒要叫你皇帝老儿给我磕头拜一拜了。他一手拿着凿子,一手举着铁锤,轻轻一跳,跳进最后那个石窟窿,站在那儿,憋着气,一动也不动。
此时,皇帝已经连续磕了九百九十九个头,早已磕得头昏眼花,看见最后一个石窟窿里还有一尊佛像,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声跪下去,又磕了一个头,磕完站起来就走了。
石匠等人走完,才从石窟窿里跳出来,他怕皇帝再来,赶紧依照自己的样子,连夜凿了一尊石像,放在里头。
后来传来传去,传得神了,都说石匠跳进石窟窿后,就变成石佛像了。
看过兴城牌楼的人都奇怪,牌楼顶的小石匾内“玉音”的“玉”字为啥刻成“”字呢?
原来这牌楼是明朝大将祖大寿为自己修的,修牌楼时活很忙,石匠忙不过来,只好派一个小石匠来刻。小石匠不认识字,加上日夜劳累,还听说祖大寿在锦州降过清,一赌气就把玉字的一点刻到肩膀上去,当时谁也没在意。
庆祝牌楼落成那天,祖大寿发现了,他非常生气,下令把小石匠绑了起来,要杀小石匠。大家都替小石匠捏把汗,老石匠却不慌不忙地从人群里走出来,问:“大帅,你为啥要杀我的小徒弟呀?”
祖大寿说:“他把玉音的玉字刻错了,犯了欺君之罪。”
老石匠微微一笑说:“他要不那么刻,你可要犯欺君之罪了。”
祖大寿愣了,忙问为什么。老石匠反问他:“你修建牌楼可有圣旨?”祖大寿摇摇头。
老石匠又问:“可是皇上金口玉音?”祖大寿又摇摇头。
老石匠接着问:“那你凭啥修这牌楼?”祖大寿说:“那是皇上点头答应的。”
老石匠说:“这就是了,你应该知道自修牌楼要有圣旨,应成玉旨;要是皇上亲口答应的,那应该刻成玉音。现在你一无圣旨,二不是皇上亲口答应,只是点点头。要刻成玉音,那就是把皇上没说当成说,你不就犯了欺君之罪?我的小徒弟这样一刻,就是皇上点头答应的意思。这就把你的欺君之罪一笔勾销,是他救了你的命,你反恩将仇报,要叫皇上知道你还有个好?”
祖大寿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忙亲自给小石匠松了绑,还赏了十两银子给小石匠。
有个商人和石匠是邻居。这天,石匠为一笔活计要出远门,就对商人说:“我这一罐子钱您帮我保管着吧。”商人满口答应,石匠放心地走了。
过了半年,石匠完工回来,取回罐子,打开一看,钱没了,罐子里装的都是石子。石匠问商人:“这是怎么回事?”商人说:“石匠老弟,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在变化的,钱变成石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时隔不久,商人的老婆死了,扔下个小娃娃。商人要出门去做生意,请石匠帮着照看孩子,石匠满口答应。商人走后,石匠从市场买来一只猴子,天天训练猴子端茶倒水拿东西。
等到商人回来了,石匠把孩子藏起来,牵着猴子去见商人。石匠对猴子说:“你爸回来了。”猴子把商人拉到屋里,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拿扇子给商人扇风。
商人惊奇地问:“老弟,我的孩子呢?”石匠一指猴子:“这不就是你的孩子吗?”
商人急了:“这不明明是猴子吗?”石匠说:“老哥, 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在变化的,孩子变成猴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商人羞愧地说:“老弟,是我错了,我把钱还给你,你把孩子还给我吧。”
从前,有个财主家的小老婆,外号“金不换”。她为人尖酸刻薄,又懂行话术语,最喜欢耍弄手艺人。
一天,财主家门口来了个石匠,高声喊道:“锻天锻地,琢耳坠子哩!”财主的小老婆出门一看,就想讹他:“石匠,听说你锻天锻地?”女人心里明白:石匠说的天地指的是一副磨,上磨为天,下磨为地。她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磨圆圈:“我家这一副磨你能锻吗?”
石匠知道她在有意为难自己,便说:“你拿块砖头,把磨垫起来,我就能锻!”女人心里佩服,就领他到磨房里去锻磨。
石匠一打量,这磨是大号的,他张口要一吊钱。女人说:“管饭只值二百五,不管饭顶多给五百!”石匠说:“钱多少不要紧,锻磨东家管饭是老规矩。”说着动手干了起来。
晌午开饭,佣人送来一碟盐豆,一碟辣椒,两张干烙馍。石匠见状,立刻脱下两只麻鞋,放到端菜用的托盘上,又拿锤把往鞋上一横说:“端给你东家娘子,她看了就明白了!”原来,这一咸一辣和两张干饼,是女人用行规来问石匠,这石匠搭眼就识破了。他用一双麻鞋搁上面,叫做“老脚不走样”,意思是说过的话要是不算数,就用鞋底自己打自己的嘴。这锤把往鞋上一横,就是说:你是懂行路的,千万不要违反了行规,要不,祖师爷要怪罪于你的。石匠这一招还真灵。不一会儿,那女人就头顶着托盘来见石匠,说:“祖师爷还乡了,请师傅整装迎接!”石匠笑了笑,接过锤把穿上鞋,随后,八大碗的酒席端了上来。
第三天锻好磨,那女人拿出二百五十个铜钱给石匠。石匠说:“咱说好的是一吊钱嘛!我不是说过,钱多少,叫你不要太紧吗?”女人还是不肯添钱。石匠说:“小意思,这钱我不要啦,不过我得在你家大门两旁的石墙上凿两行字,东边‘金不换,西边‘二百五!”
女人问:“啥是二百五?”
石匠说:“春秋战国时有个苏秦,身拜六国为相,一天被人杀了。齐王想给苏秦报仇,就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上,贴出榜文说:苏秦里通吴国,杀了他为齐国除了一害,凶手是位勇士,当赏黄金千两。结果,有四个人来见齐王,争当凶手。齐王说:千两黄金你四人领去平分,每人可得多少?四人答:二百五!齐王怒道:好!把这四个‘二百五绑去杀了!这就是‘二百五的来历。你愿当‘金不换,还是‘二百五?”
女人碰了一鼻子灰,从此再也不敢耍弄匠人了。
(本栏搜集整理:悠 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