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双向途径探索

2020-07-26 14:20韩丽莲
关键词:实践能力生活化小学语文

韩丽莲

摘   要:生活和社会是更大的课堂,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堂与生活的融合,是探讨“双向途径”的要义所在。只有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才能突出小学语文教学重点,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10X(2020)16-0010-03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内在质量,这是新课程标准与新课改工作的重要精神,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逻辑。从本质上来说,课堂与生活的融会贯通,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一般要求,而如何做到“巧妙和深度的融合”,则需要广大教师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动能。在小学语文教学双向途径的指引下,突出重点和规范,让课堂与生活产生密切联系,则需要细致探究和有效落实。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双向途径”内涵界定和解读

(一)“双向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概念

所谓的“双向途径”,在本次探讨中主要指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或称之为两个层次,即课堂教学与生活化教学。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生活和社会是更大的课堂,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教学做合一”。因此,只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才能凸显出教育教学的最大价值,这一观点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既要放到课堂和课内,也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和能力提升,否则学生们学到的语文知识就变成了书本知识和“死知识”,无法付诸于社会实践,也不能转变为实际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必须把课堂与生活紧密勾连起来,实现“双向途径”的贯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双向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全日制语文教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其先导性作用必须得到重视。从全局高度看待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价值,就必须以不同侧重点和不同方式来推进此类工作。课堂与生活化体验相结合的双向途径,实际上给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其指导价值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知、感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把理论内容转变为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所以,“双向途径”即让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了理念和指导方针上的突破,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学实践的革新和进步,对于师生而言都具有巨大与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双向途径”的实践探索方向及建议

(一)以语文课堂为基础,贯通课内课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要以课堂为基础,然后逐渐向外延伸开来,形成内外融通的局面。“双向途径”实际上要突出课堂与生活的结合,也就是课内课外的贯通。课堂是集中展示语文理论知识的场所,而课外则是更宽阔的舞台,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接收海量的语文知识,进而体味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应用之广泛。

所以,打通课内课外的渠道,让小学生自觉联系实际,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也是教学创新的重要依托。如,在小学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预先让学生们了解一下课文的大概意思,然后安排学生们回家之后上网查看一些圆明园的资料,观看一些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和资料片等,形成对圆明园前后历史的清晰认知。在第二天的课堂授课中,老师可以先选取3~5名同学讲述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老师结合课文开展更深度的讲述。通过这样的课内外联结,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可以掌握更深度的知识,同时形成了多方渠道相联系的学习思维方式。

(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

如前文所言,语文知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更是小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起点。语言文字是基础性知识和要素,而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的语文知识是难以体现其价值的,必须要将课堂与书本上的语文知识带入到生活中,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而言,平时生活中听到、看到和运用到的语文知识,几乎可以用“多如牛毛,不胜枚举”来形容。而核心的问题在于,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则需要学生自身的推进,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留神,自觉地参与到各类语文实践中去。

以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活动为例,最基础的识字、认字、识别正确读音和意涵的教学中,其实与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存在密切联系。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多注意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读字和读音,逐渐跟着学,掌握基础字句的正确读音、用法。另外,可以让学生们把在平时看电视剧、上网冲浪过程中遇到的不规范读音、字句搭配加以记录,然后拿到课堂上讨论,或者单独跟老师进行讨教。这样一来,小学生平时在家的时候能够带着目标去看电视、看手机和上网,更加具备效率,与课堂学习联系更为密切。这种融入日常生活的所谓学习,其实就是生活中运用语文思维和知识点的体现,也是学习实践化的体现。对老师来说,积极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思维方式来思考,以语文知识来解读生活中的事物,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进而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突出生活化体验价值,提升学生参与度

所谓的生活化体验,就是将书面和理论层面的知识转变为日常生活实际能力的过程,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理念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生活化的语文体验必须突出重点,即根据教师制定的计划和方向,按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有序推进,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有的放矢才能目标性突出,进而让小学生按照语文教材和学习计划开展日常生活体验与相关实践活动,进而产生最优的体验与实践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把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课文中的描写结合起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比如,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对周边世界的观察,也可以组织小组开展讨论,然后选择代表发言,与课文的内容两相对照,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类似的办法,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感受产生密切联系,学生们的积极性能得到调动,课堂氛围也会更加开放而活跃。

(四)生活实践反哺课堂,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生活化体验或社会实践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其占的比例不应该很大,因此课堂教学还是重中之重。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生活中找寻语文的应用价值,同时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但是回归到课堂,语文知识的反馈和二次理解就变得至为重要了。语文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进入到生活情境中去,提升学生走出课堂的欲望和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要把学生“拉回”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的生活体验与课堂学习深度融合起来。唯有此,生活体验与实践才有意义,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技艺和认知才能幻化为自身的能力,这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要义所在。

所以,当探究生活化语文实践和课堂语文教学如何融通的时候,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统筹性和前后联系,即课堂仍然是先导和基地,而生活实践则是能力验证的来源。以生活化的体验和各类实践为反馈要素,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让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同时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合来看,从课堂出发,到生活中去,这种把课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方法体现了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精神,即求真,求实,正确、最优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全面学习的角度看,双向途径的确立和相关举措的推进,实际上给学生们打开了摄取多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广大通道,让学生们的日常语文学习和认知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也让学习变得自然而充满乐趣。所以,融通语文课堂与日常生活,提升教学针对性,确立双向途径的核心价值,方能带给学生更多助益,同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永虹.浅析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开展方法[J].学周刊,2018,(26).

[2]赵琳博.语文课离不开“家常菜”——谈小学语文教学[J].才智,2017,(15).

[3]席   瑞.小學语文教学中的创新[J].榆林科技,2019,(03).

【责任编辑 李幸阳】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