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盾构法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等,已成为城市隧道施工的主要手段。然而掌子面失稳造成的地表变形甚至坍塌事故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曾发生过。因此,掌子面失稳研究是盾构施工技术中的关键一环。
模型试验研究由于可以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掌子面失稳,为了排除土压力盒、应变片等测量元件对模型试验的影响,采用对称理论和相似原理并运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技术获得干砂地层不同埋深比(C/D=0.5、1.0、2.0、3.0、4.0、5.0。其中,C为覆土厚度;D为隧道直径)下地表变形规律及掌子面破坏模式。
本试验图像处理部分采用基于MATLAB 平台开发的粒子图像测速程序MPIV,即(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n Matlab)。针对时间先后顺序的数码图像,MPIV 能够运用相关性算法计算2 张图像间同一颗粒位移,进一步计算最大速度、平均速度,绘制颗粒速度场、位移场及位移等值图。
MPIV 处理图像时提供了2 种算法:一种是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互相关法(COR);另一种是最小二次微分法(MQD)。2 种算法均是将图像看作是随时间变化的离散二维信号变化场,进行信号分析,通过计算2 幅图像的相关性函数值得到粒子位移。如图1 所示,在图像1 和图像2 上划分相同区块,f1(Xi,Yxj)和f2(Xi+ΔX,Yj+ΔY)分别代表图像1 和图像2 上的对应区块,大小为L×L像素,其中L一般为64 或32。利用相关性函数计算f1与f2的匹配峰值,以算法设定的峰值取值作为该区块内粒子平均位移。区别于流体力学中要求计算流体速度,本试验只需测出前后2 个状态的颗粒位移即可,所得位移值即是最终结果[1]。
图1 MPI V图像分析过程图
试验模型箱尺寸为87cm×52cm×91cm,采用10mm 普通玻璃配合钢之框架黏合。隧道采用4mm 厚、内径10cm、长20cm的半圆钢管,盾构支撑面板采用10mm 厚钢制活塞,利用直径1.5cm、长25cm 的螺杆控制活塞,活塞与隧道和玻璃间涂抹凡士林消除摩擦影响,填土表面采用百分表代替位移计测量最大沉降量,测试系统如图2 所示。
图2 测试系统示意图
本试验用土取自北京周边河砂(粒径d50=0.38mm),经过水洗、晾晒、筛分,取0.1~2.0mm 粒径砂,含水率为0.16%,其主要物理性质指标为:比重GS=2.62,天然密度ρ=1.51g/cm3,最小干密度ρmin=1.46g/cm3,最大干密度ρmax=1.82g/cm3,相对密实度Dr=0.55。经筛分试验得知该砂土为级配良好均匀中砂,符合试验要求,砂土进行100~400kPa 直剪试验得到摩擦角φ=37.3°,试验时采用砂雨法制备模拟地层砂土,制得模拟地层密度为1.62~1.65g/cm3,相对密度约为0.55。
为直观体现掌子面破坏模式,不埋设测量元件,拓展非接触式测量室内模型试验。本试验运用对称原理,探讨覆土为中砂的干砂地层掌子面失稳问题。试验采用位移控制法,利用螺杆带动活塞后退模拟掌子面支护力不足,螺杆加工螺距d=1mm(即操作杆每转一圈,活塞移动1mm)。步骤为:(1)固定并调整数码相机,调整光源、背景,线控拍摄初始图像,读取位移计初始值;(2)采取活塞每后退0.5mm(螺杆转动半圈),拍摄照片并读取沉降数据;(3)当掌子面失稳坍塌传递至地表,认为试验结束;(4)当活塞位移-地表沉降量曲线出现变化较大拐点,迅速增大,则视为掌子面破坏。
依上述方法进行覆土厚度为0.5D、1.0D、2.0D、3.0D、4.0D、5.0D试验,运用MPIV 处理图像,研究不同埋深比下掌子面破坏模式、土拱效应及地表沉降发展规律。
通过地表位移计和数码照片得到掌子面失稳地表沉降变化规律、掌子面前方土拱区域和破坏模式。
如图3 所示,地表沉降量的变化与P-S曲线(压力-位移曲线)类似,分为4 个阶段,即无位移段、线性段、发展破坏段和破坏段。
第一阶段无位移段,由于土拱效应的影响,地表未表现出沉降,土体发挥抗剪强度。
第二阶段线性段,土体处于弹性变形阶段,继续发挥抗剪强度,由于掌子面支护力迅速减小,土体抗剪强度充分发挥,该阶段较为短暂。
第三阶段发展破坏段,沉降量增加速率加快,活塞位移-沉降量曲线出现明显拐点,土体处于塑性变形阶段,并逐渐丧失强度。
第四阶段破坏段,土体丧失强度,位移量迅速增加,与活塞位移略呈线性增加,掌子面破坏。
对比0.5D~5.0D对应关系曲线,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曲线线性段斜率逐渐增大,持续时间更长;拐点更加明显,即第三阶段表现更为强烈;第四阶段斜率大致相等。
图3 0.5D~5.0D 沉降量- 活塞位移关系图
根据覆土厚度为2D试验所得掌子面前方土体位移场图,可看出土拱效应,活塞位移较小时,掌子面前方土体位移区域较小,随着活塞位移,土体位移区域逐渐扩大,最后延伸至地表。
本试验根据对称原理设计,隧道与盾构面板等均采用半圆,利用玻璃箱可直观了解掌子面破坏模式。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掌子面失稳过程所得图像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埋深比(C/D=0.5、1.0、2.0、3.0、4.0、5.0)情况下掌子面前方土体破坏模式。
当覆土厚度为0.5 倍或1.0 倍隧道直径时,由位移场可知掌子面前方砂层破坏呈开口状,破坏模式近似为漏斗状,地表下1/2 隧道直径范围内,破坏影响范围较大。当覆土厚度2.0 倍隧道直径以上时,掌子面前方土体破坏模式更接近烟囱状。地表沉降槽范围不随埋深比的变化而变化,受土拱效应影响,相同活塞位移下,沉降槽范围与最大沉降量随着埋深比增大而减小,最大沉降点位于掌子面前方约0.25D处。
通过对不同埋深比(C/D=0.5、1.0、2.0、3.0、4.0、5.0)干砂地层掌子面失稳试验地表沉降规律、土拱效应、掌子面破坏模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掌子面支护力不足导致的掌子面失稳,引起地表沉降。不同埋深比试验规律相似,活塞位移-沉降量曲线将沉降过程分为无位移段、线性段、发展破坏段和破坏段4 个阶段。
2)土拱效应是除了掌子面支护力、支护方法、地下水等外另一影响掌子面失稳的因素,随着掌子面位移,前方土体经历土拱形成阶段、土拱最大阶段、土拱消失阶段和破坏阶段,当地表沉降进入发展破坏段后,判定掌子面失稳,土体变形加速。
3)当埋深比为0.5 和1.0 时,掌子面破坏模式为漏斗状;当埋深比大于1.0 时,掌子面破坏模式更接近烟囱状。相同活塞位移,地表沉降槽范围随埋深比增加而减小;掌子面完全破坏后沉降槽范围受埋深比影响;沉降最大点约位于掌子面前方0.25D处。
4)基于MATLAB 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MPIV 能够成功描绘掌子面前方土体变化。PIV 技术的运用,未在土体中埋设测力、测位移元件,避免因测量元件的埋入影响土体本身性质研究。